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神州线缆有限公司鲁正荣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深圳市神州线缆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通信用铜包铝合金电缆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93579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6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436264.X,技术领域涉及:G01N3/56;该发明授权一种通信用铜包铝合金电缆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是由鲁正荣;周华斌;马浩;郑学广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4-0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通信用铜包铝合金电缆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信用铜包铝合金电缆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具体涉及电缆检测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检测台,检测台上设置有电缆固定组件、顶压摩擦模拟组件和视觉检测组件,顶压摩擦模拟组件包括顶压架,顶压架的端部转动安装有顶压检测轮,顶压检测轮的圆周侧壁上安装有摩擦模拟件,顶压检测轮的圆周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贯穿顶压检测轮内外空间的气缝,顶压架上还安装有吸尘罩。本发明在磨损时产生磨损材料后,可以将磨损材料及时的抽走,保持摩擦区域的清洁,避免磨损材料堆积对后续检测形成影响,同时,也能够对摩擦区域以及顶压检测轮形成一定的降温效果,从而能够进一步的避免磨损材料熔融粘连。
本发明授权一种通信用铜包铝合金电缆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通信用铜包铝合金电缆生产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1),所述检测台(1)上设置有电缆固定组件(2)、顶压摩擦模拟组件(3)和视觉检测组件(5),所述电缆固定组件(2)设置有两组,所述电缆固定组件(2)用于对电缆样品(4)的两端进行固定; 所述顶压摩擦模拟组件(3)包括顶压架(31),所述顶压架(31)滑动安装在检测台(1)上,所述检测台(1)上还安装有顶压驱动器(33),所述顶压驱动器(33)用于驱动顶压架(31)移动,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架(31)的端部转动安装有顶压检测轮(32),所述顶压检测轮(32)的圆周侧壁上安装有摩擦模拟件(36),所述顶压架(31)上还设置有摩擦驱动器(35),所述摩擦驱动器(35)用于驱动顶压检测轮(32)转动; 所述电缆固定组件(2)包括移动座(21),所述移动座(21)滑动设置在检测台(1)上,所述移动座(21)的滑动方向与顶压架(31)的滑动方向垂直设置,所述移动座(21)上安装有电缆固定器(22),所述电缆固定器(22)与移动座(21)之间通过转盘(24)连接,所述检测台(1)上还设置有用于驱动移动座(21)滑动的横移驱动器(23); 所述视觉检测组件(5)包括下部视觉识别相机组(51)和上部视觉识别相机组(52),所述下部视觉识别相机组(51)设置在电缆样品(4)的下方,所述上部视觉识别相机组(52)设置在电缆样品(4)的上方,所述下部视觉识别相机组(51)固定安装在顶压架(31)上,所述上部视觉识别相机组(52)由纵移驱动器(53)控制移动,所述纵移驱动器(53)固定安装在检测台(1)上; 所述顶压检测轮(32)为中空结构,所述顶压检测轮(32)的圆周侧均匀设置有多组贯穿顶压检测轮(32)内外空间的气缝(321),所述顶压架(31)上还安装有吸尘罩(34),所述顶压检测轮(32)位于吸尘罩(34)的抽气口处; 所述顶压检测轮(32)外侧还设置有皮带式填充组件(37),所述皮带式填充组件(37)包括两组皮带(371),两组所述皮带(371)之间通过多组填充连接杆(372)固定连接,所述填充连接杆(372)与顶压检测轮(32)的气缝(321)相互啮合,所述顶压架(31)上还转动安装有两组辅助皮带轮(373),两组所述辅助皮带轮(373)与皮带(371)适配,且所述皮带式填充组件(37)形成三角形状态,所述皮带(371)的外壁上也固定安装有摩擦模拟件(36); 所述吸尘罩(34)上连接有吸气管(341),所述吸尘罩(34)连接抽气泵结构,所述顶压架(31)上还设置有两组辅助抽气罩(342),两组所述辅助抽气罩(342)分别对应皮带式填充组件(37)形成三角形的两个斜边设置,且辅助抽气罩(342)与吸气管(341)的管道相互连接。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深圳市神州线缆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湖街道新田社区创新工业园9号、15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