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矿业大学李晓昭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矿业大学申请的专利一种模块式、多功能的岩溶塌陷物理模拟实验平台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539386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1036697.2,技术领域涉及:G01N33/24;该发明授权一种模块式、多功能的岩溶塌陷物理模拟实验平台是由李晓昭;巫宇帆;赵鹏;刘佳俊;马世伟;王磊;王迎超;李元海;胡李华;刘晓东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7-2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模块式、多功能的岩溶塌陷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式、多功能的岩溶塌陷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包括刚性框架、承载装置、移动装置、加载装置、提升装置、桩基施工动载模拟装置、地面行车动载模拟装置、降雨模拟装置、计算机视觉监测装置、地下水抽排模拟装置、地下空间开挖扰动模拟装置。移动装置设置于承载装置上,提升装置、加载装置、桩基施工动载模拟装置设置于移动装置上,行车动载模拟装置与移动小车的牵引装置相连,摄像监测装置、降雨模拟装置通过支架设置于刚性框架上。本发明充分考虑城市环境下的关键致灾条件,工况场景覆盖广,适用性强;整体采用模块化设计,各模块可根据需求灵活加载,能够更加真实地模拟现实环境,再现地面塌陷的灾变演化过程。
本发明授权一种模块式、多功能的岩溶塌陷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模块式、多功能的岩溶塌陷物理模拟实验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刚性框架1,用于提供实验空间支撑并集成观测结构; 移动装置(3),用于承载和水平移动各功能模块;移动装置(3)包括承载板301及安装在承载板301底部的移动滑轮302;移动滑轮302可滚动的安装于导轨203上;横梁20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拉力梁304和拉力柱306,拉力梁304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横梁201上;承载板30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左端卷扬机303和右端卷扬机305,左端卷扬机303的钢索挂钩连接拉力梁304,右端卷扬机305的钢索挂钩连接拉力柱306;吊装卷扬机5安装在承载板301左侧,与左端卷扬机303上下错位安装,吊装卷扬机5位于左端卷扬机303的上方; 承载装置(2),用于支撑移动装置(3); 加载装置(4),用于对岩土体施加竖向静载荷;加载装置(4)包括液压站401和多个多级的加载油缸402;加载油缸402安装于承载板301上;承载板301的下方设置有与加载油缸402相对应的加载垫板403;加载油缸402的活塞杆连接于对应的加载垫板403上;加载油缸402配备有位移传感器; 吊装卷扬机5,用于填筑材料的吊装与定位; 桩基施工动载模拟装置(6),用于模拟桩基施工冲击荷载;桩基施工动载模拟装置(6)包括定制重锤601;所述承载板301的右侧面安装有滑轮602;定制重锤601通过所述右端卷扬机305的钢索经所述滑轮602悬挂并释放;定制重锤601的正下方的刚性框架1内预埋有混凝土桩603;定制重锤601跟随移动装置(3)同步运动; 地面行车动载模拟装置(7),用于模拟车辆通行振动荷载;地面行车动载模拟装置(7)包括激振器701和行走撬板702;激振器701安装在行走撬板702上;行走撬板702上设置有拖拉扣703,拖拉扣703与所述右端卷扬机305的钢索挂钩相扣;行走撬板702通过钢索经所述滑轮602由右端卷扬机305牵引驱动,实现左右往复行走; 降雨模拟装置(8),用于模拟不同强度的降雨条件; 计算机视觉监测装置(9),用于多角度捕捉塌陷演化过程; 地下水抽排模拟装置(10),用于控制地下水位变化及抽排水工况;地下水抽排模拟装置(10)包括气泵1001和储水箱1002;气泵1001用于向储水箱1002内加压;储水箱1002分为两个可独立控制水压的半区,其中一个半区通过供水管1003与透水箱105接通,另一个半区通过供水管1003与模拟抽排水井接通;通过水管接通刚性框架1正面的供水阀门104,模拟抽水或排水工况时预埋进岩土体内,透水箱105与模拟抽排水井中的水位由储水箱1002的两个半区控制; 地下空间开挖扰动模拟装置(11),用于模拟地下工程开挖形成临空界面导致局部地质体应力状态变化。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矿业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21000 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大学路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