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东南大学王承祥获国家专利权

东南大学王承祥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东南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短波频段的大规模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134028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1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758124.0,技术领域涉及:H04B17/391;该发明授权一种短波频段的大规模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是由王承祥;赖凡;黄杰;冯瑞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6-2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短波频段的大规模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一种短波频段的大规模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具体步骤分别为:1计算三种短波通信传播模式的距离范围,判定当前环境下的短波通信传播模式;2进行频率预测,得到当前最优工作频率;3进行大尺度信道参数建模;4进行小尺度信道参数建模;5空‑时‑频非平稳性建模;6信道统计特性分析与模型验证。由于短波通信频谱资源有限,且电离层信道条件严峻,因此系统速率较低。现有的短波信道模型多为点对点小规模MIMO,系统速率增益并不明显。本发明建立了短波频段大规模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可以支持大规模MIMO天线配置的通信场景,并兼容三种短波通信传播模式。基于本发明的无线信道模型对短波大规模MIMO无线通信系统构建及性能分析具有指导意义。

本发明授权一种短波频段的大规模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短波频段的大规模MIMO无线信道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计算三种短波通信传播模式的距离范围,判定当前环境下的短波通信传播模式; 步骤S2、进行频率预测得到当前最优工作频率; 步骤S3、进行大尺度信道参数建模; 步骤S4、进行小尺度信道参数建模; 步骤S5、空-时-频非平稳性建模; 步骤S6、信道统计特性分析与模型验证; 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计算最大波传播距离;地波分为两部分,直射波和地表面波;通过计算得到直射波的最大传播距离为其中hT和hR分别为发射端和接收端天线高度;而地表面波的最大传播距离为其中f为短波工作频率;因此,地波的最大传播距离为 步骤S102、计算最小天波传播距离;最小天波传播距离表示为 其中, β=ZmRE+hI,θ0为电磁波入射角,Nmax为电离层最大电离浓度,Zm为从电离层底部到最大电子浓度位置的高度,地球半径为RE,电离层高度为hI; 步骤S103、短波通信模式判定;两段距离之间的区域是短波通信的盲区;为了消除这种盲点,引入了NVIS模式;D为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的距离,三种模式的划分如下: 1采用地波模式传播,小于500km; 2采用NVIS模式传播,介于500km和3000km之间; 3采用天波模式传播,大于3000km; 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通过计算得到电离层各层的MUF;电离层E层的基本MUFE=MEfE,ME=3.94+2.80ω-1.70ω2-0.60ω3+0.96ω4,r为传播路径总长度,fE为E层在路径中点的临界频率;电离层F1层的基本MUFF1=MF1fF1,MF1=K0-0.01K0-K100R12,K0=0.16+2.64×10-3r-0.40×10-6r2,K100=-0.52+2.69×10-3r-0.39×10-6r2,fF1为F1层在路径中点的临界频率;电离层F2层的基本 Cr=0.74-0.591Z-0.424Z2-0.090Z3+0.088Z4+0.181Z5+0.096Z6,Z=1-2rnrmax,rn=r0,其中,n0为在电离层F2层传播的最小跳数,C3000为Cr在r=3000km处的取值,fF2为F2层在路径中点的临界频率,fH为路径中点的磁旋转频率;综上所述,电离层总的工作MUF=max{MUFE,MUFF1,MUFF2Rop},其中,Rop为F2层工作MUF和基本MUF的比率; 步骤S202、通过上述计算,得到了电离层各层的基本MUF;因此,OWF为OWF=max{OWFE,OWFF1,OWFF2},OWFE=0.95MUFE,OWFF1=0.95MUFF1,OWFF2=RopMUFF2Fl,其中Fl为MUF-OWF转换因子; 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计算阴影衰落参数;阴影衰落参数值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分布的中位数用确定性的方法估计,而标准偏差必须通过进行大量的测量来获得;标准偏差值在3-10dB之间; 步骤S302、计算路径损耗参数;天波的路径损耗包括三个部分PLS=Lf+Li+Lg;其中,基本传输损耗Lf=32.45+20lgf+20lgr,r为传播路径总长度;电离层吸收损耗Li=e-∫αdr,e为自然常数,衰减系数σ为电导率,εr为介电常数;地面反射损耗 Rv为垂直地面反射系数,Rh为水平地面反射系数;地波的路径损耗为PLG=69.55+26.16lgf-13.82lghte-αhre+[44.9-6.55lghte]lgr-K,hte为发送天线有效高度,hre为接收天线有效高度,K为环境相关的修正因子; 所述步骤S4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整个短波信道矩阵H表示为三种模式信道矩阵的叠加: 其中,HG,HN,和HS分别代表地波、NVIS和天波模式下的信道矩阵;函数ε·是单位阶跃函数;进一步代入大尺度参数,得到 其中,P∈{G,N,S}; 步骤S402、短波信道小尺度衰落冲激响应表示为 其中,和表示第p个发射天线和第q个接收天线的垂直和水平极化天线图样;和服从0,2π]上的均匀分布;表示交叉极化功率比;和分别为第n个散射体簇中第p个发射天线和第q个接收天线之间的第m条路径在时刻t的功率和时延;载波频率fc取值为OWF,通过步骤S202得到; 所述步骤S5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501、生成新的散射体簇;预设散射体簇n中的路径数量Mn服从泊松分布 是Mn的均值和方差;虚拟时延表示为rτ是标量时延,στ是随机生成的时延扩展,un是0,1上的均匀分布随机变量;rτ和στ通过信道测量获得;散射体簇的功率预设为一个单边指数时延功率谱其中,Zn服从高斯分布;在所有N个散射体簇的功率都生成后,归一化功率表示为另外,利用冯米赛斯分布建模信道模型方位角和俯仰角;因此,第mn条路径平均功率建模为 为服从正态分布的阴影衰落因子;归一化的平均功率为 步骤S502、散射体簇在阵列、时间和频率轴分别进行演进;预设散射体簇的生成率和重组率为λG和λR,则发射和接收端簇的存活概率为其中,是阵列轴上的环境相关因子;因此,空-时-频散射体簇演化过程描述如下: 1第一步,首先生成t时刻的初始化散射体簇,以及随机生成的参数,包括路径数量、时延、功率、角度参数以及虚拟路径时延; 2第二步,在时刻t+Δt时,可能出现两种情况:当t可被Δt整除时,首先进行簇在时间轴上的演化;平均相对速度和分别表征为则Δt后的簇的生存概率PrΔt记为其中,PF是移动簇占簇总数的百分比,是空间相关性在时间轴上的环境因子;频率轴上簇的演化过程与在时间轴上相同;在Δf之后的生存概率PrΔf为其中,空间相关性在频率轴上的环境因子,和FΔf均可从信道测量中获得; 3第三步,当t不可被Δt整除时,只更新剩余的簇即可;第一个过程是将散射体簇的几何关系从t更新到t+Δt;首先,将距离向量更新为 然后,将时延更新为 通过进行一阶滤波得到其中,Υ是一个随机变量且独立于但和同分布,是一个场景相关的参数,使得虚拟路径保持一致性; 所述步骤S6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601、通过大规模MIMO无线信道冲激响应,推导出包括空-时-频相关函数信道容量信道统计特性函数,为后续进一步分析做铺垫; 步骤S602、通过与仿真模型和理论进行对比,利用空-时-频相关函数、信道容量的信道统计特性,分别对大规模MIMO短波无线信道模型进行验证。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东南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