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智飞科技有限公司杜昊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智飞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无人机应用的嵌入式集成化隧道安全检测设备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14154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8-2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614862.1,技术领域涉及:G01D11/00;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无人机应用的嵌入式集成化隧道安全检测设备是由杜昊;张春雷;王亮;罗新勇;李晓冕;朱云波;孙明;于海;王民治;史云天;刘子谦;陈志强;李垚;程勃翰;瞿勇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5-1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无人机应用的嵌入式集成化隧道安全检测设备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应用的嵌入式集成化隧道安全检测设备,涉及隧道安全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内部设置有两个分隔板,并通过两个分隔板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信号中继层、充电层和平台层,壳体内部还设置有防潮机构以及用于对无人机平台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本发明通过防潮机构的设置,可以实现对充电层和平台层内大面积的吹气操作,由于吹气板的角度可以随着螺纹升降管的移动而调整吹气的方向和范围,从而吹散充电层和平台层中积聚的湿气,同时,吹气板产生的气流还能带走无线充电模块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从而实现散热的效果,并将无人机平台上的灰尘吹除,确保整个设备在隧道内稳定运行。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无人机应用的嵌入式集成化隧道安全检测设备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无人机应用的嵌入式集成化隧道安全检测设备,包括安装在隧道侧壁联络通道处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部设置有两个分隔板(2),并通过两个分隔板(2)将壳体(1)内部分隔为信号中继层(3)、充电层(4)和平台层(5),所述信号中继层(3)、充电层(4)和平台层(5)内部分别设置有信号中继模块、无线充电模块和无人机平台(6),所述壳体(1)内部还设置有防潮机构(7)以及用于对无人机平台(6)进行清理的清理机构(8),所述防潮机构(7)设置在壳体(1)中部靠近无人机尾端的位置处,所述清理机构(8)与防潮机构(7)连接,且所述清理机构(8)朝向无人机平台(6),所述壳体(1)一侧铰接有多个密封门(9); 所述防潮机构(7)包括固定管(71)、螺纹升降管(72)、第一套管(73)、第二套管(74)、两组吹气组件(75)以及用于驱动吹气组件(75)升降的驱动组件(76),所述固定管(71)固定设置在壳体(1)内底壁上,并位于无人机平台(6)的尾端处,所述第一套管(73)和第二套管(74)对应固定插设在两个分隔板(2)上,所述固定管(71)位于第二套管(74)的正下方,所述螺纹升降管(72)的两端分别插设在第一套管(73)和第二套管(74)的内部,且所述螺纹升降管(72)的底部延伸至固定管(71)内,两组吹气组件(75)均固定设置在螺纹升降管(72)外壁上,且两个所述吹气组件(75)分别位于充电层(4)和平台层(5)内部,所述驱动组件(76)安装在第二套管(74)外壁上,且所述螺纹升降管(72)与驱动组件(76)传动连接,所述壳体(1)内部靠近固定管(71)的一侧设置有气泵(10),所述气泵(10)的输出端贯穿固定管(71)并延伸至固定管(71)内部,所述气泵(10)的输入端贯穿壳体(1)后延伸至壳体(1)外部; 所述吹气组件(75)包括固定块(77)和两个转动设置在固定块(77)两侧的吹气板(78),所述固定块(77)固定套设在螺纹升降管(72)外壁上,并位于固定管(71)的上方,所述吹气板(78)通过转轴(79)与固定块(77)转动连接,所述转轴(79)上固定套设有传动齿轮(80),所述固定块(77)内部两侧均设置有分别连通固定管(71)和吹气板(78)的导气管; 所述壳体(1)内壁两侧关于螺纹升降管(72)对称设置有两个齿板(81),且两个所述齿板(81)一侧与壳体(1)内壁固定连接,所述齿板(81)另一侧与传动齿轮(80)相啮合; 当所述螺纹升降管(72)上下移动时,所述传动齿轮(80)与其对应的齿板(81)啮合后转动。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州智飞科技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自贸试验区(空港经济区)东七道10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