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张浩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申请的专利一种应用于极地的便携式岩石采样装置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20043808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7-15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510525379.6,技术领域涉及:G01N1/08;该发明授权一种应用于极地的便携式岩石采样装置是由张浩;陈绍聪;崔迎春;宗师;王伟轩;孙阳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5-04-2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一种应用于极地的便携式岩石采样装置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极地的便携式岩石采样装置,包括采样装置、吸尘杆、储尘杆、双向爬猴千斤顶、采样器固定装置、便携接杆装置以及杆件连接装置,所述采样器固定装置通过刚性支撑结构与阻尼组件结合,有效降低采样过程中的扭矩振动;通过吸尘杆以及储尘杆将采样过程中的粉尘进行吸收存储,降低环境污染;便携接杆装置通过模块化快接结构与杆件连接装置配合,可快速延伸采样深度;本发明的创新性在于将模块化轻量化设计、压力控制与全流程粉尘管理深度融合,在便携设备上实现高强度岩石采样的低损伤、低污染、全地形适应能力,尤其适用于生态保护区、极地等对环境扰动敏感的精细化采样场景。
本发明授权一种应用于极地的便携式岩石采样装置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应用于极地的便携式岩石采样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采样装置(1)、吸尘杆(2)、储尘杆(3)、双向爬猴千斤顶(4)、采样器固定装置(5)、便携接杆装置(6)以及杆件连接装置(7);所述采样装置(1)、吸尘杆(2)与储尘杆(3)沿垂直方向同轴排列,三者贯穿底座(608)的中心通孔形成连续工作轴线;所述吸尘杆(2)下端与采样装置(1)顶部可伸缩连接,上端通过杆件连接装置(7)与储尘杆(3)形成可拆卸贯通连接;采样器固定装置(5)固定于钻孔洞壁,其内部导向滑环(507)与采样装置(1)外壁滑动配合;双向爬猴千斤顶(4)竖直布置于便携接杆装置(6)与底座(608)之间,通过卡板(409)与采样装置(1)连接,驱动采样装置(1)沿岩石孔洞轴向移动;便携接杆装置(6)通过增减杆节数量实现装置高度调节; 所述采样器固定装置(5)包括棘轮(501)、带齿棘爪(502)、短臂(503)、长臂(504)、滑块(505)、棘轮固定座(506)以及滑环(507);所述滑环(507)套接于吸尘杆(2)前端外壁,其两侧对称焊接棘轮固定座(506);棘轮(501)安装于棘轮固定座(506)内腔,与吸尘杆(2)外壁滑环槽(202)内的棘轮齿条(203)啮合;所述带齿棘爪(502)通过转轴铰接于棘轮固定座(506)侧壁,末端设有弹簧使其带齿棘爪(502)嵌入棘轮(501)齿槽;短臂(503)与长臂(504)由弹簧钢片制成,通过销轴铰接;短臂(503)前端设有驱动齿与带齿棘爪(502)末端齿部啮合,长臂(504)末端通过滑块(505)与采样装置(1)的采样筒外壁滑槽(106)及吸尘杆(2)的滑环槽(202)滑动配合;短臂(503)与长臂(504)展开时共线紧贴吸尘杆(2),对折后总长度大于钻孔半径,固定于钻孔内壁; 所述便携接杆装置(6)包括上箱体(601)、下箱体(602)、下压把手(603)、转轴(604)、定位槽(605)、立杆臂(606)、支撑架(607)、底座(608)以及常规杆(609);所述上箱体(601)通过转轴(604)铰接于下箱体(602)内部,其底板开有矩形孔,尺寸略大于定位槽(605),两侧对称焊接下压把手(603);所述定位槽(605)为半圆形凹槽,设置在下箱体(602)底板,穿过上箱体(601)底板矩形孔;立杆臂(606)为半圆管,一端焊接于上箱体(601)内壁,另一端设半圆卡口,与定位槽(605)同轴且高度差为常规杆(609)直径;所述常规杆(609)为圆管,前端外径等于尾端内径;支撑架(607)垂直固定于底座(608)上,与下箱体(602)底部连接。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中国极地研究所),其通讯地址为: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东金桥路45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