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免还瘘小肠造口器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省肿瘤医院

摘要:一种免还瘘小肠造口器,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需要进行二次小肠瘘口还纳手术,增加患者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医疗费用高,小肠液容易刺激皮肤、引起侵蚀性皮炎的问题。包括软性材质的三通流体管,其特征在于:三通流体管由小肠近端支撑管和小肠远端支撑管构成,小肠近端支撑管和小肠远端支撑管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外转流管;外转流管内活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小肠远端封闭板,外转流管上端设置的连接阀上设置有转动把手;连接阀一端与外转流管端部相连,连接阀另一端与万向软管相连。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易于粪便转流,减少小肠液对腹壁皮肤的刺激,并可随时关闭转流、恢复肠道原有通路;且能够避免患者经历二次还瘘手术,取放方便,使用灵活。

主权项:1.一种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包括软性材质的三通流体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流体管(1)由沿着肠道内容物流动方向布置的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构成,小肠近端支撑管(7)的前端与小肠远端支撑管(8)的后端相连,且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外转流管(9),进而形成流体管的三通道式结构;所述外转流管(9)内活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小肠远端封闭板(3),外转流管(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阀(4),连接阀(4)上设置有可拆卸转动把手(5);连接阀(4)的一端与外转流管(9)的端部相连,连接阀(4)的另一端与万向软管(6)相连;所述三通流体管(1)的外侧设置有管体固定气囊(2),管体固定气囊(2)包括包裹在所述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外壁上的肠管内壁气囊(16),以及包裹在所述外转流管(9)下部的造口封闭气囊(17);所述造口封闭气囊(17)与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外壁上的肠管内壁气囊(16)的气囊腔相互连通,进而形成流体管包裹腔(21);且造口封闭气囊(17)位于腹壁(30)外侧的上端设置有气囊充气口(20);所述包裹在外转流管(9)下部的造口封闭气囊(17)由用于封闭造口内侧壁的直段气囊(18)构成,直段气囊(18)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造口外侧周边的球形气囊(19),且两个气囊相通;所述气囊充气口(20)设置在球形气囊(19)上;所述三通流体管(1)的外转流管(9)内活动设置的小肠远端封闭板(3),包括条状的封闭板主体(22),封闭板主体(2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封闭小肠远端支撑管(8)通路的封闭挡片(23),封闭板主体(22)的上部则设置有滑动把手(24);所述滑动把手(24)滑动布置于外转流管(9)上端侧壁上设置的封闭板导向滑孔(10)内,且滑动把手(24)的端部穿过封闭板导向滑孔(10)、位于外转流管(9)的外侧;所述外转流管(9)的下方、三通流体管(1)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封闭限位挡块(12),封闭限位挡块(12)由弧形块体(13)构成,弧形块体(1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粪便通过的内流开口(14),内流开口(14)内侧、朝向小肠远端的一边设置有限位凸沿(15)。

全文数据:免还瘘小肠造口器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术后辅助医疗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于粪便的转流,减少小肠液对腹壁皮肤的刺激,并可随时关闭转流、恢复肠道原有通路,取放方便,能够避免患者经历二次还瘘手术,使用灵活的免还瘘小肠造口器。背景技术直肠前切除术是治疗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之一,它不仅属于根治性手术,而且保留了患者的肛门;然而,吻合口漏是直肠前切除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的机率为7~9%。近年来,为了防止吻合口漏后、粪便污染腹腔对患者造成的严重后果,各手术中心通常在实施直肠前切除术后,对患者实行小肠末端造口(小肠预防性造口),从而实现对粪便的转流。经过3~6个月的时间,待直肠吻合口愈合良好之后,再将腹壁上的肠造口还纳,恢复原来的肠道结构。其原理在于:由于肠近端的腹壁造口转流了粪便,进而使得粪便不再通过吻合口,从而减少了吻合口相关的并发症。这种传统的处理方法,通常使直肠癌手术的患者需要进行二次小肠瘘口还纳手术,不但增加了患者身体及精神上的双重痛苦,而且医疗费用高;另外,这种小肠造口术后渗出的小肠液,很容易刺激及侵蚀皮肤,经常引起侵蚀性皮炎。故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小肠末端造口的粪便转流方式和器具进行改进。发明内容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易于粪便的转流,减少小肠液对腹壁皮肤的刺激,并可随时关闭转流、恢复肠道原有通路,取放方便,能够避免患者经历二次还瘘手术,使用灵活的免还瘘小肠造口器。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包括软性材质的三通流体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流体管由沿着肠道内容物流动方向布置的小肠近端支撑管和小肠远端支撑管构成,小肠近端支撑管的前端与小肠远端支撑管的后端相连,且小肠近端支撑管和小肠远端支撑管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外转流管,进而形成流体管的三通道式结构;所述外转流管内活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小肠远端封闭板,外转流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阀,连接阀上设置有可拆卸转动把手;连接阀的一端与外转流管的端部相连,连接阀的另一端与万向软管相连。所述三通流体管的外侧设置有管体固定气囊,管体固定气囊包括包裹在所述小肠近端支撑管和小肠远端支撑管外壁上的肠管内壁气囊,以及包裹在所述外转流管下部的造口封闭气囊;所述造口封闭气囊与小肠近端支撑管和小肠远端支撑管外壁上的肠管内壁气囊的气囊腔相互连通,进而形成流体管包裹腔;且造口封闭气囊位于腹壁外侧的上端设置有气囊充气口。以通过气囊充气口向三通流体管外侧的管体固定气囊内充气,进而将三通流体管固定于小肠肠腔的内部,利于封闭肠腔,便于粪便的转流。所述包裹在外转流管下部的造口封闭气囊由用于封闭造口内侧壁的直段气囊构成,直段气囊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造口外侧周边的球形气囊,且两个气囊相通;所述气囊充气口设置在球形气囊上。以利用直段气囊和球形气囊的配合封闭,有效地封闭造口的内侧壁和外侧周边。所述三通流体管的小肠近端支撑管的端部设置有喇叭形内容物入口,所述管体固定气囊的端部卡接在喇叭形内容物入口上。以在利于肠内容物进入到三通流体管内的同时,还可以限制管体固定气囊的位置,提升器具的使用可靠性。所述三通流体管的外转流管内活动设置的小肠远端封闭板,包括条状的封闭板主体,封闭板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封闭小肠远端支撑管通路的封闭挡片,封闭板主体的上部则设置有滑动把手;所述滑动把手滑动布置于外转流管上端侧壁上设置的封闭板导向滑孔内,且滑动把手的端部穿过封闭板导向滑孔、位于外转流管的外侧。以通过滑动把手来驱动小肠远端封闭板沿着封闭板导向滑孔、上下往复滑动,进而根据治疗需要,向下闭合小肠远端封闭板,将小肠内容物通过外转流管引出体外、阻止小肠内粪便流向远端,保护直肠吻合口;或向上开启小肠远端封闭板,恢复小肠通道,让小肠内容物流向小肠远端,使粪便流向远端直肠及吻合口,从而检验肠管的通畅性及吻合口的愈合情况。所述外转流管的下方、三通流体管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封闭限位挡块,封闭限位挡块由弧形块体构成,弧形块体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粪便通过的内流开口,内流开口内侧、朝向小肠远端的一边设置有限位凸沿。以利用小肠远端封闭板下端封闭挡片与封闭限位挡块的限位凸沿的配合卡接,来有效防止封闭挡片向远端移动,进而保持封闭挡片对肠管的封闭性作用,确保粪便向外转流的效果。所述外转流管上端设置的连接阀由阀主体构成,阀主体内活动设置有转动球阀,转动球阀的回转轴与阀主体外侧设置的可拆卸转动把手相连;可拆卸转动把手上还设置有把手限位弯板,且阀主体上、与把手限位弯板随可拆卸转动把手转动的极限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有限位凸块。以通过随可拆卸转动把手一同转动的把手限位弯板与阀主体上的限位凸块的限位卡接,来机械式限制可拆卸转动把手的旋转位置,利于连接阀内转动球阀的开启和关闭。所述三通流体管的外转流管与小肠远端支撑管之间的夹角α为60~80度。以在利于小肠内容物通过外转流管引出体外的同时,方便软性材质的三通流体管从腹壁造口的取放。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发明采用由沿着肠道内容物流动方向布置的小肠近端支撑管和小肠远端支撑管构成的三通流体管,小肠近端支撑管的前端与小肠远端支撑管的后端相连;小肠近端支撑管和小肠远端支撑管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外转流管,进而形成流体管的三通道式结构;外转流管内活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小肠远端封闭板,外转流管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阀,连接阀上设置有可拆卸转动把手;连接阀一端与外转流管端部相连,连接阀另一端与万向软管相连的结构形式,所以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易于粪便的转流,能够减少小肠液对腹壁皮肤的刺激,并可随时关闭转流、恢复肠道原有通路,取放方便,使用灵活;可避免患者经历二次还瘘手术所造成的身体及精神上的痛苦,减少肠造瘘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节省医疗费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三通流体管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左视图。图4是图3沿A-A线的剖视图。图5是图4中的封闭限位挡块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1中的管体固定气囊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内部结构剖视图。图8是图1中的小肠远端封闭板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的连接阀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的B向视图。图11是本发明通过外转流管向体外转流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12是本发明通过小肠远端支撑管恢复小肠通道的一种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序号说明:1三通流体管、2管体固定气囊、3小肠远端封闭板、4连接阀、5可拆卸转动把手、6万向软管、7小肠近端支撑管、8小肠远端支撑管、9外转流管、10封闭板导向滑孔、11喇叭形内容物入口、12封闭限位挡块、13弧形块体、14内流开口、15限位凸沿、16肠管内壁气囊、17造口封闭气囊、18直段气囊、19球形气囊、20气囊充气口、21流体管包裹腔、22封闭板主体、23封闭挡片、24滑动把手、25阀主体、26转动球阀、27封闭板限位卡孔、28把手限位弯板、29限位凸块、30腹壁、31小肠肠腔。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图1~12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具体结构。该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包括由软性硅胶制成的三通流体管1,其中,三通流体管1由沿着肠道内容物流动方向布置的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构成。小肠近端支撑管7的前端与小肠远端支撑管8的后端相连接,并且,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外转流管9,进而形成了流体管的三通道式结构。三通流体管1的外转流管9与小肠远端支撑管8之间的夹角α在60度~80度之间;进而在利于小肠内容物通过竖向布置的外转流管9引出体外的同时,方便软性材质的三通流体管1从腹壁造口的取放。三通流体管1的外转流管9内,活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小肠远端封闭板3。小肠远端封闭板3包括条状的封闭板主体22,条状封闭板主体2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封闭小肠远端支撑管8通路的椭圆形封闭挡片23;条状封闭板主体22的上部,则设置有用于升降封闭板的滑动把手24。滑动把手24滑动布置于外转流管9上端侧壁上设置的封闭板导向滑孔10内,且滑动把手24的端部穿过封闭板导向滑孔10、位于外转流管9的外侧。从而,通过滑动把手24来驱动小肠远端封闭板3沿着封闭板导向滑孔10、上下往复滑动,以根据治疗需要,向下闭合小肠远端封闭板3(连接阀4的转动球阀26开启),将小肠内容物通过外转流管9引出体外、阻止小肠内粪便流向远端,保护直肠吻合口;或向上开启小肠远端封闭板3(连接阀4的转动球阀26关闭),恢复小肠通道,让小肠内容物流向小肠远端,使粪便流向远端直肠及吻合口,从而检验肠管的通畅性及吻合口的愈合情况。为了确保粪便向外转流管9的转流效果,外转流管9的下方、三通流体管1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U型的封闭限位挡块12。U型封闭限位挡块12由弧形块体13构成,弧形块体1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粪便通过的内流开口14;内流开口14内侧、朝向小肠远端的一边,设置有用于与小肠远端封闭板3的封闭挡片23相配合卡接的限位凸沿15。进而利用小肠远端封闭板3下端封闭挡片23与封闭限位挡块12的限位凸沿15的配合卡接,来有效防止封闭挡片23向远端移动,从而保持封闭挡片23对肠管的封闭性作用。外转流管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阀4,连接阀4由阀主体25构成,阀主体25内活动设置有转动球阀26,转动球阀26的回转轴与阀主体25外侧设置的可拆卸转动把手5相连接。可拆卸转动把手5上还设置有把手限位弯板28,且阀主体25上、与把手限位弯板28随可拆卸转动把手5转动的极限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有限位凸块29;进而通过随可拆卸转动把手5一同转动的把手限位弯板28与阀主体25上的限位凸块29的限位卡接,来机械式限制可拆卸转动把手5的旋转位置,利于连接阀4内转动球阀26的开启和关闭。可拆卸转动把手在使用后可以自由拆卸,以方便患者的日常行动。连接阀4的下端与外转流管9的上端部相连,连接阀4的上端则与可自由转动、任意变换弯曲弧度的万向软管6相连。出于对小肠远端封闭板3上升位置进行有效固定的目的,阀主体25下端侧壁上、与外转流管9上端侧壁的封闭板导向滑孔10相对应的位置,设置有封闭板限位卡孔27;以确保恢复小肠通道后的畅通状态。三通流体管1的外侧设置有管体固定气囊2,管体固定气囊2包括包裹在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外壁上的肠管内壁气囊16,以及包裹在外转流管9下部的造口封闭气囊17。造口封闭气囊17由用于封闭造口内侧壁的直段气囊18构成,直段气囊18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造口外侧周边的球形气囊19;造口封闭气囊17的球形气囊19上设置有气囊充气口20,气囊充气口20上还设置有单向阀;以利用造口封闭气囊17的直段气囊18和球形气囊19的配合封闭,有效地封闭造口的内侧壁和外侧周边。造口封闭气囊17与肠管内壁气囊16的气囊腔相互连通,进而形成了用于包裹三通流体管1的流体管包裹腔21。从而通过气囊充气口20向三通流体管1外侧的管体固定气囊2内充气,以将三通流体管1固定于小肠肠腔31的内部,利于粪便的转流。能够理解的是,为了利于肠内容物进入三通流体管1内、且限制管体固定气囊2的位置,提升器具的使用可靠性,三通流体管1的小肠近端支撑管7的端部设置有喇叭形内容物入口11,管体固定气囊2的肠管内壁气囊16的封闭端部卡接在喇叭形内容物入口11上。该免还瘘小肠造口器使用时,首先,在腹壁30上、小肠肠腔31的位置造口,然后,将外侧包裹有管体固定气囊2的软质三通流体管1的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经由腹壁造口柔性插入到小肠肠腔31肠管内,同时,三通流体管1的外转流管9的上端位于腹壁30外侧;并且,与外转流管9上端连接阀4相连的万向软管6,与体外的转流管路相连或直接导入造口袋内。之后,通过气囊充气口20向布置在小肠肠腔31的三通流体管1外侧的管体固定气囊2内充气,进而将三通流体管1固定于小肠肠腔31的内部,利于粪便的转流;且利用造口封闭气囊17的直段气囊18和球形气囊19的配合封闭,来有效封闭腹壁造口的内侧壁和外侧周边,避免小肠液刺激、侵蚀皮肤。当需要向体外进行转流的时候,通过滑动把手24来驱动小肠远端封闭板3、沿着封闭板导向滑孔10向下滑动,利用小肠远端封闭板3下端的封闭挡片23对小肠远端支撑管8的通路进行封闭,并开启连接阀4的转动球阀26,从而将小肠内容物通过外转流管9引出体外、阻止小肠内粪便流向远端,保护直肠吻合口。当需要恢复小肠正常通道时,向上开启小肠远端封闭板3、并关闭连接阀4的转动球阀26,让小肠内容物经过小肠远端支撑管8、流向小肠远端,使粪便流向远端直肠及吻合口,进而辅助检验肠管的通畅性及吻合口的愈合情况。待直肠吻合口愈合良好之后,从气囊充气口20放出管体固定气囊2内的气体、使气囊松弛,然后,将该免还瘘小肠造口器从小肠内取出,随后,再缝合关闭腹壁切口,使患者可以在不进入手术室手术的情况下,完成小肠瘘口的还纳,恢复原来的肠道结构;以避免患者经历二次还瘘手术所造成的身体和精神上的痛苦,并减少肠造瘘引起的相关并发症。

权利要求:1.一种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包括软性材质的三通流体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流体管(1)由沿着肠道内容物流动方向布置的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构成,小肠近端支撑管(7)的前端与小肠远端支撑管(8)的后端相连,且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相连接的部位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外转流管(9),进而形成流体管的三通道式结构;所述外转流管(9)内活动设置有竖向布置的小肠远端封闭板(3),外转流管(9)的上端设置有连接阀(4),连接阀(4)上设置有可拆卸转动把手(5);连接阀(4)的一端与外转流管(9)的端部相连,连接阀(4)的另一端与万向软管(6)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流体管(1)的外侧设置有管体固定气囊(2),管体固定气囊(2)包括包裹在所述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外壁上的肠管内壁气囊(16),以及包裹在所述外转流管(9)下部的造口封闭气囊(17);所述造口封闭气囊(17)与小肠近端支撑管(7)和小肠远端支撑管(8)外壁上的肠管内壁气囊(16)的气囊腔相互连通,进而形成流体管包裹腔(21);且造口封闭气囊(17)位于腹壁(30)外侧的上端设置有气囊充气口(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裹在外转流管(9)下部的造口封闭气囊(17)由用于封闭造口内侧壁的直段气囊(18)构成,直段气囊(18)的上端设置有用于封闭造口外侧周边的球形气囊(19),且两个气囊相通;所述气囊充气口(20)设置在球形气囊(19)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流体管(1)的小肠近端支撑管(7)的端部设置有喇叭形内容物入口(11),所述管体固定气囊(2)的端部卡接在喇叭形内容物入口(11)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流体管(1)的外转流管(9)内活动设置的小肠远端封闭板(3),包括条状的封闭板主体(22),封闭板主体(22)的下端设置有用于封闭小肠远端支撑管(8)通路的封闭挡片(23),封闭板主体(22)的上部则设置有滑动把手(24);所述滑动把手(24)滑动布置于外转流管(9)上端侧壁上设置的封闭板导向滑孔(10)内,且滑动把手(24)的端部穿过封闭板导向滑孔(10)、位于外转流管(9)的外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流管(9)的下方、三通流体管(1)的下侧内壁上,设置有封闭限位挡块(12),封闭限位挡块(12)由弧形块体(13)构成,弧形块体(13)的中部设置有用于粪便通过的内流开口(14),内流开口(14)内侧、朝向小肠远端的一边设置有限位凸沿(15)。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转流管(9)上端设置的连接阀(4)由阀主体(25)构成,阀主体(25)内活动设置有转动球阀(26),转动球阀(26)的回转轴与阀主体(25)外侧设置的可拆卸转动把手(5)相连;可拆卸转动把手(5)上还设置有把手限位弯板(28),且阀主体(25)上、与把手限位弯板(28)随可拆卸转动把手(5)转动的极限位置相对应的部位,分别设置有限位凸块(29)。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还瘘小肠造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流体管(1)的外转流管(9)与小肠远端支撑管(8)之间的夹角α为60~80度。

百度查询: 辽宁省肿瘤医院 免还瘘小肠造口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