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埃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张勇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埃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多功能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5143661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4-1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917391.8,技术领域涉及:F25B13/00;该发明授权一种多功能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是由张勇;邹炯昌;卢士祥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8-01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多功能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包括压缩机、四通换向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单流向控制阀组件和节流机构;压缩机的排气口和吸气口与四通换向阀连接,四通换向阀分别与第一换热器的和第二换热器连通,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与单流向控制阀组件连通,单流向控制阀组件与第三换热器连通,节流机构设于单流向控制阀组件和第三换热器的出口之间。本发明使得第三换热器是否参与换热或极少参与换热,压缩机排出的冷媒始终会经过第三换热器,使得第三换热器中的冷媒始终处于流动状态,从而避免第三换热器在不参与换热时,冷媒不经过,此前在第三换热器的积油造成死区回油不畅而损坏设备的问题。
本发明授权一种多功能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多功能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功能空调机组包括压缩机(1)、四通换向阀(2)、第一换热器(3)、第二换热器(4)、第三换热器(5)、单流向控制阀组件(6)和节流机构(7);所述压缩机(1)的排气口(1a)和吸气口(1b)与所述四通换向阀(2)连接,所述四通换向阀(2)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进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器(4)的第一连接口(41)连通,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出口和所述第二换热器(4)的第二连接口(42)分别与单流向控制阀组件(6)连通,单流向控制阀组件(6)与所述第三换热器(5)的进口和出口连通,所述节流机构(7)设于单流向控制阀组件(6)和所述第三换热器(5)的出口之间;所述单流向控制阀组件(6)包括第一控制阀C1、第二控制阀C2、第三控制阀C3和第四控制阀C4;所述第一控制阀C1的一端和所述第四控制阀C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换热器(3)的出口连通,所述第一控制阀C1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阀C2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换热器(5)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C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换热器(4)的第二连接口(42)连通,所述第三控制阀C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四控制阀C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控制阀C2的另一端连通,所述第四控制阀C4的另一端与所述节流机构(7)连通;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根据当前运行模式的温度检测值与目标温度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判定用户需求侧的目标运行模式;根据目标运行模式预设的冷媒流向,控制对应换热器侧的驱动机构和或阀门运行或关闭,以使机组运行在目标运行模式;其中,温度检测值类型和目标温度值类型均至少包括回水温度、回风温度、出水温度、出风温度、水箱温度和或环境温度,用户需求侧至少包括用户制冷侧、制热侧和或生活热水侧;所述目标运行模式包括基础运行模式、半自动模式和或全自动运行模式,所述基础运行模式包括用户选定的制冷模式、制热模式、生活热水模式、制冷+生活热水模式和或制热+生活热水模式;所述半自动模式包括自动制冷+生活热水模式和或自动制热+生活热水模式;所述全自动运行模式为机组根据用户设定和环境情况对基础运行模式进行适应性自动切换的运行模式;若当前运行模式为自动制冷+生活热水模式,根据当前运行模式的温度检测值与目标温度值之间的函数关系,判定用户需求侧的目标运行模式,包括:1)如果HCT<ST1-D1,且SHT1SHCT-D2,则判定用户需求侧的目标运行模式为生活热水模式;2)如果HCTST1+D1,且SHT1SHCT-D2,则判定用户需求侧的目标运行模式为制冷+生活热水模式;3)如果HCTST1+D1,且SHT1SHCT+D2,则判定用户需求侧的目标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其中,HCT表示当前检测回水温度,ST1表示制冷侧目标回水温度,SHT1表示生活热水侧需目标温度,SHCT表示检测温度,D1和D2分别表示第一预设偏差值和第二预设偏差值。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埃能科技(广州)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明珠路14号自编C区;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