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以及静脉瓣置换装置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以及采用该支架的静脉瓣置换装置,所述支架为网筒结构且可径向压缩,所述支架轴向贯通形成血流通道,负载后的瓣膜包括至少两片瓣叶,各瓣叶一侧为与所述支架相连的固定缘,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所述支架上排布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缘的穿线孔。

主权项:1.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网筒结构且可径向压缩,所述支架轴向贯通形成血流通道,负载后的瓣膜包括至少两片瓣叶,各瓣叶一侧为与所述支架相连的固定缘,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所述支架上排布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缘的穿线孔;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V形的固定条,所述V形的固定条包括两根固定杆,所述穿线孔分布在各固定杆上。

全文数据: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以及静脉瓣置换装置技术领域本申请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以及采用该支架的静脉瓣置换装置。背景技术现有技术中的支架通过交错分布的支撑条构成,固定瓣叶时通过缝线将固定缘缝在位置相应的支撑条上,控制针脚位置以及均匀性有较高的专业要求,另外各瓣叶在支架上的相对位置也需要在缝缀过程中时常纠偏,提高了操作难度。支架本身在相邻支撑条之间会有一定间隙,但该间隙的排布与支撑条的排布以及网格形状有关,一般也会比较大,尽管可在间隙中穿引缝线,但缝线的位置并不固定。发明内容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可大大降低缝缀瓣膜的操作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次品率。本申请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所述支架为网筒结构且可径向压缩,所述支架轴向贯通形成血流通道,负载后的瓣膜包括至少两片瓣叶,各瓣叶一侧为与所述支架相连的固定缘,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所述支架上排布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缘的穿线孔。本申请中,穿线孔的孔径比较小,缝线穿过后很少会有滑移,穿线孔的设置可以利用支撑条的宽度并在宽度范围内加工穿线孔,更主要的是穿线孔的排布与固定缘的走向相应,沿穿线孔的排布延伸方向逐点缝缀固定缘可大大降低操作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次品率。本申请支架具有筒状结构,但并不要求是完整的圆筒,至少提供一支撑在血管内腔的支撑环以及与固定缘形状相应的支撑结构。为了便于压缩和释放,支架采用可径向压缩的网状结构,例如通过编织或切割加工而成。网状结构可采用规则分布或不规则的单元结构。以下还提供了若干可选方式,但并不作为对上述总体方案的额外限定,仅仅是进一步的增补或优选,在没有技术或逻辑矛盾的前提下,各可选方式可单独针对上述总体方案进行组合,还可以是多个可选方式之间进行组合。可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V形的固定条,所述V形的固定条包括两根固定杆,所述穿线孔分布在各固定杆上;相邻两瓣叶上彼此邻近的固定缘连接在其中一根固定杆上。可选的,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V形的固定条,所述穿线孔分布在所述固定条的相应位置上;所述V形的顶点在使用状态下指向血流下游,同一瓣叶中固定缘的两侧缝在不同的固定条上。可选的,所述V形的固定条包括两根固定杆;所述支架在展开状态下,两根固定杆相对倾斜布置,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分别对应不同的一片瓣叶。可选的,所述两根固定杆交汇于V形的顶点或各自延伸直至邻近V形的顶点。可选的,所述支架在展开状态下,各固定杆与所述支架的轴线倾斜布置。可选的,所述支架为多根支撑条交错形成,其中一些支撑条的局部加宽,且在加宽部位形成所述固定杆,所述穿线孔分为若干组,同组穿线孔排布在其中一根固定杆上。单根支撑条的延伸方向与固定缘的延伸方向很难完全一致,因此针对同一瓣叶的固定缘,其对应的穿线孔可分为依次衔接的若干组,同组按照与固定缘的对应关系分布在不同的支撑条上,延伸方向没有突变或明显转折的可视为同一支撑条。可选的,所述支撑条至少在设置穿线孔的部位加宽。可选的,所述固定杆等宽延伸。可选的,所述支撑条的加宽部位的宽度为2至5mm。由于穿线孔需要一定的孔径以通过针线,因此在布置穿线孔的支撑条的相应部分可以按需设置宽度,穿线孔本身可根据常用的针、线设置孔径。可选的,穿线孔为圆孔或椭圆孔。穿线孔具有光滑的内缘便于穿线,同一支撑条的穿线孔可均匀间隔分布,也可依照固定缘的延伸方向相应调整。可选的,所述支架为网格结构,同组穿线孔延伸2至6个单元格。可选的,所述两个V形的固定条在支架周向上间隔布置。可选的,所述两个V形的固定条对称分布在支架轴线的两侧。可选的,所述两个V形的固定条的V形顶点连线作为参照线;在沿支架轴向的视角中,所述参考线偏离支架的轴线。可选的,所述参照线与所述支架的直径之间满足:0.6D≤E1D;式中E为所述参照线的长度,D为所述支架的直径且该直径所对应的轴向位置与所述V形顶点的轴向位置相同。可选的,所述参照线与所述支架的直径之间满足:0.7D≤E≤0.95D。可选的,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不等长。可选的,所述支架在展开状态下,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与支架轴线方向的夹角不同。可选的,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大致沿直线延伸,且两根固定杆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静脉瓣置换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负载与所述支架上的瓣膜,所述支架为本申请所述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为了缓解和治疗静脉返流,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多种人造静脉瓣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有些产品结构复杂,可靠性不佳,还有一些产品中采用相对简单的网管状支架并结合瓣叶的方式,瓣叶的形式常见的有单叶瓣、两叶瓣或三叶瓣。静脉血流速较慢,瓣叶的开启关闭需要格外灵敏,三叶瓣在这方面难以满足,而单叶瓣和二叶瓣主要问题是难以兼顾通道开放面积和密封性。另外在瓣叶关闭时,瓣叶与支架之间容易在正常血流的上游侧形成局部血栓,也是急待解决的问题。本申请在两叶瓣可灵敏开闭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结构改进,获得了良好的密封性。作为优选,所述瓣叶为两片两片瓣叶的活动缘处设有闭合状态下相互贴靠的翼片。瓣叶本身的材料可利用现有技术,比如采用猪心包膜或牛心包膜等生物膜,瓣叶通过缝缀等方式固定在支架上,本申请的改进之处重点在于采用两叶瓣以及瓣叶的形状,两片瓣叶的活动缘形成单向阀结构,在正常静脉血流以下简称顺流血的作用下开放,但血压间隙变化时,为了防止静脉返流,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互贴合密封关闭,在关闭过程中,翼片起到的引导作用。由于翼片凸起在所处的活动缘,在返流血的作用下,相互配合的两翼片会具有更加明显的相互靠拢趋势,从而牵引所在的瓣叶朝向另一瓣叶靠拢,实现两片瓣叶活动缘的贴合关闭。不仅如此,在瓣叶关闭后,相互配合的两翼片相互搭置贴靠,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相对于活动缘其他部位仅靠边缘区域贴合,两翼片具有更好的锁合效果,进一步保证了密封效果。可选的,所述翼片与所在的瓣叶为一体结构。采用一体材料更加便于加工,在与活动缘结合的部位也可以获得更好的强度,为了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在翼片与活动与结合部位的边缘采用光滑线过渡。可选的,所述翼片凸设于所处的活动缘。活动缘整体而言为连续延伸的曲线,在翼片部位具有局部延伸趋势的突变,由于需要借助翼片引导瓣叶关闭以及锁合,因此从总体趋势上看,翼片外凸于所处的活动缘部位。可选的,所述翼片的面积为0.1至10平方毫米,进一步优选4平方毫米至6平方毫米。可选的,所述固定缘的形状为抛物线,顶点处在血液顺流方向的上游,并由顶点起在两侧向下游逐渐延伸。翼片应具有一定的面积以起到相应的引导作用,但面积过大反而会给活动缘的开启带来额外的阻力,会降低单向阀开启的灵敏性。可选的,两片瓣叶上的翼片位置相匹配且形状相同。如果仅仅是引导关闭,两瓣叶上相互配合的翼片在位置上并不要求一致,容许错位布置,但若需发挥锁定闭合作用,则两者至少有局部相互贴靠,甚至可以是局部形变相互包裹。可选的,所述活动缘的中部朝固定缘一侧凸起或背向固定缘一侧凸起,凸起部位的顶点为活动缘顶点。由于固定缘与之间内缘固定贴合,结合两叶瓣的特征,一般情况下固定缘大致为抛物线状,活动缘的中部朝向或背向固定缘凸起应理解大致的趋势,例如活动缘的中部区域为弧形,而弧顶的朝向可视为凸起朝向,采用弧形方式可以适当增加两活动缘的长度,在开启时提高通道截面积。可选的,同一瓣叶上的翼片有两片;两翼片分别位于活动缘顶点的两侧。每一瓣叶的活动缘上,翼片至少有一片,为了提高相应效果可适当增加翼片的数量,在优选方案中每一瓣叶的活动缘上设置两片翼片,为了提高闭合后的密封效果,翼片的位置应避让活动缘的中部区域,中部指在活动缘延伸方向的中部,例如活动缘为一曲线,则中部理解为曲线中点附近。可选的,两翼片对称的分布在活动缘顶点的两侧。同一瓣叶上,两翼片的对称分布使得两侧张合运动一致性更好,如果一侧先关闭有可能导致另一侧在血流作用下形变严重而影响闭合效果。可选的,所述两片瓣叶为一体结构。采用一体结构可一次性裁剪出两片瓣叶,而后合围成筒状并缝缀在支架上。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活动缘处在二维平面内。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活动缘沿支架轴向的投影形状为直线段。可选的,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通过支架轴线或偏离支架轴线。可选的,瓣叶展平状态下,所述固定缘的中部背向活动缘凸起,固定缘中部凸起部位的顶点为固定缘顶点,活动缘中部凸起部位的顶点为活动缘顶点。固定缘和活动缘整体上均类似于抛物线,各自中部的顶点大致为各自的中点,就顶点附近的局部而言,活动缘顶点凸起的方向可按前述朝向或背向固定缘。可选的,所述活动缘顶点与固定缘顶点的连线为瓣叶中心线。就每片瓣叶而言,优选采用对称结构,瓣叶中心线即为瓣叶形状的对称轴。针对同一瓣叶的固定缘,在支架上设置两组穿线孔,分别位于固定缘顶点的两侧。例如每组穿线孔为3至10个。可选的,所述活动缘与固定缘处在瓣叶中心线同侧的部位逐渐靠拢并通过缝缀片连接,该缝缀片与支架相固定。缝缀片用于加强瓣叶的尖端部位,即固定缘和活动缘的交汇部位,缝缀片也更便于操作缝缀在支架上,缝缀片的形状没有严格限制,一般可与所处位置的单元格形状相应,恰好可以覆盖相应的单元格并缝缀在单元格周边的支撑条上。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瓣叶中心线与支架轴线的夹角为30~60度。优选30~45度。瓣叶中心线与支架轴线的夹角大致上反映了两瓣叶闭合状态下的夹角,夹角影响瓣叶开闭的灵敏度。瓣叶中心线与支架轴线的夹角过大,例如接近90度时,可视为两瓣叶几乎共面,会使活动缘的开启需要更强的血流冲击,且不容易形成较大的开口面积,很明显流速较慢的静脉血难以满足这一要求。而夹角过小,会使瓣叶的固定缘和活动缘沿轴向延伸较长距离才会交汇,开闭容许有较大的形变,但反而会引起形变量过大密封性不好的负面影响。可选的,活动缘在邻近缝缀片的部位设有提高相对自由度的切口。活动缘在延伸至末端远离活动缘顶端的一端时与缝缀片衔接,由于缝缀片是固定在支架上,因此会影响活动缘即束缚活动缘的自由度,通过切口降低活动缘运动时与缝缀片的关联度,能够改善和提高活动缘开闭的灵活性。可选的,所述切口的边缘为光滑的曲线。边缘为光滑的曲线,在受到拉伸时可避免局部应力集中,降低撕裂的风险。可选的,所述活动缘包括位于活动缘顶点附近的成口段,以及位于成口段两侧的引导段;所述成口段的径向外扩速率为V1,引导段的径向外扩速率为V2,且V1大于V2;所述径向外扩速率为沿支架轴向延伸单位距离时,径向位置的变化量。成口段相对平直延伸趋势更接近支架径向,可以提高开闭速度和灵敏性,引导段较长且较立陡延伸趋势更接近支架轴向一方面可以配合成口段获得较大的开口面积,更重要的闭合状态下可以更加贴近支架内壁,避免局部血液积存而形成血栓。可选的,V1为V2的4至20倍。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成口段在支架径向上的跨度占支架在瓣叶位置处直径的至少23。成口段在径向上具有足够的长度可以保证较大的开口面积。可选的,所述翼片位于成口段与引导段的衔接处。翼片也可视为活动缘延伸趋势的突变部位,一侧为成口段,开闭时会导致血流通道面积突变,提高反应速度,另一侧为引导段促进瓣叶的相应部分闭合状态下尽可能的贴靠支架。可选的,瓣叶展开状态下,沿活动缘中心线方向,翼片与活动缘顶点的距离为活动缘跨度的110至12。翼片的合适位置保证活动缘的密封效果,整体而言,翼片在活动缘中心线方向上到活动缘顶点的距离比到活动缘末端的距离近,可有效发挥闭合锁定的效果。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活动缘处在二维平面内。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活动缘开口的面积,一些技术中加大了活动缘长度,导致闭合后大于活动缘的径向跨度,因此闭合后呈现往复弯折的状态,即活动缘在三维空间内延伸,而本申请中通过立陡的引导段可以保证开口面积,避免在成口段形成三维往复折弯结构。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活动缘沿支架轴向的投影形状为直线段。可选的,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通过支架轴线或偏离支架轴线。两片瓣叶对称分布时,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通过支架轴线,若两片瓣叶形状或大小不同,即非对称分布时,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偏离即不通过支架轴线。可选的,瓣叶展开状态下,所述成口段沿直线延伸,或所述成口段的中部背向固定缘顶点凸起,或朝向固定缘顶点凸起;两片瓣叶中,各自成口段的中部凸起方向相同或不同。可选的,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中的成口段完全重合或仅局部相交。可选的,所述成口段与引导段之间通过边缘为S形的区域过渡衔接,S形包括相互衔接且朝向相反的第一弧边和第二弧边;所述第一弧边与引导段衔接,第一弧边所围的区域为所述翼片,第一弧边的顶点为翼片顶点;所述第二弧边与成口段衔接,第二弧边的顶点为成口段末端。可选的,瓣叶展开状态下,翼片顶点与成口段末端之间在瓣叶中心线方向上的距离为0.5~0.7mm。适宜的形状可以充分发挥翼片的功效,第二弧边的顶点朝向大致为沿支架径向向外,可以进一步加大成口段的径向跨度,而S形的迂回使得引导段相应的瓣叶部位适当增加宽度,提高引导以及防血栓效果。可选的,所述第一弧边以及第二弧边分别为圆形或椭圆的局部区域,所述圆形的半径为0.2~0.8mm,所述椭圆的半长轴为0.2~0.8mm。弧边的形状,尤其是第一弧边与翼片的外轮廓形状相应,本申请针对其形状以及尺寸范围也作了优选,翼片与成口段末端部位的形状相互协同,可以兼顾成口段的开口面积以及翼片的闭合引导作用。可选的,所述翼片顶点指向瓣叶中心线。可选的,开启状态下,两片瓣叶中活动缘的成口段完全分离。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活动缘由活动缘顶点起两侧分别朝血流下游延伸,且在延伸的同时沿支架径向各自远离活动缘顶点。可选的,所述引导段在支架轴向上的长度为支架直径的13至3倍。引导段有足够的长度,才可以有足够的径向形变向支架内侧贴靠以避免血栓,支架的直径可根据所处静脉血管的直径相应调整,因此引导段的轴向长度与支架的直径具有相应的比例关系。可选的,所述瓣叶包括与成口段位置相应的中部以及与引导段位置相应的侧部,闭合状态下,所述侧部朝临近的支架内侧壁贴近。侧部朝临近的支架内侧壁贴近,可以在瓣叶关闭的时候,最大限度的将侧部与支架内侧的血液排挤出来,避免残留形成血栓。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活动缘在支架轴向上的跨度大于支架在瓣叶位置处直径的0.5倍,更优选0.6至3倍。可选的,开启状态下血流通道的截面积为支架在瓣叶位置处截面积的至少70%。可选的,所述支架的内壁还设有覆膜。覆膜可以构建血流通道,提高瓣叶的控流效果,覆膜本身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材料,与瓣叶可以是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可选的,所述覆膜为筒状,且处在瓣叶的上游侧,覆膜朝向瓣叶的一端与各瓣叶的固定缘衔接,以构建血流通道。可选的,所述覆膜远离瓣叶的一端的边缘间隔的设有多个裁切区。通过裁切部分区域更有利支架的径向压缩。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裁切区为三角形或梯形、半圆形等。可选的,所述两片瓣叶的径向跨度不同,径向跨度较大为大瓣叶,径向跨度较小为小瓣叶,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偏离支架轴线;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沿支架轴向的投影形状为直线段,所述径向跨度所跨的方向与所述直线段垂直。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小瓣叶与所述大瓣叶沿支架轴向的投影面积之比为0.15~0.8:1。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小瓣叶与所述大瓣叶的径向跨度之比为0.2~0.9:1。可选的,闭合状态下,所述小瓣叶与所述大瓣叶的径向跨度之比为0.3~0.6:1。可选的,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沿支架轴向的投影形状为直线段,所述直线段与所述支架的直径之间满足:0.6D≤F1D;式中F为所述直线段的长度,D为所述支架的直径且该直径所对应的轴向位置与所述直线段端点的轴向位置相同。可选的,所述直线段与所述支架的直径之间满足:0.7D≤F≤0.95D。可选的,所述两片瓣叶沿支架轴向的轴向跨度不同。可选的,瓣叶展平状态下,所述固定缘的中部背向活动缘凸起,固定缘中部凸起部位的顶点为固定缘顶点;两片瓣叶的固定缘顶点在支架轴线上的投影位置不重合。可选的,所述小瓣叶与所述大瓣叶的轴向跨度之比为0.4~0.95:1。可选的,所述小瓣叶与所述大瓣叶的轴向跨度之比为0.6~0.8:1。可选的,所述两片瓣叶的径向跨度不同,径向跨度较大为大瓣叶,径向跨度较小为小瓣叶,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偏离支架轴线;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沿支架轴向的投影形状为直线段,所述径向跨度所跨的方向与所述直线段垂直;沿使用状态下的血液顺流方向,大瓣叶的固定缘顶点处在上游,小瓣叶的固定缘顶点处在下游。可选的,两片瓣叶的固定缘顶点在支架轴线上的投影位置距离为K,所述支架的直径为D,且K与D之比为14~13。本申请在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设置穿线孔以提高缝缀效率和精度,更进一步的,还通过在活动缘增加翼片提高密封性,更进一步的通过活动缘形状的扩大了开口面积以保证血流顺畅,还避免了局部血栓的形成,提高了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a~图1d为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a~图2d为不同的实施方式中,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在不同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a~图3c为在瓣叶对称的实施方式中,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上固定条的分布示意图;图4a~图4c为在瓣叶非对称的实施方式中,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上固定条的分布示意图;图5a~图5c为在另一瓣叶非对称的实施方式中,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上固定条的分布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闭合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支架并用虚线框表示相对位置;图7为图6中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开启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中瓣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9为图8中瓣叶连同支架覆膜的示意图;图10为其中一对比例中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图10中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另一对比例中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闭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图8中瓣叶的局部示意图;图14a,图14b为不同实施方式中闭合状态的活动缘相交线示意图;图15为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瓣叶的展开状态示意图;图16a~图16d不同实施方式中两瓣叶展平叠置的状态示意图;图17为轴向视角下,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两瓣叶的结构示意图;图18a,图18b为在瓣叶对称的实施方式中,沿活动缘相交线方向视角的两瓣叶闭合、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图19a~图19d为在瓣叶非对称的实施方式中,两瓣叶不同视角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0a,图20b为在瓣叶非对称的另一实施方式中,沿活动缘相交线方向视角的两瓣叶闭合、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为了更好地描述和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可参考一幅或多幅附图,但用于描述附图的附加细节或示例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申请的发明创造、目前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或优选方式中任何一者的范围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时,它可以直接与另一个组件连接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参见图1a~图2d,本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支架1为网筒结构且可径向压缩,支架轴向贯通形成血流通道,负载后的瓣膜包括至少两片瓣叶,各瓣叶一侧为与支架相连的固定缘,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支架上排布有用于连接固定缘的穿线孔13。支架1采用切割方式,整体上为网格结构的圆筒,在轴向的两端的至少一端设有连接件14用于与输送装置相连。穿线孔13的设置便于在缝缀瓣叶时穿引缝线,使得针脚均匀,穿线孔13疏密可依据缝缀要求设置,同一穿线孔内并不限于穿引依次。穿线孔13内缘一般要求相对比较光滑,例如可以采用圆孔,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椭圆孔。穿线孔13可以是利用支架自身结构的局部形变加工而成,也可以是额外的部件,亦或利用支架自身的镂空部位。支架1使用时可能缝缀有两片或三片瓣叶,具体可以应用在心脏,血管等各个部位,一般来说V形的固定条的数量与瓣叶数量相应,为了适应瓣叶的不同数量,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支架1上设有至少两个V形的固定条,V形的固定条包括两根固定杆,穿线孔分布在各固定杆上;相邻两瓣叶上彼此邻近的固定缘连接在其中一根固定杆上。其中一实施方式中,以两片瓣叶为例其他数量的瓣叶同理,支架1上设有两个V形的固定条,穿线孔13分布在固定条的相应位置上。例如图1a~图1d中,V形的固定条包括两根固定杆,分别为固定杆11和固定杆12,两根固定杆相对倾斜布置。两根固定杆可以交汇于V形的顶点,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如图1d所示还可以是两根固定杆各自延伸直至邻近V形的顶点,即固定杆11和固定杆12并不直接相交,但就整体造型而言,也可视为V形。实际使用状态下,V形的顶点指向血液顺流方向的下游,同一瓣叶中固定缘的两侧缝在不同的固定条上,而非同一固定条的两固定杆上。同一固定杆上的穿线孔为间隔分布的多个,例如3至10个,例如图1a中固定杆12上的穿线孔为6个,若与固定杆11交汇部位的穿线孔也视为其中之一,则穿线孔为7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例如图1d的固定杆12上的穿线孔为4个.支架1可采用网格结构,而穿线孔可分为多组,同组穿线孔布置在同一固定杆上,相对于支架1的网格结构,同组穿线孔13延伸两至六个单元格。穿线孔13按照预定的针脚间隔以及固定缘的延伸方向布置,可大大降低缝缀固定缘的操作难度,提高加工效率,降低次品率。例如图1a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杆12上的穿线孔延伸三个单元格,即图中的单元格Y1,单元格Y2,单元格Y3。例如图1d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固定杆12上的穿线孔延伸两个单元格,即图中的单元格Y1,单元格Y2。由于固定缘大致为抛物线,且两瓣叶的固定缘端部基本是相交的,参见图2a~图2d,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支架上可设置两个V形的固定条,其中一固定条包括斜交于顶点E1的固定杆11a和固定杆12a;另一固定条包括斜交于顶点E2的固定杆11b和固定杆12b。两个V形的固定条在周向上可以间隔布置或连续分布。瓣叶有两片,各瓣叶的固定缘缝缀于支架1上,活动缘上对称分布两个翼片33,两瓣叶闭合时活动缘以及翼片相互重合,当然还可以结合前述各实施例,两瓣叶闭合时活动缘以及翼片部分重合。瓣叶3a的固定缘相对于固定缘顶点可分为相对的两侧,一侧缝缀于固定杆11a,另一侧缝缀于固定杆11b;同理,瓣叶3b的固定缘相对于固定缘顶点可分为相对的两侧,一侧缝缀于固定杆12a,另一侧缝缀于固定杆12b。即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分别对应不同的一片瓣叶。闭合状态下,瓣叶3a和瓣叶3b两者的活动缘相互贴靠在活动缘相交线3c。两瓣叶对称分布时活动缘相交线3c过支架轴线,采用非对称分布时,尤其是径向跨度不同时活动缘相交线3c偏离支架轴线。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支架1为多根支撑条交错形成,本实施方式的支架1采用管材切割的方式加工成型,多根支撑条交错围成网格结构。其中一些支撑条的局部加宽,且在加宽部位形成固定杆,例如固定杆11,固定杆12本身即是支撑条的一部分,但比照没有设置穿线孔的部位宽度上有所增加,以便于开设穿线孔。作为某一固定条整体而言,可以是等宽延伸,即在开设穿线孔的几个单元格区域内宽度相同,还可以是仅仅在设置穿线孔的部位加宽,相当于宽度是变化的。考虑到加工方便,固定杆优选等宽延伸。固定条作为支撑条的一部分,宽度即设置穿线孔的部位为2至5mm。参见图3a~图3c,图中虚线框表示支架在当前视角下的外轮廓,其他类似附图同理。两瓣叶对称分布时,两个V形的固定条对称分布在支架轴线的两侧,且E1与E2的连线即为支架直径,E1与E2的连线长度等于直径长度D。相交于E1的固定杆11a和固定杆12a也对称分布在E1两侧,支架展开后在图3c进一步示意了两个V形的固定条间隔分布。参见图4a~图4c,在两瓣叶非对称结构的一些实施例中,固定条以及固定杆的分布也相应调整,例如两个V形的固定条的V形顶点连线作为参照线,在沿支架轴向的视角中如图4b,参考线偏离支架的轴线。参照线即E1与E2的连线,还可以理解为闭合状态下两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E1与E2的连线长度E与活动缘相交线长度F相同,由于偏离支架轴线,因此在长度上均小于直径长度D。关于参照线偏离支架轴线还可结合图4a的视角,即沿活动缘相交线的视角,参照线即E1所在位置偏离轴线L,偏移的距离为直线L’与轴线L的间距。参照线与支架的直径的长度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偏移的程度,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参照线的长度E与的直径长度D之间满足:0.6D≤E1D;支架的直径在不同的轴向位置有变化时,可参照前述有关活动缘相交线长度与直径长度关系的叙述。例如该直径所对应的轴向位置与V形顶点的轴向位置相同。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0.7D≤E≤0.95D。当然,若两瓣叶不对称,尤其是固定缘长度不同时,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不等长,例如固定杆11a比固定杆12a短,结合前述有关大瓣叶和小瓣叶的叙述,小瓣叶固定缘的两侧可分别缝缀于固定杆11a和固定杆11b,大瓣叶固定缘的两侧可分别缝缀于固定杆12a和固定杆12b。支架在展开状态下,各固定杆大致沿直线延伸,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例如固定杆11a和固定杆12a与支架轴线方向的夹角不同,较短的固定杆11a与轴线L的夹角更小,而较长的固定杆12a与轴线L的夹角更大。就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而言,例如固定杆11a和固定杆12a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例如在45~60度之间。若两瓣叶固定缘顶点的轴向位置相同,则固定杆11a和固定杆12a的轴向跨度大致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两瓣叶轴向跨度不同,相应的参见图5a~图5c,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例如固定杆11a和固定杆12a的轴向宽度也不相同,从图中的视角可理解为固定杆11a的底端高于固定杆12a的底端。总之依照瓣叶的不同的特点,支架上固定条的形状也尽可能的相匹配,降低缝缀难度,提高加工效率,也进一步保证了密封效果。参见图6~图9,本申请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静脉瓣置换装置,可以采用上述各实施例的支架1,支架1带有血流通道,支架1上连接两片瓣叶3,各瓣叶3一侧为与支架1相连的固定缘31,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32,两片瓣叶3的活动缘32处设有闭合状态下相互贴靠的翼片33。本申请中各个实施方中的翼片,即使在瓣叶展平时,仍明显凸设于活动缘的边缘,而并非在褶皱或其他特定视角下才予以体现。支架1整体上为网筒结构,通过编织或切割加工而成且可径向压缩,以便于装载入输送装置,以介入方式输送至静脉血管指定位置后释放,支架1起到支撑静脉血管内壁的作用,支架1内部作为血流通道。支架1上设有两片瓣叶3,各瓣叶一侧边为与支架1相连的固定缘31,固定缘31大致呈抛物线状,固定缘31通过缝缀的方式固定在支架内侧。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架1也可以采用简化形式,即仅包括一支撑静脉血管内壁的环形部分,以及与该环形部分相连且与两瓣叶固定缘形状相应的支撑框。环形部分在轴向上也可略延伸,延伸距离与覆膜2的轴向尺寸相当。支撑框支架或间接通过连接杆与环形部分相连。各瓣叶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32,正常情况下,静脉血沿箭头B方向流动,两瓣叶的活动缘在血流作用下分离,即开放血流通道,静脉血返流时,两瓣叶在返流血沿箭头A方向的作用下闭合,两活动缘相互贴合,防止静脉血的进一步返流。根据密封需求,另一实施方式中,支架1内侧还设有覆膜2,覆膜2的顶缘与瓣叶3的固定缘31衔接,底缘间隔的设有多个三角形的裁切区,覆膜2围成筒状,在结合部位通过接缝21缝合连接在一起。翼片33与所在的瓣叶3可以是分体或一体结构。两瓣叶之间既可以为分体结构也可以是一体结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翼片33凸设于所处的活动缘32。两瓣叶上的翼片相互重叠可加大接触面积、保证密封效果。就瓣叶3本身而言,本申请对其形状也做了相应改进,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瓣叶3展平状态下,固定缘31的中部背向活动缘凸起,固定缘中部凸起部位的顶点为固定缘顶点M2,活动缘中部朝固定缘侧凸起,凸起部位的顶点为活动缘顶点M1。使用状态下,固定缘的总体形状为抛物线,固定缘顶点处在血液顺流方向的上游,并由固定缘顶点起在两侧向下游逐渐延伸。为了保证阻止血液逆流,固定缘与支架之间处处封闭。就单片瓣叶3而言,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大致对称结构,例如活动缘顶点M1与固定缘顶点M2的连线为瓣叶中心线L1;瓣叶3相对于瓣叶中心线L1大体上为对称结构。其中一实施方式中,闭合状态下,瓣叶中心线L1与支架轴线L2之间夹角为30~60度,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瓣叶中心线L1与支架轴线L2之间夹角为30~45度。闭合状态下,瓣叶中心线L1与支架轴线L2之间夹角大致上反映了两瓣叶闭合状态下的夹角,夹角影响瓣叶开闭的灵敏度。闭合状态下,活动缘32由活动缘顶点起两侧分别朝血流下游延伸,且在延伸的同时沿支架径向各自远离活动缘顶点,为了进一步保证瓣叶开口有足够的面积,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活动缘32在支架轴向上的跨度大于支架在瓣叶位置处直径的0.5倍。每片瓣叶上的翼片可设置多个,例如2~4个,一般可分为两组分别在瓣叶中心线L1两侧。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每片瓣叶上的翼片33有两个,在瓣叶中心线L1两侧各设置一个。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翼片33关于瓣叶中心线L1对称分布。两片瓣叶上相配合的翼片并不严格限制大小或相同,至少保证部分区域可以在闭合状态下相互重叠贴靠,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片瓣叶上的翼片结构相同且闭合时位置相对应。翼片结构相同可视为形状尺寸大致匹配,在理想的叠置状态下,两者边缘对齐,当然考虑加工以及缝缀的误差,本实施方式中并不要求严格一致,例如某一翼片80%的区域与另一匹配的翼片相贴合。沿活动缘中心线方向,翼片33的位置对开启的灵敏度以及封闭效果也存在一定影响,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瓣叶展开状态下,沿活动缘中心线方向,翼片33与活动缘顶点的距离为活动缘跨度的110至12。即在活动缘的整体跨度上,翼片33更加接近活动缘顶点。为了便于保持瓣叶与支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由于是活动缘与固定缘趋近相交的部位,瓣叶尺寸较窄,为便于缝缀,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活动缘32与固定缘31处在瓣叶中心线L1同侧的部位逐渐靠拢并通过缝缀片36连接,该缝缀片36与支架1相固定。活动缘32可由翼片33起沿光滑曲线直至延伸到支架1内侧附近,但为了提高瓣叶在活动缘32一侧的灵活开闭,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活动缘32在邻近缝缀片36的部位设有提高相对自由度的切口37。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避免局部应力集中,切口37的边缘为光滑的曲线,通过切口37可以减少活动缘32受缝缀片36的束缚,能够改善和提高活动缘32开闭的灵活性。为了进一步划分以及便于表述活动缘32的结构特点,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活动缘32包括位于活动缘顶点M1附近的成口段34,以及位于成口段34两侧的引导段35。图8中可见相对于瓣叶中心线L1的垂线H,成口段34比较平直,可以提高开闭速度和灵敏性,两侧的引导段35较立陡可以配合成口段34获得较大的开口面积,闭合状态下可以更加贴近支架内壁,避免引导段顶部与支架之间的区域C积存血液而形成血栓。为了进一步对比成口段34与引导段35的延伸趋势,设成口段34的径向外扩速率为V1,引导段35的径向外扩速率为V2,且V1大于V2,例如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中,V1为V2的4至20倍。径向外扩速率为沿支架轴向延伸单位距离时,径向位置的变化量,径向外扩速率越大,即径向延伸的分量越大,整体趋势也更将平直。引导段35有足够的长度,才可以有足够的径向形变向支架内侧贴靠以避免血栓,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引导段35在支架轴向上的长度为支架直径的13至3倍。成口段43在径向上具有足够的长度可以保证较大的开口面积,闭合状态下,其中一实施方式中,成口段34在支架径向上的跨度占支架在瓣叶位置处直径的至少23。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开启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成口段34完全分离,血流通道的截面积为支架在瓣叶位置处截面积的80%以上,至少为70%。血流通道的周边是活动缘围成的,为了提供足够的截面积,两片瓣叶的活动缘在自身延伸方向上应具有足够的长度,在两者中长度达到支架周向长度时,在理论上血流通道的截面积设置可达支架在瓣叶位置处截面积的100%,例如在其中一实施方中,活动缘在自身延伸方向上的长度为支架直径的1.4倍至支架周长的一半。受缝缀方式原因限制,以支架等径延伸为例,血流通道的截面积一般会比支架截面积略小。在其中一实施方中,支架在瓣叶的缝缀部分处直径加大,这样可以尽量避让缝缀增厚区域,保证血流通道足够的截面积。参见图10和图11,现有技术中在其他领域的一些二叶瓣结构中,为了保证密封性,活动缘32整体上比较平直有利于绷紧关闭,但关闭后在血流的上游侧瓣叶3与支架1之间的区域C空间较大,容易积存血液而形成血栓。另外由于活动缘比较绷直,因此开启后难以形成截面积较大的血流通道。参见图12,为了保证开口面积,尽管可以通过加长活动缘32的方式,但关闭后会形成弯折,造成两片瓣叶局部分离,影响密封性。本实施方式的静脉瓣置换装置中,闭合状态下,活动缘32处在二维平面内。参见图14a,其中一优选的实施方式是闭合状态下,活动缘沿支架轴向的投影形状为直线段,避免了三维空间上弯折。图中支架1内部分别设置瓣叶3a和瓣叶3b,闭合状态下两瓣叶的活动缘相互贴合封闭血流通道,沿支架轴向的视角上相互贴合的部位为活动缘相交线3c,图中可见活动缘相交线3c为直线段。沿支架轴向的视角上瓣叶3a和瓣叶3b形状相同时,闭合状态下的活动缘相交线3c通过支架轴线,也可以视为活动缘相交线3c为支架1的直径。参见图14b,在其他实施例中,若瓣叶3a和瓣叶3b形状并非对称,则闭合状态下的活动缘相交线3c偏离支架轴线,即与支架1的直径D相互偏移,隔开一定距离。参见图13,瓣叶3展开状态下,成口段34与引导段35之间通过边缘为S形的区域过渡衔接,S形包括相互衔接且朝向相反的第一弧边和第二弧边;第一弧边和第二弧边并不要求严格几何意义上的弧形,仅仅是对其整体形状特点的概述,当然在某些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者分别为圆弧的一段。第一弧边的两端分别为端点X1和端点X2,中部为顶点Y1,顶点Y1朝向瓣叶中心线;第二弧边的两端分别为端点X2和端点X3,中部为顶点Y2;顶点Y2背向瓣叶中心线。引导段35为两端且分布在瓣叶中心线两侧,在另一侧,具有相应的S形,也包括相互衔接且朝向相反的两弧边,与第一弧边相对应的具有端点X1`和端点X2`,中部为顶点Y1`;与第二弧边相对应的具有端点X2`和端点X3`,中部为顶点Y2`。以左侧为例,右侧同理,第一弧边与引导段35衔接,第一弧边所围的区域为翼片33,第一弧边的顶点Y1`为翼片顶点;由于第一弧边的两端分别为端点X1和端点X2,因此第一弧边所围的区域为第一弧边的弧形段与边界线段所围的区域,边界线段的两个端点即端点X1和端点X2。第二弧边与成口段34衔接,第二弧边34的顶点Y2为成口段末端。翼片顶点与成口段末端之间在瓣叶中心线方向上的距离为0.5~0.7mm,第一弧边以及第二弧边分别为圆形或椭圆的局部区域,若为圆形则的半径为0.2~0.8mm,若为椭圆则半长轴为0.2~0.8mm。其中一实施方式中,翼片的面积为0.1至10平方毫米,优选的实施方式为4至6平方毫米。本实施方式中闭合状态下,活动缘在支架轴向上的跨度大于支架在瓣叶位置处直径的0.5倍,图10,图12中现有技术的活动缘在支架轴向上的跨度几乎为0,本实施方式活动缘通过较大的轴向跨度提高了活动缘的延伸距离,可使得成口段在开启状态下充分远离开放血流通道。本实施方式中的静脉瓣置换装置工作时,正常的静脉血沿箭头B方向流动,对两瓣叶施加压力,两瓣的活动缘相互分离,成口段完全分离。静脉血回流时,返流血沿箭头A方向流动,返流血经过引导段直至翼片时,两瓣叶的引导段比较立陡,容易在返流血作用下相互贴近,再结合翼片的进一步引导,两瓣叶的活动缘会灵敏的关闭,活动缘的相互贴合在一定程度上可视为线接触,密封状态的保持并不是稳定,但本实施方式中由于设置了翼片,在局部形成面接触,可以将两瓣叶的活动缘锁定在闭合状态,保证密封效果。参见图15,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在于瓣叶3展平状态下,成口段34的中部背向固定缘顶点凸起,关闭时封闭效果更好。凸起部位的顶点为活动缘顶点M1,活动缘顶点M1与固定缘顶点M2的连线为瓣叶中心线L1,相对于瓣叶中心线L1的垂线H,成口段34背向固定缘顶点凸起。尽管本实施例中成口段34背向固定缘顶点凸起,但就活动缘整体而言,仍可视为中部朝向固定缘顶点凸起。两片瓣叶中,各自成口段的中部凸起方向相同或不同。当凸起方向相同,尤其是两片瓣叶形状相同时,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中的成口段完全重合,例如两片瓣叶均采用图8所示的结构,或均采用图15所示的结构。参见图16a和图16d,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两片瓣叶形状不同,尤其是成口段的中部凸起方向不同,或凸起的幅度不同时,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中的成口段仅局部相交。图16a中的两瓣叶分别采用图8、图15所示的结构,为便于比较图中以展平状态表示,两片瓣叶除成口段以外,其他部位基本重合,其中一者成口段34a背向固定缘顶点凸起,其中一者成口段34b朝向固定缘顶点凸起,两者贴靠后仅在端部相交。相对于图16a,在图16b所示的另一实施方中,尽管成口段34a背向固定缘顶点凸起,成口段34b朝向固定缘顶点凸起,但凸起的幅度略有不同,明显小于图16a中的幅度,因此两者贴靠后仅在端部相交,且围成的区域面积略小。在图16c所示的另一实施方中,成口段34a背向固定缘顶点凸起,成口段34b也背向固定缘顶点凸起,但凸起的幅度略有不同,两者贴靠后仅在端部相交。在图16d所示的另一实施方中,成口段34a背向固定缘顶点凸起,成口段34b大致沿直线延伸,两者贴靠后仅在端部相交。参见图17,其中一实施例中,静脉瓣置换装置包括带有血流通道的支架1以及连接在支架1上的两片瓣叶,分别为瓣叶3a和瓣叶3b,瓣叶3a和瓣叶3b一侧为与支架1相连的固定缘,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两片瓣叶形状相同且对称分布,两者的活动缘相交线3c在沿支架轴向的视角上大致为直线段,两端相交于支架1,由于两片瓣叶形状相同且对称分布,活动缘相交线3c通过支架轴线,可视为其中一直径,在同样的视角下,图17中箭头方向垂直活动缘相交线3c,沿箭头方向两片瓣叶的跨度为径向跨度,瓣叶3a和瓣叶3b径向跨度相同。为进一步清楚说明,结合图17,图18a,图18b,以图17中其中一瓣叶为例,在沿活动缘相交线3c方向的视角下,瓣叶在开启与闭合两状态切换时,固定缘31以及固定缘顶点M2相对于支架的位置是不变的,而活动缘32在闭合状态时相交于支架的轴线L,活动缘顶点M1处在轴线L上。在顺流血的作用下,瓣叶开启时活动缘顶点M1远离轴线L,沿图18b中箭头方向朝支架内壁贴靠,当然活动缘32整体上也相应变化,两瓣叶的活动缘相对张开容许血流通过,同理闭合时反之。参见图19a~图19d,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静脉瓣置换装置包括带有血流通道的支架1以及连接在支架1上的两片瓣叶,瓣叶一侧为与支架1相连的固定缘,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两片瓣叶形状并不相同,至少两者的径向跨度不同,径向跨度较大的为大瓣叶,径向跨度较小的为小瓣叶,以图中视角为例,小瓣叶居左且具有固定缘31a和活动缘32a;大瓣叶居右且具有固定缘31b和活动缘32b。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3c偏离支架的轴线L,相交位置过与轴线L平行的另一直线L’。采用不对称瓣叶不仅可以有效实现静脉瓣单向阀开闭功能,更进一步的小瓣叶能保证开闭灵敏性;大瓣叶可实现关闭时兜血的效果,实现兜血的逐层向上输送。小瓣叶与大瓣叶两者一定的比例关系,可进一步优化相应的效果,参见图19c,其中一实施方式中,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3c沿支架轴向的投影形状为直线段,直线段的长度为F,支架1的直径为D,若不同部位上支架1的直径略有不同,那么可取活动缘相交线3c两端点所在位置的支架直径,又例如活动缘相交线3c两端点轴向位置不同,可取两者轴向位置的中点,与该中点在相同轴向位置处在支架直径为D。本实施例中满足:0.6D≤F1D;在优选的其他实施方式中0.7D≤F≤0.95D。结合图19d,沿支架轴向视角,闭合状态下,左侧的小瓣叶与右侧的大瓣叶的面积之比为0.15~0.8:1,在优选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左侧的小瓣叶与右侧的大瓣叶的面积之比为0.15~0.5:1。另外,也可以依照小瓣叶与大瓣叶的径向跨度来确定两者关系,有关径向跨度可以参照图17的描述,结合图19d,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小瓣叶的径向跨度J1与大瓣叶的径向跨度J2之比为0.2~0.9:1。在优选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小瓣叶的径向跨度J1与大瓣叶的径向跨度J2之比为0.3~0.6:1。在两片瓣叶采用非对称方式时,无论两者径向跨度是否相同,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可以是两片瓣叶沿支架轴向的轴向跨度不同,以进一步优化开闭灵敏性。参见图20a和图20b,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静脉瓣置换装置包括带有血流通道的支架以及连接在支架上的两片瓣叶,瓣叶一侧为与支架相连的固定缘,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瓣叶在开启与闭合两状态切换时,左侧瓣叶的固定缘31a以及固定缘顶点M2相对于支架的位置是不变的,在顺流血的作用下,瓣叶开启时活动缘顶点M1沿图20b中箭头方向朝支架内壁贴靠,当然活动缘32a整体上也相应变化,两瓣叶的活动缘相对张开容许血流通过。同理,右侧瓣叶的固定缘31b以及固定缘顶点M3相对于支架的位置是不变的,在顺流血的作用下,瓣叶开启时活动缘顶点M4沿图20b中箭头方向朝支架内壁贴靠,当然活动缘32b整体上也相应变化,两瓣叶的活动缘相对张开容许血流通过。左侧瓣叶的固定缘顶点M2与右侧瓣叶的固定缘顶点M3在支架的轴线L上的投影位置不重合,即两者轴向部位不同,固定缘顶点为所在瓣叶的顺流血方向的最上游,而两瓣叶固定缘在顺流血方向的最下游位置相同,这样两片瓣叶轴向跨度不同。图20a可见,左侧瓣叶轴向跨度为K1,右侧瓣叶的轴向跨度为K2,K1明显小于K2,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K1与K2之比为0.4~0.95:1,在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中,K1与K2之比为0.6~0.8:1。为了进一步优化两瓣叶的轴向跨度,在其中一实施方式中,K1与K2之差为K,支架的直径为D,且K与D之比为14~13。若不同部位上支架的直径略有不同,那么可取固定缘顶点M2与固定缘顶点M3轴向中点位置处的支架直径。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轴向跨度的不同还可以与径向跨度的不同相结合,亦可起到较好的协同效果,还可以参见图20a和图20b,本实施例中两片瓣叶的径向跨度不同,径向跨度较大为大瓣叶,径向跨度较小为小瓣叶,以图中视角为例,小瓣叶居左且具有固定缘31a和活动缘32a;大瓣叶居右且具有固定缘31b和活动缘32b。闭合状态下两片瓣叶的活动缘相交线偏离支架的轴线L,相交位置过与轴线L平行的另一直线L’。沿血液顺流方向,大瓣叶的固定缘顶点M3处在上游,小瓣叶的固定缘顶点M2处在下游。即小瓣叶径向、轴向跨度均小于大瓣叶。本实施例中关于两瓣叶的径向跨度的示意可结合图19d,例如小瓣叶的径向跨度J1与大瓣叶的径向跨度J2之比为0.2~0.9:1。在优选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小瓣叶的径向跨度J1与大瓣叶的径向跨度J2之比为0.3~0.6:1。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不同实施方式中的技术特征体现在同一附图中时,可视为该附图也同时披露了所涉及的各个实施方式的组合例。以上公开的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申请并非局限于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显然这些改动和变型均应属于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保护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申请构成任何特殊限制。

权利要求:1.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网筒结构且可径向压缩,所述支架轴向贯通形成血流通道,负载后的瓣膜包括至少两片瓣叶,各瓣叶一侧为与所述支架相连的固定缘,另一侧为相互配合用以开闭血流通道的活动缘;所述支架上排布有用于连接所述固定缘的穿线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至少两个V形的固定条,所述V形的固定条包括两根固定杆,所述穿线孔分布在各固定杆上;相邻两瓣叶上彼此邻近的固定缘连接在其中一根固定杆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设有两个V形的固定条,所述穿线孔分布在所述固定条的相应位置上;所述V形的顶点在使用状态下指向血液顺流方向的下游,同一瓣叶中固定缘的两侧缝在不同的固定条上。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的固定条包括两根固定杆;所述支架在展开状态下,两根固定杆相对倾斜布置,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分别对应不同的一片瓣叶。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根固定杆交汇于V形的顶点或各自延伸直至邻近V形的顶点。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展开状态下,各固定杆与所述支架的轴线倾斜布置。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多根支撑条交错形成,其中一些支撑条的局部加宽,且在加宽部位形成所述固定杆,所述穿线孔分为若干组,同组穿线孔排布在其中一根固定杆上。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至少在设置穿线孔的部位加宽。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等宽延伸。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条的加宽部位的宽度为2至5mm。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穿线孔为圆孔或椭圆孔。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网格结构,同组穿线孔延伸2至6个单元格。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V形的固定条在支架周向上间隔布置。1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V形的固定条对称分布在支架轴线的两侧。1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V形的固定条的V形顶点连线作为参照线;在沿支架轴向的视角中,所述参考线偏离支架的轴线。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线与所述支架的直径之间满足:0.6D≤E1D;式中E为所述参照线的长度,D为所述支架的直径且该直径所对应的轴向位置与所述V形顶点的轴向位置相同。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参照线与所述支架的直径之间满足:0.7D≤E≤0.95D。1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不等长。19.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在展开状态下,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与支架轴线方向的夹角不同。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其特征在于,同一固定条中的两根固定杆大致沿直线延伸,且两根固定杆之间的夹角大于0度且小于等于60度。21.静脉瓣置换装置,包括支架以及负载与所述支架上的瓣膜,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为权利要求1~20任一项所述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

百度查询: 杭州唯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负载瓣膜的支架以及静脉瓣置换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