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三明元溪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闫俊荣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三明元溪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桥梁墩柱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4561912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4-18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407765.1,技术领域涉及:E02B3/26;该发明授权一种桥梁墩柱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是由闫俊荣;陈鹏;孙志明;郭世峰;卢磊;苗晟彬;丛源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4-19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桥梁墩柱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桥梁墩柱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桥墩和承托筒,所述承托筒套设于所述桥墩中部外侧,且所述承托筒顶端外侧转动配合有同轴分布的防护环,该防护环下方的所述承托筒外侧设置有辅助组件;所述辅助组件包括中空圆环状辅助罩,所述辅助罩外侧套设有竖向排列的上气囊和下气囊,且所述上气囊和所述下气囊分别与所述辅助罩外部上下侧相连通,所述防护环底侧固定有齿圈。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防护环接触漂浮物以缓冲撞击力,通过双向螺杆驱动活塞环在辅助罩内上下往复滑移,利用活塞环推送辅助罩内空气交替向上气囊和下气囊中输送,从而通过交替膨胀的两组气囊主动推开漂浮物,实现桥墩的防护动作,防护效果更好。
本发明授权一种桥梁墩柱防护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桥梁墩柱防护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桥墩1和承托筒2,所述承托筒2套设于所述桥墩1中部外侧,且所述承托筒2顶端外侧转动配合有同轴分布的防护环3,该防护环3下方的所述承托筒2外侧设置有辅助组件4;所述辅助组件4包括中空圆环状辅助罩401,所述辅助罩401外侧套设有竖向排列的上气囊402和下气囊403,且所述上气囊402和所述下气囊403分别与所述辅助罩401外部上下侧相连通,所述防护环3底侧固定有齿圈301,所述承托筒2两侧的所述辅助罩401中部平行设置有两组双向螺杆405,所述双向螺杆405竖向穿出所述辅助罩401,该双向螺杆405与所述辅助罩401转动配合,所述辅助罩401内部竖向滑动配合有活塞环404,该活塞环404与所述双向螺杆405螺纹配合,所述双向螺杆405顶端固定有齿轮406,该齿轮406与所述齿圈301相啮合;所述防护环3外圆周侧环绕设置有多组竖向贯通的容置槽302,该容置槽302沿所述防护环3径向延伸,且所述容置槽302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滑动配合有滑块303,所述滑块303顶侧固定有沿所述防护环3径向延伸的支臂304:所述支臂304外端部固定有开口朝外的C形转动架305,所述转动架305内部转动配合有导辊306,所述导辊306与所述承托筒2轴向相互平行,所述容置槽302内部靠近所述承托筒2一侧固定有约束环307,该约束环307内部固定有抵紧于所述滑块303侧边的弹簧308;其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桥梁外侧船体或者河流漂浮物撞击到桥墩1外侧时,撞击物首先接触到承托筒2外侧的防护环3上,利用撞击物接触桥墩1外侧的撞击推力带动防护环3转动,此时通过防护环3旋转以对撞击力进行缓冲转移;b、防护环3底侧的齿圈301跟随该防护环3同步转动,利用齿圈301带动两侧齿轮406以及双向螺杆405转动,通过双向螺杆405驱动活塞环404在辅助罩401内部上下往复滑移,在活塞环404下移过程中,通过活塞环404推送辅助罩401内部底侧位置空气导入下气囊403内,将下气囊403充气膨胀,以通过下气囊403顶推桥墩1外侧的撞击物脱离桥墩1;c、活塞环404上移过程中,通过活塞环404推送辅助罩401内部顶侧位置空气导入上气囊402中,上气囊402充气膨胀,下气囊403同步收缩,以利用上气囊402配合下气囊403交替充气进而对接触到桥墩1外侧的撞击物进行推开;d、撞击物接触到防护环3外侧位置时,撞击物首先碰撞到外侧多组导辊306上,通过导辊306转动以缓冲撞击力,同时导辊306在转动架305和支臂304支撑下受力移动,支臂304在滑块303支撑下沿容置槽302滑动,容置槽302内的弹簧308受到滑块303顶推产生压缩,进而利用弹簧308对撞击力进一步进行缓冲,完成桥墩1在受到河道物体撞击时的防护过程。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三明元溪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福建省路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353000 福建省三明市三元区沪明新村198幢12层;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