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陈辛波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同济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一体化油冷的轮毂减速电动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99524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0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040530.7,技术领域涉及:H02K7/116;该发明授权一种一体化油冷的轮毂减速电动轮是由陈辛波;陈嘉伟;孟德建;陈敬吾;王婷婷;陆良茵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1-1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一体化油冷的轮毂减速电动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油冷的轮毂减速电动轮,包括沿轴向布置的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和轴承系统,其中,行星齿轮减速器设置在电机内部并集成有制动器,轴承系统包括用于支撑电机旋转系的转子支撑轴承以及用于支撑车轮旋转系的轮毂轴承,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和转子支撑轴承采用一体化油冷设计,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和转子支撑轴承所在腔体之间相互连通,由冷却液同时对电机、行星齿轮减速器和转子支撑轴承进行冷却与润滑。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结构紧凑,能够在确保电动轮具有良好结构刚度的前提下减少电动轮的密封件数量、减小电动轮总成轴向尺寸,具有冷却效果好以及易于维护的优点。
本发明授权一种一体化油冷的轮毂减速电动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一体化油冷的轮毂减速电动轮,其特征在于,包括沿轴向布置的电机(5)、行星齿轮减速器(6)和轴承系统(11),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6)设置在电机(5)内部并集成有制动器(2),所述轴承系统(11)包括用于支撑电机(5)旋转系的转子支撑轴承以及用于支撑车轮旋转系的轮毂轴承(1103),所述电机(5)、行星齿轮减速器(6)和转子支撑轴承采用一体化油冷设计,所述电机(5)、行星齿轮减速器(6)和转子支撑轴承所在腔体之间相互连通,由冷却液同时对电机(5)、行星齿轮减速器(6)和转子支撑轴承进行冷却与润滑; 所述轮毂轴承(1103)与壳体系统(12)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系统(12)包括电动轮壳体(1202)、电动轮端盖(1203)、轴承端盖(1208)以及轮毂轴承座(1212),所述电动轮壳体(1202)上安装有油冷器(903)和油泵(904),所述电动轮壳体(1202)的底部设置有滤清(902),所述电动轮壳体(1202)内加工有油道与喷口,其中,油道与各喷口以及油泵(904)的出油口相连,所述喷口对准电机(5)定子(501)绕组; 所述电动轮端盖(1203)内加工有油槽与油道,所述油槽用于收集并引导冷却液流通; 所述轴承端盖(1208)上设有一个密封管接头,用于引出旋转变压器的线束; 所述壳体系统(12)承受并传递车轮载荷,所述轮毂轴承座(1212)通过螺钉与电动轮端盖(1203)固连,所述电动轮端盖(1203)通过螺钉与电动轮壳体(1202)固连,将轮毂轴承(1103)受到的车轮载荷传递至车身; 所述转子支撑轴承包括深沟球轴承(1102)和滚针轴承(1101),所述深沟球轴承(1102)安装于电机(5)壳体内,其内外圈为完全定位,用于固定电机(5)旋转系相对于壳体系统(12)的轴向位置; 所述滚针轴承(1101)布置于行星齿轮减速器(6)的行星架(602)与太阳轮(603)之间,其轴向方向上为完全浮动,用于增强电机(5)旋转系的结构刚度; 所述壳体系统(12)内设置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子腔体(A)、第二子腔体(B)和第三子腔体(C),所述第一子腔体(A)用于容纳放置电机(5),所述第二子腔体(B)用于容纳放置行星齿轮减速器(6)和滚针轴承(1101),所述第三子腔体(C)用于容纳放置深沟球轴承(1102); 所述冷却液的循环过程包括:冷却液经油冷器(903)冷却后,在管路内压力的作用下流入电动轮壳体(1202)内部油路,通过喷口喷射至定子(501)的绕组上,部分冷却液通过油槽与油道流入第二子腔体(B)内,对行星齿轮减速器(6)以及滚针轴承(1101)进行冷却、润滑,再从第二子腔体(B)底部油道流出,再次进入第一子腔体(A)内,其余冷却液流淌至第三子腔体(C)内,对深沟球轴承(1102)进行润滑,第一子腔体(A)底部的冷却液在压力的作用下被抽入滤清(902)内,经过滤后流入油泵(904)中,再在油泵(904)的作用下流入油冷器(903)中冷却。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同济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00092 上海市杨浦区四平路123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