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张宝平获国家专利权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张宝平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自升式平台基圆式抛锚方案设计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4912243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138919.1,技术领域涉及:G06F30/20;该发明授权一种自升式平台基圆式抛锚方案设计方法是由张宝平;许杰;付建民;于忠涛;冯硕;陈玉山;魏波;郭家;马心宇;刘卓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2-1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自升式平台基圆式抛锚方案设计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升式平台基圆式抛锚方案设计方法,按照就位技术要求确定自升式平台与对接平台相对位置;以自升式平台船体中心线与船尾交点为圆心,做半径700米的圆;以自升式平台艏向为船体中心线方向,画出方向箭头,是为艏向线;如对接平台周围无水上水下障碍物,确定抛锚点;如对接平台周围有管线电缆,确定抛锚角度;如水上有生产平台等障碍物,根据水上障碍物的位置,调整锚线,将锚线连接在障碍物的桩腿上,锚线与船体中心线夹角范围为30‑60°。该方法有助于在油田开发前期自升式平台就位作业时提供合理的抛锚位置、角度,提供合理的拉力,控制自升式平台不会碰撞对接物,保证海上大型设施就位作业安全。

本发明授权一种自升式平台基圆式抛锚方案设计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自升式平台基圆式抛锚方案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步骤1,按照就位技术要求确定自升式平台与对接平台相对位置; 其中,自升式平台与对接平台相对位置由就位方案确定,技术要求在就位设计方案中确定; 步骤2,以自升式平台船体中心线与船尾交点为圆心,做半径700米的圆; 其中,自升式船体中心线是根据船体图纸绘制的船体简图的轴对称线; 步骤3,以自升式平台艏向为船体中心线方向,画出方向箭头,定义为艏向线; 步骤4,如果对接平台周围无水上水下障碍物,以步骤3得到的艏向线为起始,即0°,以步骤2得到的圆心为起点,引出4条线段,上述4条线段与船体中心线夹角分别为45°、135°、225°和315°,上述4条线段与半径700米圆的交点即为抛锚点; 其中,艏向线与船体中心线重合,4条线段与艏向线夹角均为45°,4条线段的长度即为抛锚长度; 步骤5,如果对接平台周围海底有管线电缆,按照下述步骤进行: 1重复步骤2,即以自升式平台船体中心线与船尾交点为圆心,做半径700米的圆,上述半径700米圆与若干管线、电缆相交; 2以步骤3得到的艏向线为起始,即0°,以步骤2得到的圆心为起点,再引出4组线段,每组线段中包含两条线段,第一组线段与船体中心线夹角分别为30°和60°,第二组线段与船体中心线夹角分别为120°和150°;第三组线段与船体中心线夹角分别为210°和240°,第四组线段与船体中心线夹角分别为300°和330°,如果每组线段与船体中心线所框出的范围内没有管线、电缆,则去掉这组线段中的两条线段; 3当管线、电缆处于第一组线段角度范围时,从30°-60°弧线上任一点往管线、电缆引垂线,垂线段最长对应的弧点与圆心连线即为抛锚线和抛锚角度; 其中,管线、电缆不仅包括与对接平台相连的管线、电缆,还包括在以对接物为圆心,半径1-2公里范围内途经的管线和电缆,每组线段角度差为30-35°,角度差即夹角; 步骤6,如果水上有生产平台障碍物,重复步骤2、步骤3和步骤4,根据水上障碍物的位置,即自升式平台上的锚线与障碍物最近,则调整锚线,将锚线连接在障碍物的桩腿上,锚线与船体中心线夹角范围为30-60°; 其中,锚线连接到障碍物的桩腿上,要满足拉力校核,即被拴桩腿能够为锚线提供足够拉力。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100010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外小街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