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华大学;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张玉泽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东华大学;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申请的专利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210996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2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696389.6,技术领域涉及:D01H5/02;该发明授权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方法是由张玉泽;陈庆东;王姜;丁倩;方敬兵;曾泳春;汪军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5-2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属于纺纱技术装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方法,该方法是在纤维须条沿前后方向水平运行的过程中,于纤维须条的运行路径上的固定位置,对纤维须条按“施加作用力F1→停止施加作用力→施加作用力F2→停止施加作用力”的顺序进行周期性重复操作;固定位置位于并条机的前罗拉和中罗拉之间,前罗拉的压力为80‑250N,中罗拉的压力为150‑300N;作用力F1为使纤维须条水平向左转移的作用力,作用力F2为使纤维须条水平向右转移的作用力。本发明在降低纤维损伤的同时避免出现意外牵伸、牵伸不良,使得成纱条干较好,强力较高。
本发明授权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纤维须条的并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纤维须条沿前后方向水平运行的过程中,于纤维须条的运行路径上的固定位置,对纤维须条按“施加作用力F1→停止施加作用力→施加作用力F2→停止施加作用力”的顺序进行周期性重复操作; 固定位置位于并条机的前罗拉和中罗拉之间,前罗拉的压力为80-250N,中罗拉的压力为150-300N,前罗拉的线速度与中罗拉的线速度的比值为3-8; 前罗拉和中罗拉沿前后方向间距排列,二者之间设有上柔性针带和下柔性针带; 上柔性针带沿逆时针方向运行,下柔性针带沿顺时针方向运行; 上柔性针带上设有多排针齿Ⅰ和多排针齿Ⅱ,同一排针齿Ⅰ或同一排针齿Ⅱ沿上柔性针带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排针齿Ⅰ和针齿Ⅱ沿上柔性针带的长度方向交替间隔排列; 下柔性针带上设有多排针齿Ⅲ和多排针齿Ⅳ,同一排针齿Ⅲ或同一排针齿Ⅳ沿上柔性针带的宽度方向间隔排列,相邻两排针齿Ⅲ和针齿Ⅳ沿下柔性针带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列; 针齿Ⅰ和针齿Ⅲ共同对纤维须条施加作用力F1,作用力F1为使纤维须条水平向左转移的作用力; 针齿Ⅱ和针齿Ⅳ共同对纤维须条施加作用力F2,作用力F2为使纤维须条水平向右转移的作用力; 当针齿Ⅰ运行至最下方时,针齿Ⅰ竖直向下,针齿Ⅰ与上柔性针带的边缘的最小距离沿着上柔性针带的运行方向逐渐增大,针齿Ⅲ同步运行至最上方,针齿Ⅲ竖直向上,针齿Ⅲ与下柔性针带的边缘的最小距离沿着下柔性针带的运行方向逐渐增大,针齿Ⅰ与针齿Ⅲ相互交叉,呈一左一右错位排列; 当上柔性针带的无针段运行至最下方时,下柔性针带的无针段同步运行至最上方; 当针齿Ⅱ运行至最下方时,针齿Ⅱ竖直向下,针齿Ⅱ与上柔性针带的边缘的最小距离沿着上柔性针带的运行方向逐渐减小,针齿Ⅳ同步运行至最上方,针齿Ⅳ竖直向上,针齿Ⅳ与下柔性针带的边缘的最小距离沿着下柔性针带的运行方向逐渐减小,针齿Ⅱ与针齿Ⅳ相互交叉,呈一左一右错位排列; 同一排针齿Ⅰ或同一排针齿Ⅱ沿上柔性针带的宽度方向的间距为0.05-0.1mm,相邻两排针齿Ⅰ和针齿Ⅱ沿上柔性针带的长度方向的间距为1.1-5.6mm,同一排针齿Ⅲ或同一排针齿Ⅳ沿下柔性针带的宽度方向的间距为0.05-0.1mm,相邻两排针齿Ⅲ和针齿Ⅳ沿下柔性针带的长度方向的间距为1.1-5.6mm; 针齿Ⅰ与上柔性针带的交线延长线以及针齿Ⅱ与上柔性针带的交线延长线均与上柔性针带的边缘线呈15-20°夹角,针齿Ⅲ与下柔性针带的交线延长线以及针齿Ⅳ与下柔性针带的交线延长线均与下柔性针带的边缘线呈15-20°夹角; 针齿Ⅰ、针齿Ⅱ、针齿Ⅲ和针齿Ⅳ均为不规则直角扇形板,不规则直角扇形由两条线段和一条弧线组成,两条线段的一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一条弧线的两端连接,两条线段相互垂直;针齿Ⅰ和针齿Ⅱ沿上柔性针带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5.5-11.2mm,针齿Ⅲ和针齿Ⅳ沿下柔性针带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5.5-11.2mm;针齿Ⅰ、针齿Ⅱ、针齿Ⅲ和针齿Ⅳ的齿高为3-5mm。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东华大学;上海海关工业品与原材料检测技术中心,其通讯地址为:201620 上海市松江区人民北路299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