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徐柏程获国家专利权

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徐柏程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轿厢式电梯防跳绳安全运行测试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328293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799746.1,技术领域涉及:B66B5/00;该发明授权一种轿厢式电梯防跳绳安全运行测试装置是由徐柏程;李德山;姜合营;李伟杰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6-1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轿厢式电梯防跳绳安全运行测试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轿厢钢绳部件平稳运行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轿厢式电梯防跳绳安全运行测试装置,至少包括两个钢绳测试模块,各所述钢绳测试模块安装在不同高度处的轿厢钢绳上,所述钢绳测试模块的左右两端均相对于电梯的井道固定设置;所述钢绳测试模块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钢绳监测约束单元,在两所述钢绳监测约束单元之间的中部空间内设置有钢绳监测矫正机构。本发明通过在电梯井道内不同高度设置多个钢绳测试模块,各模块集成钢绳监测约束单元与钢绳监测矫正机构,配合激光干涉仪、毫米波雷达等高精度非接触式监测设备,实现了对轿厢钢绳横向位移、振动频率、加速度的多维度实时监测。

本发明授权一种轿厢式电梯防跳绳安全运行测试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轿厢式电梯防跳绳安全运行测试装置实现电梯运行安全性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式电梯防跳绳安全运行测试装置至少包括两个钢绳测试模块,各所述钢绳测试模块安装在不同高度处的轿厢钢绳上,所述钢绳测试模块的左右两端均相对于电梯的井道固定设置;所述钢绳测试模块包括自上而下间隔设置的两个钢绳监测约束单元,在两所述钢绳监测约束单元之间的中部空间内设置有钢绳监测矫正机构,所述钢绳监测约束单元、所述钢绳监测矫正机构均与电梯控制柜内部的控制系统信号连接; 所述钢绳监测约束单元包括固定套接在各所述轿厢钢绳的外部的约束夹具,在所述约束夹具的顶部沿各轿厢钢绳的间隔方向设置有若干个钢绳约束孔,各所述钢绳约束孔分别套接在对应的所述轿厢钢绳的外围,所述约束夹具的两端均固定设置,所述钢绳约束孔与对应的所述轿厢钢绳之间预留有摆动间隙,在各所述轿厢钢绳的前后两侧的所述约束夹具上分别一体成型设置有轴向螺管,在各所述轴向螺管的内侧壁上均设置内螺纹,两相对设置的所述轴向螺管之间同轴且对称设置,在各所述轿厢钢绳的前后两侧的所述轴向螺管的内腔内分别旋合安装有第一监测器、第二监测器; 所述测试方法包括: 步骤1,设备初始化与基准设定; 步骤2,多维度动态监测,各钢绳监测约束单元以不低于10Hz的频率同步采集数据; 步骤3,分级报警与联动控制: 一级报警:当单根轿厢钢绳连续3个采样周期内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触发: 横向位移超过基准值的1.5倍; 振动频率超过基准值的1.2倍; 横向加速度超过基准值的1.3倍; 响应动作:触发电梯内黄色警示灯、发出提示音,并向管理人员推送预警短信; 二级报警:当同一高度位置处≥30%的轿厢钢绳连续5个采样周期内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触发: 横向位移超过基准值的2倍; 振动频率超过基准值的1.5倍; 横向加速度超过基准值的1.8倍; 响应动作:加强声光报警,控制电梯以不超过额定速度60%的速度运行至下一停靠层; 三级报警:当单根轿厢钢绳出现以下任一情况时触发: 横向位移超过基准值的3倍; 振动频率超过基准值的2倍; 横向加速度超过基准值的2.5倍; 轿厢钢绳剧烈抖动或异常偏移; 响应动作:切断电梯动力电源,启动紧急制动装置,通过应急通讯系统自动拨打救援电话; 步骤4,轿厢钢绳姿态矫正; 步骤5,数据管理与定期维护。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山东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天辰路93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