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杨闯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建筑幕墙的高效测量施工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231435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719766.3,技术领域涉及:E04G21/14;该发明授权一种建筑幕墙的高效测量施工方法是由杨闯;赵俭学;李臣;高威;李虹霖;刘佳;胡文琦;李茂江;祝运节;张云;许东芹;黄霞;袁内蒙;程菲;陶秋;李林杰;赵培元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5-3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建筑幕墙的高效测量施工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幕墙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幕墙的高效测量施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步骤一、扫描建模;步骤二、幕墙龙骨及铝板下料生产;步骤三、测量放线;步骤四、固定埋板及幕墙龙骨安装;步骤五、外墙保温棉安装;步骤六、幕墙铝板安装;步骤七:打胶及幕墙铝板表面清洁。本发明利用三维扫描仪对建筑主体结构进行精确测量,可以精确获取建筑物的三维轮廓数据,避免了传统测量方法中的数据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进一步,利用获取的建筑物三维轮廓数据建立BIM模型后,进行幕墙单元的设计和优化,可以确保幕墙单元与建筑主体结构的完美匹配,减少了安装过程中的调整次数,从而提高了施工效率。
本发明授权一种建筑幕墙的高效测量施工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建筑幕墙的高效测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扫描建模:对完工的建筑物外立面进行三维扫描,对比实际建筑物外立面轮廓与设计图纸的偏差数据后建立BIM模型; 步骤二、幕墙龙骨及铝板下料生产:依据BIM模型对外立面未安装的幕墙龙骨、铝板进行精细化建模,并完成幕墙龙骨、铝板的下料生产; 步骤三、测量放线:在BIM模型中提取幕墙龙骨的安装点位数据,现场施工人员根据点位数据放出固定埋板和幕墙龙骨的安装标准线; 步骤四、固定埋板及幕墙龙骨安装:依据步骤三中设置的标准线安装固定埋板,之后将幕墙龙骨与固定埋板连接,安装过程中,利用激光水平仪和垂直仪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龙骨位置,保证龙骨的安装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步骤五、外墙保温棉安装:根据BIM模型中保温棉的布局设计,精确裁剪保温棉;然后,将保温棉安装于建筑外墙与幕墙龙骨之间; 步骤六、幕墙铝板安装:按照设定的安装位置,将幕墙铝板逐一连接在幕墙龙骨上; 步骤七:打胶及幕墙铝板表面清洁:幕墙铝板安装完成后,对幕墙铝板之间的缝隙进行打胶处理,打胶完成后,对幕墙铝板表面进行清洁,去除表面的污渍和灰尘,保持幕墙的整洁和美观; 固定埋板包括固定平板和转接件,所述固定平板连接在建筑外立面上;所述转接件垂直连接在所述固定平板的表面;幕墙龙骨包括主立杆和横杆,所述主立杆竖直设置,所述主立杆与所述转接件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横杆连接在相邻的两根所述主立杆之间,所述横杆与所述主立杆垂直设置;在将所述主立杆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时,由建筑物的上部至下部进行所述主立杆的安装; 所述横杆上连接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与建筑物外墙抵接设置,所述隔离板的正面设置有第一限位板,背面设置有第二限位板,以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连接线作为分界线,将相邻所述隔离板之间的空间划分为第一容纳区和第二容纳区,所述第一容纳区对应建筑物的外墙一侧设置,所述保温棉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区内, 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还连接有承载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内,所述承载板可沿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高度方向滑动,所述承载板与所述隔离板之间还设置有吸液垫,建筑物主体外墙上还设置有弹簧推杆,所述弹簧推杆靠所述承载板的一侧设置;所述承载板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具有第一配合形态和第二配合形态; 在第一配合形态时,所述承载板平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部之间具有高差,此时由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的阻挡,所述保温棉稳定固定在所述第一容纳区;雨水从幕墙铝板接缝部位渗入时,所述吸液垫吸水膨胀推动所述承载板向上移动,当所述承载板平面与所述第一限位板的顶部齐平时,二者形成第二配合形态;此时所述弹簧推杆的弹性势能释放,顶推所述保温棉的底部使其向所述第二容纳区移动,最终所述保温棉形成倾斜状态横跨在所述第一容纳区和所述第二容纳区之间。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100161 北京市丰台区西四环南路5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