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朱秋明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申请的专利机舱内部5G宽带信号覆盖性能评估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15086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4-04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750829.8,技术领域涉及:H04W24/06;该发明授权机舱内部5G宽带信号覆盖性能评估方法是由朱秋明;叶溪涓;毛开;李宇欣;鲍军委;陈小敏;陈丹彤;马正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6-28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机舱内部5G宽带信号覆盖性能评估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舱内部5G宽带信号覆盖性能评估方法,步骤如下:第一步,用户提供机舱内部结构设计图和物体材质场景信息,并指定5G信号接入点位置、通信带宽、通信频率和发射功率;第二步,根据用户提供的场景信息,利用不同的三角面元对场景中所有规则及非规则散射体进行三维重构,并定义材质信息;第三步,机舱内部5G宽带信道建模;第四步,基于第一步和第二步重构好的机舱场景计算机舱内宽带信道参数;第五步,机舱内5G宽带信号覆盖性能评估。本发明结合机舱环境特点和机舱宽带信道模型给出了机舱内的5G信号覆盖性能评估方法,为未来5G信号接入点的布局参考提供基础。
本发明授权机舱内部5G宽带信号覆盖性能评估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机舱内部5G宽带信号覆盖性能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第一步,用户提供机舱内部结构设计图和物体材质场景信息,并指定5G信号接入点位置、通信带宽、通信频率和发射功率;第二步,根据用户提供的场景信息,利用不同的三角面元对场景中所有规则及非规则散射体进行三维重构,并定义材质信息;第三步,机舱内部5G宽带信道建模;第四步,基于第一步和第二步重构好的机舱场景计算机舱内宽带信道参数;第五步,机舱内5G宽带信号覆盖性能评估;第三步具体方法如下:1将宽带信道视为带宽范围内无数个不同频点信道冲激响应的复合叠加,建模为 其中,N表示有效的传播路径数,αt;f′、ψt;f′和τn分别为第n条传播路径的幅值增益、路径相位和时延;2将幅度增益建模为带修正系数的自由空间传播模型,方法如下: 其中,c是光速,ξn是场景相关的修正系数;3将路径相位分为初始相位和多普勒频率两部分进行建模,方法如下: 其中,ψ0是均匀分布于[0,2π的随机初始相位,vMTMRt是收发端的移动速度,rnMTMRt是收发端的球面单位矢量,若机舱内没有移动散射体,将相位简化建模为固定相位,方法如下:ψnt;f′=ψ044将幅度增益、相位表达式代入公式1模型,获得机舱内宽带信道模型为 其中,Ei·是指数积分函数;第四步具体方法如下:1假定发生反射的曲面方程为z=fx,y,Ltx=xtx,ytx,ztx表示5G信号接入点位置矢量,Lrx=xrx,yrx,zrx表示接收端位置矢量,发射信号经曲面上一点反射至接收端,则发射端信号到反射点的距离DR,Tx,反射点到接收端信号的距离DR,Rx,发射端到接收端的距离DTx,Rx分别可表示为 DTx,Rx=||Ltx-Lrx||8其中,表示第n个反射点Sn的实时位置矢量;由费马定理可通过光程s=DR,Tx+DR,Rx来求得反射点Rx,y,z位置,计算公式为 假设反射平面方程为z=0,则根据式9可计算得出第n个反射点Sn的坐标为 2计算直射径和非直射径的路径传播延迟: 3计算直射径和非直射径的离开角的方位角和俯仰角: 其中,和分别表示在发射端坐标系中直射离开路径矢量的x轴分量、y轴分量和z轴分量;第五步具体方法如下:1根据用户设置布置5G信号接入点,将M个用户端位置均匀布在乘客座位区域;2利用第三步中的公式5的信道模型确定收发端之间的大尺度路径损耗,方法如下: 其中,Pl,m表示第l个发射端和第m个接受端之间的路径损耗;3计算不同接收端的接收信号强度和多径衰落信道的误码率,方法如下: 其中,Po为用户指定的发射功率,ci、λi和ωi为待定系数,NT为阶数且大于等于7;4根据不同接收端的接收功率和误码率,加权计算当前5G接入点位置下的信号覆盖性能的综合评价指标,方法如: 其中,δ1和δ2分别为接收信号强度和系统误码率权重的系数,当优化指标达到最小时,证明信号接收功率较大,系统误码率较小,即可证明机舱内无线通信性能良好,计算得出实际的信道参数。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其通讯地址为:210016 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