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丁文成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氮素平衡标准的轻简化玉米氮肥用量推荐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67873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117133.5,技术领域涉及:A01C21/00;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氮素平衡标准的轻简化玉米氮肥用量推荐方法是由丁文成;何萍;徐新朋;周卫;赵士诚;仇少君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1-2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氮素平衡标准的轻简化玉米氮肥用量推荐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氮素平衡标准的轻简化玉米氮肥用量推荐方法,涉及农业资源环境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了基于氮素平衡标准的玉米氮肥用量推荐方法,该方法仅需了解玉米产量和土壤肥力等级,即可进行氮肥用量推荐,能够在保证作物产量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减少氮素在土壤中的盈余,进而降低了活性氮的环境损失,从而促进农业高产、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氮素平衡标准的轻简化玉米氮肥用量推荐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氮素平衡标准的轻简化氮肥玉米用量推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采用方法1-方法4中的任一种方法判定目标地块土壤氮素供应等级: 方法1:按照不同玉米品种,根据不施氮肥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量判定目标地块的土壤氮素供应等级: 方法2:按照不同玉米品种,根据不施氮肥玉米产量判定目标地块的土壤氮素供应等级: 方法3:根据土壤有机质含量划分目标地块的土壤氮素供应等级: 土壤氮素供应等级以土壤有机质含量水平作为氮素供应等级评判基础,以土壤水解性氮作为调整因子:当土壤水解性氮≥180mgkg时,将土壤氮素供应等级的低供应能力调整为中供应能力;当土壤水解性氮≤100mgkg时,将土壤氮素供应等级的高供应能力调整为中供应能力; 方法4:根据土壤质地和表观性状判定目标地块的土壤氮素供应等级: 2根据步骤1判定的目标地块的土壤氮素供应等级,结合施肥方式,按照下表确定目标地块的氮素平衡标准: 3基于目标产量获得Ygrain为玉米籽粒产量,按照式a-1或a-2确定目标地块的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量: Nuptake=Ngrain+Nstrawa-1 其中: Nuptake为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量,kgNha; Ngrain为玉米籽粒氮素吸收量,kgNha; Nstraw为玉米秸秆氮素吸收量,kgNha; Nuptake=Ygrain*Xgrain+Ystraw*Xstrawa-2 其中: Nuptake为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量,kgNha; Ygrain为玉米籽粒产量,kgha; Ystraw为玉米秸秆生物量,kgha; Xgrain为玉米籽粒含氮量,mgkg; Xstraw为玉米秸秆含氮量,mgkg; 4按照式b计算目标地块的玉米氮肥推荐用量: N=Nuptake+Nbalanceb; 其中,N表示玉米氮肥推荐用量,kgNha;Nuptake表示玉米地上部氮素吸收量,kgNha;Nbalance表示氮素平衡标准,kgNha; 所述玉米秸秆生物量根据式c计算得到: Ystraw=Ygrain*ac Ystraw为玉米秸秆生物量,kgha;Ygrain为玉米籽粒产量,kgha;a表示玉米籽粒产量与玉米秸秆生物量的转换系数,其中,不同玉米品种的转换系数见下表: 玉米籽粒氮素吸收量根据式d计算得到: Ngrain=Ygrain*b*0.001d Ngrain为玉米籽粒氮素吸收量,kgNha;Ygrain为玉米籽粒产量,kgha;b表示玉米籽粒产量与玉米籽粒氮素吸收量的转换系数,其中,不同玉米品种的转换系数见下表: 玉米秸秆氮素吸收量根据式e计算得到: Nstraw=Ystraw*c*0.001e Nstraw为玉米秸秆氮素吸收量,kgNha;Ystraw为玉米秸秆生物量,kgha;c表示玉米秸秆生物量与玉米秸秆氮素吸收量的转换系数,其中,不同玉米品种的转换系数见下表: 转换系数 春玉米 夏玉米 a 1.08 0.95 b 10.7 11.9 c 5.6 7.5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12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