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高旺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东南大学申请的专利基于平台-用户交互反馈的实时定位增强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842600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0527651.X,技术领域涉及:G01S19/37;该发明授权基于平台-用户交互反馈的实时定位增强方法是由高旺;刘昊;潘树国;张泽宇;陶贤露;赵庆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4-2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基于平台-用户交互反馈的实时定位增强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平台‑用户交互反馈的实时定位增强方法,包括:终端用户进行RTK定位,随后利用基于模糊度固定的观测值解算电离层延迟信息,并将电离层延迟信息回传到网络RTK平台,网络RTK平台将终端用户的电离层延迟恢复为终端与参考站间的电离层延迟,随后进行电离层延迟信息的一致性检验,将检验通过的电离层延迟信息联合参考站间的电离层延迟信息采用众包式建模方法进行电离层延迟建模,对流层延迟采用经验模型和参考站间电离层延迟信息联合建模,最后生成虚拟观测值并播发给终端用户进行RTK定位。本发明采用用户数据反馈结合多种大气拟合模型精细切换的方式提升长基线、大钝角、狭长网络、大气活跃网元的大气建模精度,从而增强用户的定位性能。
本发明授权基于平台-用户交互反馈的实时定位增强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基于平台-用户交互反馈的实时定位增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终端用户进行RTK定位; 步骤2、终端用户根据固定后的模糊度计算电离层延迟; 终端用户完成RTK定位后,需要终端用户在模糊度固定后反算每颗卫星的电离层延迟,如下式 式中,和为终端固定后的双频模糊度,和为对应观测值,f1和f2为观测值的频率,λ1和λ2为对应观测值的波长; 步骤3、用户通过内部通信协议或标准通信协议将相关解算信息回传网络RTK平台; 用户通过内部通信协议或标准通信协议将相关解算信息回传网络RTK平台,这里的通信协议包括但不限于现有的TCP协议、Ntrip协议;相关解算信息的格式包括但不限于内部自定义的信息编码格式、未来可能兼容的RTCM协议、Rinex协议;回传的解算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双差电离层延迟,电离层延迟精度、当前参考卫星、当前时间索引、当前几何位置、数据龄期、PDOP参数; 步骤4、网络RTK平台恢复终端用户虚拟基线电离层延迟; 假设网元中有若干个用户终端,终端与主参考站构成虚拟基线,若当前终端用户的主参考站与当前网元的主参考站一致的情况下,结合VRS点到终端的短基线电离层延迟和VRS点到主参考站的电离层建模值,得到虚拟基线的双差电离层延迟值,如下式所示: 若当前终端用户的主参考站和当前网元的主参考站不一致的情况下,则需要将终端用户的电离层延迟进行转换,如下式所示: 式中,分别为以A,B为主站的用户虚拟基线双差电离层延迟提取值;为主站在VRS位置处的原始内插结果;为用户与VRS点位置构成的短基线的电离层延迟,包含网元内插残差与短基线实际电离层延迟; 步骤5、电离层延迟建模一致性检验; 得到虚拟基线的电离层延迟后,利用聚类算法对用户聚集范围进行分类,并对在一类内的用户虚拟基线值进行离群值检验;考虑到以网元内插残差为主,理论上应服从正态分布,采用Box-Cox变换结合Grubbs’Test的方式检测离群值; 式中,为类内经过Box-Cox变换后的单个用户的电离层延迟内插残差;N为类内用户数量;表示具有N-2自由度的t分布的临界值和α2N显著性水平; 步骤6、网络RTK平台空间大气误差建模; 步骤7、虚拟观测值生成并播发。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东南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11189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东南大学路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