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

投诉建议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IP管家助手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武汉工程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蒋欣获国家专利权

武汉工程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蒋欣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武汉工程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放张试验确定传递长度和有效预应力的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639065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23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1215757.3,技术领域涉及:G01N3/08;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放张试验确定传递长度和有效预应力的方法是由蒋欣;胡所亭;张威;班新林;刘章军;戚燊;张周煜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9-30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基于放张试验确定传递长度和有效预应力的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放张试验确定传递长度和有效预应力的方法,通过制备四个含不同钢绞线埋置长度的小构件,按设计条件张拉并放张钢绞线形成楔形效应,测量放张试验中各试件的持荷端钢绞线拉力值与钢绞线回缩量,基于埋置长度与持荷端拉应力关系曲线中上升段与平稳段的交点来准确地确定传递长度及其对应的有效预应力,并参照钢绞线回缩量与有效预应力关系曲线来检查施工过程中的有效预应力值。实现了在设计阶段准确地预测传递长度和有效预应力的功能。本发明基于少量不同埋置长度试件的放张试验结果,准确地确定传递长度及其对应的有效预应力值,为设计阶段的承载力计算等提供关键数据与依据,确保了结构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放张试验确定传递长度和有效预应力的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放张试验确定传递长度和有效预应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安装试验设备并张拉钢绞线,具体步骤为: S11:试验设备的装配次序为在待浇筑试件的模具两侧镜像排列的锚具、力传感器、通过地锚固定的两个钢架、槽型钢模板、限位装置,以及设置在待浇筑试件的一侧的锚具与力传感器之间的穿心式千斤顶;钢架通过地锚固定于地面且具有足够的刚度;槽型钢模板中放置两块活动钢板,用于浇筑时分别调节两个试件的长度; S12:安装试验装置并完成钢绞线穿筋工序,钢绞线的两端均采用夹片式锚具,且一端布设液压千斤顶以采用单边张拉;初始张拉应力采用设计值,若无明确的设计初始张拉应力,则采用工程中典型的初始张拉应力,使钢绞线极限抗拉强度f pu的比例为N; S2:混凝土浇筑、脱模;将混凝土浇筑到预先调整好试件长度的槽型钢模板中,养护环境与设计一致,24小时混凝土龄期脱模; S3:切断钢绞线,具体步骤为: S31:设脱模完成后的试件的露出钢绞线及钢绞线待切断的一端为自由端,钢绞线及试件通过锚具锚固并持荷的一端为持荷端;混凝土浇筑后,钢绞线放张前,分别在两试件间的裸露钢绞线上距混凝土端部50mm处各标记一点,用于测量钢绞线切断后在自由端的回缩量; S32:在两试件的钢绞线标记点间的中间处将钢绞线切断,钢绞线自由回缩,每个试件均形成一个自由端与一个持荷端; S4:测量并记录持荷端钢绞线拉力与钢绞线回缩;拆卸该试件并清理试验场地,重复步骤S1~S3,完成第二组试件的试验; S5:根据试验结果绘制钢绞线埋置长度与持荷端拉应力的关系曲线;关系曲线包括上升段与平稳段,上升段与平稳段的交点即为该试验条件下的最大传递长度,该点的持荷端拉应力则为对应的有效预应力,预应力损失即为初始张拉应力与有效预应力的差值。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武汉工程大学;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街693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