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中控仪表有限公司魏方方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安徽中控仪表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喷嘴的湿气两相在线计量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454390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2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133128.X,技术领域涉及:G01F1/36;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喷嘴的湿气两相在线计量装置是由魏方方;吴浩达;刘振华;刘健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2-0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喷嘴的湿气两相在线计量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属于天然气多相流计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喷嘴的湿气两相在线计量装置,包括设备管道、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差压传感器组和主电路组件;设备管道的两端通过连接法兰串联至待计量湿气两相的管道中,所述设备管道中安装有喷嘴节流件;本发明提供的在线计量装置相对于现有分离式设备进行湿气两相流量的计量,具有硬件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对井口空间要求低的优点;基于该计量装置所采用的是技术成熟的差压测量法,不存在射线法的安全隐患;此外,在本发明提供的在线计量装置中,喷嘴节流件不同于文丘里管,可以实时测量低产气井的产气量和产液量。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喷嘴的湿气两相在线计量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喷嘴的湿气两相在线计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管道10,其两端通过连接法兰11串联至待计量湿气两相的管道中,所述设备管道10中安装有喷嘴节流件; 压力传感器20,设置在所述设备管道10中,用于测量进入喷嘴节流件前的待计量湿气两相的压力; 温度传感器30,设置在所述设备管道10中,用于测量进入喷嘴节流件前的待计量湿气两相的温度; 差压传感器组40,设置在所述设备管道10中,用于测量待计量湿气进入喷嘴节流件前后的差压; 主电路组件50,设置在所述设备管道10外部,用于数据采集、参数解析、液晶显示和数据传输; 基于上述计量装置进行湿气两相流量计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管道内待计量湿气的温度T和压力P,利用经验公式计算待计量湿气中气相密度ρg和粘度μg; ρg=fT,P μg=fT,P S2:以一定时间为一个区间,在该一定时间内采集1个待计量湿气的温度值T,30个压力值P[30],3000个差压值△P[3000];对以上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剔除掉过高过低的异常值,然后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压力Ptp,差压△Ptp; Ptp=averageP[30] △Ptp=average△P[3000]; S3:使用差压△Ptp计算产气量qg: 其中,qg是产气量;C是喷嘴流出系数;β=dD,其中d为喷嘴内径,D为管道内径;ε是可膨胀系数;ρg是待计量湿气中气相密度; S4:计算△P[3000]的标准差△Pst: △Pst=stdev△P[3000] S5:设气相单独流过节流件的差压为△Pg;建立△Pg与△Ptp、△Pst的关系式: ΔPg=ΔPtp-θΔPst ΔPg=ΔPtp-az2+bz+cΔPst 其中,a,b,c均为实验拟合系数; ρg是待计量湿气中气相密度,ρl待计量湿气中液相密度;z是设定的中间参数,无量纲变量; S6:修正后的气相流量为: 其中,qgx是修正后的气相流量;C是喷嘴流出系数;β=dD,其中d为喷嘴内径,D为管道内径;ε是可膨胀系数; S7:气相弗劳德数表示重力对流动影响的程度,与表观速度、密度相关,即受流量与压力的影响,气相弗劳德函数定义为气相表观惯性力与液相重力之比的均方根; 其中,vsg为气相表观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D为管道内径;S为设备管道横截面积;qgx是修正后的气相流量;Frg是气相弗劳德数; S8:设液相单独流过节流件的差压为△Pl;建立△Pl与△Ptp的模型: ΔPl=d*Frg2+f*Frg+gΔPtp 其中,d,f,g为实验拟合系数; ql是液相流量,C是喷嘴流出系数,β=dD,其中d为喷嘴内径,D为管道内径;ε是可膨胀系数; S9:计算质量含气率为: 其中,xhg是质量含气率,qgx是修正后的气相流量,ql是液相流量; S10:计算湿气两相体积流量分别为: 其中,q气为标况气相体积流量,q液为液相体积流量,qgx是修正后的气相流量,ql是液相流量,ρl待计量湿气中液相密度,ρgb为标况下天然气密度。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安徽中控仪表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47200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大渡口经济开发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