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一种红九棘鲈苗种工厂化培育方法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海水鱼类养殖育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红九棘鲈苗种工厂化培育方法。包括:将红九棘鲈亲鱼在水温为25~29℃和流水条件下依次进行食料驯化和营养强化,得到性腺发育成熟亲鱼等步骤。本发明通过工厂化车间培育期间采取严格的鱼苗品质控制及疫病防控措施,有效优化鱼苗的生长条件,提高鱼苗的生长速度、健康状况和适应性,同时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通过标准化的养殖管理和技术手段,能够控制鱼苗的生长环境和饲养管理,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所培育红九棘鲈具有生长速度快、抗病力强、活力强、肉质鲜美、市场前景好的优点。

主权项:1.一种红九棘鲈苗种工厂化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红九棘鲈亲鱼在水温为25~29℃和流水条件下依次进行食料驯化和营养强化,得到性腺发育成熟亲鱼;所述食料驯化包括:所述红九棘鲈亲鱼入池后5日,饲喂鲜活鱼,待状态稳定后,鲜活鱼替换为新鲜鲣鱼切片;所述营养强化包括:选择体重为2~5斤亲鱼,每日投喂2次高蛋白新鲜饲料;2将所述步骤1性腺发育成熟亲鱼进行自然产卵授精,得到受精卵;3将所述步骤2得到的受精卵进行孵化至肌节发生期后,在孵化袋中进行孵化,得到仔鱼;所述受精卵进行孵化至肌节发生期的条件包括:受精卵的密度为200万粒m3,水温为26~28℃,盐度为32‰,pH值为7.6~8.0;4对所述步骤3得到的仔鱼投喂生物饵料,布卵20日后得到鱼苗;当所述仔鱼为3~7日龄时,每日投喂SS型轮虫或桡足类无节幼体,投喂密度为3~5个mL;当所述仔鱼为8~12日龄时,投喂L型轮虫,投喂密度为2~3个mL;当所述仔鱼为13~18日龄时,投喂卤虫无节幼体,投喂密度为1~2个mL;当所述仔鱼在18~24日龄时,投喂桡足类无节幼体,投喂密度为1~2个mL;当所述仔鱼25~34日龄时,投喂卤虫和桡足类无节幼体,投喂密度为1~2个mL;当所述仔鱼35日龄后,投喂卤虫和桡足类无节成虫,投喂密度为1~2个mL;5将所述步骤4得到的鱼苗暂养1日后进行室内车间人工培育,包括:A车间养殖条件:养殖用水为经沉淀、过滤、消毒后的新鲜海水,定期对养殖用水进行病原及水质检测,防止携带病原体或水质不达标的养殖用水影响鱼苗养殖;水质指标控制为:pH为7.5~7.9,溶解氧≥5mgL,氨氮≤0.5mgL,亚硝酸盐≤0.05mgL;育苗池采用规格为4×4×1.2m方形抹角水泥池,水深不低于1m,采用中央充气,流水养殖,日换水量不低于总水体体积的200%;育苗期间,养殖车间、鱼苗、育苗用具及育苗工人需进行严格的消毒,避免病害发生;B鱼苗选择方法将室外池塘中培育的红九棘鲈鱼苗转移至室内车间后,放置在水泥池中的网箱里暂养并停食1天,在水中加入电解多维,缓解鱼苗在运输期间的应激;暂养期间观察鱼苗活力及游动情况,及时将体表明显有伤、畸形及状态较差的个体挑出;每池抽样检测鱼苗,用PCR法检测神经坏死病毒,选择健康无病、色泽正常、游动自如的红九棘鲈鱼苗进行培育;C鱼苗筛苗与分池方法鱼苗45日龄后,鱼苗体长3~5cm时,每隔7天筛分1次,后期分苗间隔天数逐步增长;筛苗分池调整放养密度,改善鱼苗生活环境;分池前后需做好抗应激及消毒工作,降低鱼苗因应激或鱼体刮伤感染病原出现死亡;筛选后的幼鱼按规格分别倒入池中进行中间培育过程;D鱼苗标准化培育方法培育环境:鱼苗培育期间采用自然光照节律,水温在26~29℃,持续流水饲养;饵料投喂:在鱼苗体长达到2cm之前,饵料为桡足类成虫和卤虫成虫;待池中鱼苗聚群后,向鱼苗密集处投喂饵料;投喂量遵循少量多次原则,避免影响水质;鱼苗体长在2~3cm时,饵料为配合饲料搭配桡足类和卤虫成虫,投喂时先投喂少量配合饲料,再投喂卤虫等;鱼苗体长达到3cm后,完全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日投喂量为鱼体重8%~10%;日常管理:育苗期间注意外界环境对鱼苗的刺激,避免噪音、灯光影响鱼苗的摄食;每日两次对育苗池进行除污换水,将池底残饵、排泄物排出,避免导致水质恶化,影响鱼苗存活与发育;病害防控:育苗工具每日严格消毒,专人专用,固定位置摆放;定期检查鱼体及养殖用水中的常见病原,做到尽早防控;及时将育苗池中出现明显症状的病鱼挑出淘汰,并定期全池泼洒电解多维、芽孢杆菌,增加鱼体免疫力;淘汰鱼苗和死亡鱼苗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避免传染健康鱼苗。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万宁林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 一种红九棘鲈苗种工厂化培育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