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李伟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申请的专利基于储能和光伏逆变器协同控制的有源配电网电压治理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855455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03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0561328.4,技术领域涉及:H02J3/48;该发明授权基于储能和光伏逆变器协同控制的有源配电网电压治理方法是由李伟;郑剑;罗建宇;汪丽;钱一民;陈乔;丁凯;胡壮;汪蓓;王易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5-0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基于储能和光伏逆变器协同控制的有源配电网电压治理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一种基于储能和光伏逆变器协同控制的有源配电网电压治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由OLTC、CB、SVC、SVG、储能及光伏逆变器协同控制的电压‑有功无功双层控制模型;步骤2:以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电压三相平衡为控制目标,构建双层控制模型的目标函数;步骤3:构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充分考虑各个调节设备的时间响应特性和储能系统的充放电特性,保证光伏电压偏差最小化的同时下还保证了节点三相电压平衡,线路电压的稳定性,减少功率倒送,抑制电压波动,保障客户用电质量。
本发明授权基于储能和光伏逆变器协同控制的有源配电网电压治理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储能和光伏逆变器协同控制的有源配电网电压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建立由OLTC、CB、SVC、SVG、储能及光伏逆变器协同控制的电压-有功无功双层控制模型;步骤2:以节点电压偏差最小和电压三相平衡为控制目标,构建双层控制模型的目标函数;步骤3:构建目标函数的约束条件;电压-有功无功双层控制模型包括上层电压-无功控制模型及下层电压-有功无功控制模型;上层电压-无功控制模型为:电网电压越限时,通过调节OLTC分接头和投切CB调整低压侧母线电压,进而改变馈线上其它节点的电压分布,减小整条馈线的电压偏差;若经过OLTC和CB调节后电压仍未在合格范围内,再根据需求依次通过SVC、SVG的无功调节进行电压-无功控制;下层电压-有功无功控制模型为:OLTC、CB、SVC、SVG按照日前的计划进行,当电压因光伏出力、负荷预测偏差而出现电压越限时,通过光伏逆变器和储能系统快速的动态响应能力对越限点进行先无功、后有功的电压越限控制,具体为:当电压越下线时,光伏逆变器输出容性无功功率,对电网进行无功补偿,达到电压抬升的目的;当电压越上线时,此时电网无功功率过剩,利用光伏逆变器输出感性无功功率,达到平抑电压的目的;当光伏逆变器的可调无功容量用尽后,若电压越上限问题依旧存在时,将对光伏有功功率进行削减,削减部分储存到储能系统,减少电网有功功率,控制电压越上限;若电压越下限问题仍未解决时,控制储能放电,增加电网有功功率,达到电压抬升的目的;光伏逆变器的视在功率与其输出的有功功率共同影响光伏逆变器的可调无功容量,光伏逆变器的可调无功容量调节速度快,并且可实现连续调节,光伏逆变器的可调无功容量与逆变器容量关系为: 式中:Qpv为逆变器输出无功功率;Spv为逆变器额定容量;Ppv为光伏发电的有功功率。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随州供电公司,其通讯地址为:430077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徐东大街227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