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牛夕莹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多项式的动力涡轮柳条叶型成型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344954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6-2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595209.1,技术领域涉及:G06F30/17;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多项式的动力涡轮柳条叶型成型方法是由牛夕莹;马涛;林枫;陈鹏;傅琳;李宗全;毛冬岩;金鹤;徐文燕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5-2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多项式的动力涡轮柳条叶型成型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是一种基于多项式的动力涡轮柳条叶型成型方法,涉及的是一种采用多项式的叶身细长类似柳条的燃气轮机动力涡轮导叶成型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可有效降低叶型流动损失,改善涡轮叶片气动性能,而且还可减弱尾迹流动引起的激振力,提高下游动叶叶片寿命的柳条形导叶造型方法。从而解决现有造型方法难以进一步提升涡轮效率,且尾迹流动引起的激振力难以降低,动叶叶片可靠性差的问题。本发明用于改善燃驱压缩机组及船舶燃气轮机涡轮叶片气动性能、减弱尾迹流动引起的激振力领域。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多项式的动力涡轮柳条叶型成型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多项式的动力涡轮柳条叶型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一:利用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对采用传统涡轮叶片气动设计方法得到的涡轮导叶叶片1和动叶叶片2进行全三维计算,得到涡轮导叶型面压力分布、导叶出口总压分布数据; 步骤二:保持涡轮导叶喉部面积不变;重新给定柳条叶型造型参数,具体为:减少叶片数50%,弦长增大50%,轴向弦长增大20%,前缘半径减小50%、尾缘半径减小50%、最大厚度减小50%; 步骤三:基于步骤二给定的柳条叶型造型参数,采用步骤二的的柳条叶型成型方法:减少导叶叶片数,增加叶片弦长、增加叶片轴向弦长,减小前缘半径、减小尾缘半径、减小最大厚度,用五次多项式构造导叶根截面及顶截面压力面和吸力面型线,其中:xp为压力侧控制点横坐标;yp为压力侧控制点纵坐标;a0、a1、a2、a3、a4、a5为压力侧控制点五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式各阶次系数;xs为吸力侧控制点横坐标;ys为吸力侧控制点纵坐标;b0、b1、b2、b3、b4、b5为吸力侧控制点五次多项式函数关系式各阶次系数; 步骤四:基于步骤三设计的柳条叶型叶根截面及顶截面型线,通过三维建模软件的混合功能构建出导叶叶片三维模型; 步骤五:基于步骤四得到的叶片模型,保持涡轮导叶子午流道进出口根部及顶部尺寸不变,增加导叶子午流道轴向宽度,使之与涡轮导叶叶型轴向宽度相匹配; 步骤六:利用全三维数值模拟软件将步骤四得到的导叶叶片三维模型和步骤一的动叶叶片构成的涡轮进行全三维计算,得到涡轮导叶型面压力分布、导叶出口总压分布数据; 步骤七:若步骤六得到的涡轮导叶型面压力分布符合“后部加载”特征、导叶尾迹宽度数据符合较传统成型方法减少50%的预定标准,则得到涡轮导叶柳条叶型; 若步骤六得到的涡轮导叶型面压力分布不符合“后部加载”特征、导叶尾迹宽度数据符合较传统成型方法减少不符合预定标准,则重复执行步骤二~步骤六,直至导叶型面压力分布、导叶出口总压分布数据达到预定标准。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150078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道里区洪湖路35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