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曲国辉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申请的专利适用于掺水环状集油流程的井口流体动态稳压装置及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31216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0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804453.8,技术领域涉及:E21B34/02;该发明授权适用于掺水环状集油流程的井口流体动态稳压装置及方法是由曲国辉;张加超;孙睿;刘义坤;白玉杰;潘泓树;吴敬轩;刘长军;赵海旭;赵泽森;马壮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6-17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适用于掺水环状集油流程的井口流体动态稳压装置及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掺水环状集油流程的井口流体动态稳压装置及方法,属于油田掺水集油技术领域,稳压装置包括单向稳压模块、液压模块和控制模块,单向稳压模块包括井口单流阀及与之并联相连的蓄能器和干线端单流阀,井口流体从井口单流阀流入并分别经蓄能器和干线端单流阀进入环状集油干线;井口单流阀及干线端单流阀内分别设与控制模块相连的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控制模块控制液压模块驱动蓄能器完成液压油的暂时储存与供液,实现油井供液过程中多余能量的储存与油井间歇过程中能量的补充。本发明采用井口单流阀和干线端单流阀与蓄能器相连接的方式,利用人工经验设定初始参数结合PID控制器,实现动态调节井口供液压力的闭环智能控制。
本发明授权适用于掺水环状集油流程的井口流体动态稳压装置及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适用于掺水环状集油流程的井口流体动态稳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单向稳压模块、液压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单向稳压模块包括井口单流阀及与之并联相连的蓄能器和干线端单流阀,井口流体从井口单流阀流入通路,依次经过蓄能器和干线端单流阀进入环状集油干线;所述井口单流阀内设有位移传感器,所述干线端单流阀内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液压模块用于驱动蓄能器完成液压油的暂时储存与供液,所述液压模块由控制模块控制; 所述液压模块包括液压泵、电磁阀、液缸和回收油箱,所述液缸内的活塞通过活塞连杆与蓄能器内的活塞相连,所述液压泵通过电磁阀向液缸内注入液压油,用于控制液缸内活塞运动并通过活塞连杆带动蓄能器内活塞运动,所述回收油箱用于回收退回液缸的液压油;所述控制模块控制液压泵和电磁阀的动作; 所述电磁阀为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两端的磁铁通电,并控制液压泵向液缸的缸腔Ⅰ和缸腔Ⅱ内交替输送液压油,通过液缸两侧的进液与退液,进而带动液缸内活塞运动; 所述液压泵包括泵A和泵B,所述泵A和泵B分别由电机驱动,所述泵A和泵B的进口均通过滤油器与回收油箱相连,所述泵A和泵B的出口与三位四通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并联相连;所述液压模块的控制流程如下: 所述控制模块控制电磁阀磁铁通电,将阀芯位置移至阀位Ⅲ,由泵A向液缸的缸腔Ⅱ注入液压油,缸腔Ⅰ退液至回收油箱,泵B从回收油箱中吸入并储存液压油等待工作,在此过程中由电机实时调节泵A的转速控制注入液压油的压力,完成液缸内活塞位置调节; 相反的,向电磁阀另一端磁铁通电,使阀芯位置移至阀位Ⅰ,由泵B向液缸的缸腔Ⅰ注入液压油,缸腔Ⅱ退液至回收油箱,泵A从回收油箱中吸入并储存液压油等待工作,在此过程中由电机实时调节泵B的转速控制注入液压油的压力,完成液缸内活塞位置调节;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信号接收器、电子放大器、数值设定与比较系统和PID控制器,所述信号接收器能够接收压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产生的电信号,所述信号接收器接收的信号经电子放大器放大后输入数值设定与比较系统,所述数值设定与比较系统通过人工输入初始参数进行数值设定,将传感器反馈的位移和压力数据与设定值动态对比,计算差值得到误差信号,并将误差信号传递给PID控制器;通过PID控制器控制电磁阀两端磁铁的通断电、泵A和泵B的交替工作,实现液缸与液压泵之间的通路切换及液压泵的持续供液,进而控制液缸内活塞的运动;通过PID控制器控制液压泵的电机转速,进而控制流体注入压力达到预期的目标压力。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东北石油大学三亚海洋油气研究院;东北石油大学,其通讯地址为:572000 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区崖州湾科技城创新路8号中兴产业园A栋3层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