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侯弘历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申请的专利一种耐高温高强高导电导热铜铌异构纳米复合微细丝的制备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960882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19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1768324.X,技术领域涉及:B21C37/04;该发明授权一种耐高温高强高导电导热铜铌异构纳米复合微细丝的制备方法是由侯弘历;张胜楠;王鹏飞;郝梓焱;吴艺凡;李建峰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12-0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耐高温高强高导电导热铜铌异构纳米复合微细丝的制备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耐高温高强高导电导热铜铌异构纳米复合微细丝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一、将铜带和铌带卷绕后置于铜包套中,经均质加热和等温热挤压变形,再经多道次直拉、中间退火和盘拉,获得铜铌复合线材;二、将铜铌复合线材集束组装后置于铜包套中,经均质加热和等温热挤压变形,再经多道次直拉、中间退火和盘拉,获得铜铌多芯复合圆线;三、对铜铌多芯复合圆线依次进行多道次拉拔和真空退火。本发明采用铜、铌卷绕复合结合集束拉拔的极塑变形工艺,获得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良好的弯曲、拉伸塑性,优异的高温热稳定性和高温抗应力松弛能力以及优异的抗辐照特性和优异的强电匹配的微细丝,工艺简单、容易控制,易于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
本发明授权一种耐高温高强高导电导热铜铌异构纳米复合微细丝的制备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耐高温高强高导电导热铜铌异构纳米复合微细丝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相同厚度的铜带和铌带交替分层排布卷绕成圆柱体后置于无氧铜包套中,获得铜铌卷绕组装复合包套,对铜铌卷绕组装复合包套进行真空除气和真空焊接,使得无氧铜包套内部呈现真空无氧状态,然后进行均质加热和等温热挤压变形,使得内部铜层与铌层形成弱连接,得到铜铌复合挤压棒材,再将铜铌复合挤压棒材进行多道次直拉、中间退火和盘拉,获得六方截面的铜铌复合线材; 所述铜带和铌带的厚度均为0.1mm~0.5mm,所述圆柱体的直径为95mm~115mm,所述无氧铜包套的内径为100mm~120mm,壁厚为15mm~30mm;所述铜铌复合挤压棒材的直径为30mm~50mm; 所述铜铌卷绕组装复合包套中铌元素质量占比为20%~25%,所述真空除气的温度为300℃~400℃,时间为3h~6h,所述真空焊接采用真空电子束封焊,真空度为1×10-5Pa~1×10- 4Pa,焊接道次为5道次;所述均质加热的温度为680℃~720℃,时间为2.5h~3.5h,所述等温热挤压变形的温度为680℃~720℃,挤压比为7~9; 步骤二、将步骤一中获得的六方截面的铜铌复合线材作为芯丝进行集束组装后置于无氧铜包套中,获得多芯结构铜铌集束组装复合包套,对多芯结构铜铌集束组装复合包套进行真空除气和真空焊接,使得无氧铜包套内部呈现真空无氧状态,然后进行均质加热和等温热挤压变形,使得内部芯丝与外层铜形成弱连接,得到铜铌多芯复合挤压棒材,再将铜铌多芯复合挤压棒材进行多道次直拉、中间退火和盘拉,获得铜铌多芯复合圆线; 步骤三、对步骤二中获得的铜铌多芯复合圆线经真空热处理后依次进行第一次多道次拉拔、第一次真空退火处理,然后依次进行第二次多道次拉拔、第二次真空退火处理,再依次进行第三次多道次拉拔,经最终退火热处理后得到铜铌异构纳米复合微细丝;所述铜铌异构纳米复合微细丝的丝径为0.05mm~0.15mm。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未央路96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