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曹晓波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可拆卸式变光的高光效防眩LED灯及其实现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246050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011489285.1,技术领域涉及:F21K9/20;该发明授权一种可拆卸式变光的高光效防眩LED灯及其实现方法是由曹晓波;赵石才;药左红;陈亮;方惊响;刘小风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0-12-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可拆卸式变光的高光效防眩LED灯及其实现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变光的高光效防眩LED灯,包括散热外壳,散热外壳的下方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内部设有驱动板,散热外壳的内部设有光源板,光源板上设有LED灯珠,散热外壳内部的上方设有透镜,透镜的上方设有蜂窝罩,蜂窝罩的上方设有光学件,散热外壳的上方卡合有连接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可拆卸式变光的高光效防眩LED灯的实现方法。本发明连接罩与散热外壳通过卡扣与卡槽卡合连接,方便对连接罩进行拆卸,从而方便对光学件进行更换,从而方便对光的角度进行放大、对光斑进行变色或对光斑进行偏移。
本发明授权一种可拆卸式变光的高光效防眩LED灯及其实现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可拆卸式变光的高光效防眩LED灯,包括散热外壳,其特征在于:散热外壳的下方连接有连接座,连接座的内部设有驱动板,散热外壳的内部设有光源板,光源板上设有LED灯珠,散热外壳内部的上方设有透镜,透镜的上方设有蜂窝罩,蜂窝罩的上方设有光学件,散热外壳的上方卡合有连接罩; 透镜采用菲涅尔分光叠加结构,透镜的上表面以及上端的圆周上设有密集的三角棱,透镜下端的圆周上设有密集的鳞片; 蜂窝罩的颜色为黑色; 光学件为棱镜、滤镜片或两个相互叠加的偏光片;其中,棱镜的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设有长条形的凸苞微结构; 滤镜片为光学透明PC注塑成型的带有颜色的透明薄片结构,且滤镜片的上下表面均为平面; 偏光片上设有密集的且为倾斜结构的偏光齿,两个相互叠加的偏光片上的偏光齿同向设置、相互垂直设置或反向设置; 透镜采用菲涅尔分光叠加方式,使朗伯型分布的光源光线能够到达最大的利用效率,而且透镜每一层菲涅尔杯体上通过微分分段方式,形成微小的微分直边方形鳞片,每一片鳞片通过全反射原理将所有经过它上面的光线进行准直处理,菲涅尔杯体上的所有全反射光线通过积分方式而将光线射在出光面上,形成10°小角度,而出光面上有辐射排列的三角棱,通过出光面的光线在三角棱的凹形夹面上进行光线交叠,光斑柔和,也增强中心光强,从而达到高性能小角度要求; 蜂窝罩为黑色,当光线通过黑色蜂窝罩后,副光斑等杂散光会被各个小蜂窝内壁吸收,只留下主光斑,达到极限防眩效果,极限防眩最明显的特点是让光线由中央逐渐向边缘失光,蜂窝罩的网格越小,失光的效果就越明显,光线的照射范围也就越集中,减小眩光对人眼的伤害; 棱镜的下表面为平面,上表面增加有长条形的凸苞微结构,LED灯珠的准直光线通过棱镜下表面进入,进入的光线在通过棱镜上表面的凸苞结构时,会被凸苞结构改变光线走向,在接收屏上形成拉长的长条形光斑,满足客户对光斑外形变换的需求; 滤镜片是上下皆为平面的平板圆形薄片,滤镜片为添加了不同颜色色粉的光学透明PC注塑成型的有颜色的透明薄片,根据客户需求,LED灯珠的光斑通过什么颜色的滤镜片,在接收屏上就会显示相应颜色的光斑; 偏光片采用双层叠加模式,利用光楔角度叠加原理,偏光片设计成固定角度a°,在连接罩内放置两层出光面朝上的偏光片,靠近透镜的偏光片固定,上层偏光片在X-Y平面上绕Z轴进行旋转,当两片偏光片的偏光齿方向一致时,整灯光斑偏移角度为2a°;当两片偏光片1的偏光齿方向成90°角时,整灯光斑偏移角度为a°;当两片偏光片的偏光齿方向反向时,整灯光斑位置无偏移;而且两片偏光片与连接罩不是紧配方式,从而不需要拆卸连接罩就能轻轻旋转上层偏光片,实现光斑灵活偏转的目的; LED灯珠采用KGF氟化物红粉技术,KGF氟化物粉相较于常规的氮化物粉在红光波段激发效率高很多,也就是说同等亮度的情况下,KGF粉LED会比常规氮化物粉LED显指来的高,通过一定比例调配氟化物荧光粉来实现R90的光效基本和常规氮化物粉R80光效一致。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322118 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横店电子工业园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