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李轶伦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847790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9-3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410653895.2,技术领域涉及:B21B37/58;该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是由李轶伦;周小龙;李燕萍;王二化;于巧娣;陈辉;闫伟;钱伟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4-05-24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涉及热轧板带技术领域。该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包括通讯处理模块,所述通讯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有报警模块和尾部动态跟踪模块。该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原理是通过机架间测量的带钢尾部位置信息,计算得到下一机架的辊缝动态调整值,实现带尾偏移量的快速纠正,减少甩尾发生概率,利用安装在精轧后机架及精轧机出口的带钢宽度测量设备测得的带钢机架内实际轧制位置及轧制过程中测量得到的轧制力变化,开发相应的算法模型,动态对轧机辊缝进行调节控制,使带钢始终在精轧机架中心线轧制。
本发明授权一种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及使用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包括通讯处理模块,所述通讯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有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电性连接有报警模块和尾部动态跟踪模块,所述报警模块电性连接有手工操作台,所述尾部动态跟踪模块电性连接有尾部动态控制模块,使用时,根据粗轧来料和轧机入口带钢跑偏对机架进行调平,抛尾动态跟踪模块将R2粗轧出口中心线跑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时空转换,根据尾部控制判定条件确定抛尾控制长度,由确定的尾部控制位置点进入F1机架时触发进入抛钢动态控制模块,抛钢动态控制模块对上、下游的机架动态抛钢纠偏控制策略不同,对于上游机架,根据机架入口跑偏量,以及当前机架影响因素,对辊缝进行调节,控制策略为:以各机架入口跑偏量以及各影响因素为依据,并考虑上一机架抛钢之后的张力变化,调节单个机架的辊缝差,对于下游机架,根据F3出口跑偏量、下游各机架影响因素,以及各机架分配系数,对辊缝进行调节,控制策略为:以F3机架出口跑偏量以及各机架影响因素为依据,并考虑带钢尾部的温降以及上一机架抛钢之后的张力变化,根据F4~F7机架分配系数,共同调节机架辊缝; 基于机架间跑偏检测的抛尾纠偏控制系统的使用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 步骤1,尾部动态跟踪计算: 将R2粗轧出口中心线跑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时空转换,根据尾部控制判定条件确定抛尾控制长度,具体控制如下: 将整个中间坯按长度分为三个部分,头部控制阶段、身部稳态阶段、尾部控制阶段,选取中间坯长度范围为30%‑60%作为身部稳态阶段,选取身部稳态阶段的中心线偏移均值作为带钢稳态阶段的跑偏量,将尾部控制阶段的中心线数据与稳态阶段跑偏数据进行比较,当尾部控制阶段某点数值超过所设定的阈值且连续剧烈变化时,将此时的长度Ltail作为抛尾控制的触发点; 当F1机架咬钢信号上升沿时,触发尾部跟踪计算模块,从L2服务器通讯数据:F1机架轧辊线速度、F1机架前滑f; 计算带钢入口速度:; 计算带钢通过F1机架的长度:; 当满足下述条件时,触发尾部动态控制模块,同时输出F1机架调平值; ; 其中: 是带钢的入口速度; 是F1机架轧辊线速度; 是F1机架后滑; 是F1机架前滑; 是F1机架入口厚度; 是F1机架出口厚度; 是带钢通过F1机架的长度; 咬钢信号上升沿时间; 咬钢信号下降沿时间; 咬钢信号时间; 时间变化量; dt是微积分里面的单位时间; 步骤2,尾部动态控制数据处理: 从PLC通讯Fi机架咬钢信号,当咬钢信号下降沿时,根据机架号触发不同的抛钢动态控制模块; 当i4时,触发抛钢动态上游控制模块,同时,从PLC通讯Fi机架入口跑偏检测数据Din_i当i≥4时,触发抛钢动态下游控制模块,同时,通讯F3机架出口跑偏检测数据Dout_3当跑偏数据非零时,对Fi机架实时跑偏数据进行判断如果跑偏值小于40mm,则输出Fi机架头部中心线偏移之和;如果偏移值在40mm与60mm之间,则输出偏移值为40mm;否则进入报警模块,转入操作工手动操作模式; 计算跑偏数据点个数,当数据点个数大于10个时,输出相应机架的跑偏检测数据,否则重新采集跑偏值数据; 步骤3,尾部动态控制模块计算: 当i=1,且Fi咬钢信号上升沿时,触发上游机架抛钢控制模块,从粗轧镰刀弯数据库中提取粗轧镰刀弯数据DR2,从PLC通讯F1机架出口活套实时张力、Fi机架实时轧制力差、立辊两侧压力差;从各机架经验值与权重系数数据表中通讯:粗轧镰刀弯影响系数,立辊压力差影响系数,F1机架轧制力影响系数,F1机架活套张力影响系数; 当i=2、3,且Fi咬钢信号上升沿时,触发上游机架抛钢控制模块,从PLC通讯Fi机架入口跑偏检测数据Din_i以及Fi机架出口活套实时张力和Fi机架实时轧制力差;从各机架经验值与权重系数数据表中通讯:Fi机架入口跑偏影响系数,Fi机架轧制力影响系数,Fi机架活套张力影响系数; 计算F2、F3机架辊缝调节量: ; 当i≥4,且Fi咬钢信号上升沿时,触发下游机架抛钢控制模块,从PLC通讯F3机架出口跑偏检测数据Dout_3以及Fi机架出口活套实时张力和Fi机架实时轧制力差;从各机架经验值与权重系数数据表中通讯:各机架分配系数,F3机架出口跑偏影响系数,Fi机架轧制力影响系数,Fi机架活套张力影响系数; 计算下游机架辊缝调节量: ; 根据不同的分配系数求得各机架辊缝预摆值,并判断辊缝设定计算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 若计算得到的辊缝设定值在正常范围内,则将机架抛钢动态控制辊缝设定值指令下达,尾部动态控制模块结束; 注:其中: DR2为粗轧镰刀弯数据,为因粗轧镰刀弯引起的辊缝调节量; PF1E为立辊压力差,为因立辊压力差引起的辊缝调节量; ∆P1为F1机架轧制力差,为因轧制力差引起的辊缝调节量; T1为F1机架活套张力,为因活套张力引起的辊缝调节量; 为粗轧镰刀弯影响系数,为立辊压力差影响系数,为F1机架轧制力影响系数,为F1机架活套张力影响系数; Din_i为各机架入口的跑偏量,为因机架入口跑偏引起的辊缝调节量; ∆Pi为各机架轧制力差,为因各机架轧制力差引起的辊缝调节量; Ti为各机架活套张力,为因活套张力引起的辊缝调节量; 为Fi机架入口跑偏影响系数,为Fi机架轧制力影响系数,为Fi机架活套张力影响系数; n3_i为各机架分配系数; Dout_3为带钢在F3出口的跑偏量,为因F3出口跑偏引起的辊缝调节量; 为F3机架出口跑偏影响系数,为Fi机架轧制力影响系数,为Fi机架活套张力影响系数。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243000 安徽省马鞍山市九华西路8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以上内容由龙图腾AI智能生成。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3815号
请提出您的宝贵建议,有机会获取IP积分或其他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