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和车辆,变速器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油孔;壳体,与连接板相连接,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轴孔;导油部,设置于壳体上,导油部的一端与油孔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轴孔相连通。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油孔,并在壳体上设置与油孔相连通的导油部,使得连接板另一侧的变速器箱体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油孔流入壳体内的结构中以实现润滑作用,具体地,导油部与第一轴孔相连通,润滑油在导油部的引导下直接流入第一轴孔并作用在第一轴孔内的轴承、传动轴等转动结构中,从而在不增设油泵等复杂导油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变速器壳体中结构的润滑。
主权项: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油孔;壳体,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轴孔;导油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油部的一端与所述油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孔相连通;所述壳体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所述导油部包括: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一端与所述油孔相连通;通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轴孔相连通,且所述导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相连通,所述通孔为三向连通结构,所述通孔在所述壳体上具有开口。
全文数据:变速器和车辆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变速器和车辆。背景技术相关技术中,根据动力传输的需求,许多汽车变速器的后壳较长,导致变速箱内部的润滑油很难流通至后壳中的待润滑结构中。针对该问题,常规的变速器中,安装在后壳内的后轴承及油封的润滑是通过在壳体内辅助安装集油槽或在中间轴上辅助安装搅油叶轮来实现的,但是该变速器的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增加了零部件数量,成本较高。二、容易受零部件质量及装配的影响而产生导油不畅,造成后轴承及油封润滑不良。三、集油槽零件在变速器工作过程中,因振动会产生异响。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变速器。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在于提出了一种车辆。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变速器,包括:连接板,连接板上设置有油孔;壳体,与连接板相连接,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轴孔;导油部,设置于壳体上,导油部的一端与油孔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轴孔相连通。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变速器,壳体设置于变速器输出端或输入端,用于定位并支撑输出轴或输入轴以将动力传入或输出,其中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轴孔,第一轴孔为壳体上的传动轴定位结构,传动轴和轴承在第一轴孔内工作从而实现变速器的动力输入和动力输出。连接板为壳体与变速器箱体之间的定位连接结构,用于将壳体准确定位至安装位置处,以保证壳体以及壳体内部结构的正常工作。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在连接板上设置了油孔,并在壳体上设置了与油孔相连通的导油部,使得连接板另一侧的变速器箱体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油孔流入壳体内的结构中以实现润滑作用,具体地,导油部与第一轴孔相连通,润滑油在导油部的引导下直接流入第一轴孔并作用在第一轴孔内的轴承、传动轴等转动结构中,从而在不增设油泵等复杂导油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变速器壳体中结构的润滑。本申请通过在与壳体相连的连接板上设置油孔并在壳体内设置沿壳体轴向延伸的导油部使得变速器内被齿轮搅起的润滑油可以从连接板处的油孔流入壳体内部,其后在导油部的作用下润滑油流入壳体第一轴孔内的轴承及油封上,以通过变速器箱体内的润滑油实现壳体内部结构的润滑。该技术方案中,导油部为壳体上的固有结构,随同壳体一体成型,不需要设置导油叶轮等复杂的连接和工作零部件,从而解决了一般的变速器中导油结构零部件繁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并且该导油部不存在装配环节,不会产生因装配精度不达标或连接松动所引起的导油不畅、油路阻塞等技术问题,保证了润滑油的流通可靠性;同时该技术方案中的导油部不会在变速器工作过程中产生任何干涉和震动,解决了一般变速器中集油零件产生异响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导油结构,提升变速器导油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变速器装配难度,节省变速器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变速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器还包括:筋板,设置于连接板上,筋板位于油孔的一侧,工作过程中,润滑油沿筋板流入油孔。在该技术方案中,筋板为连接板上的润滑油收集结构,通过在连接板上设置筋板,使得变速器内的齿轮在转动过程中所搅起并飞溅至箱体内表面及连接板上的润滑油可以被筋板所收集,其后被收集的润滑油在筋板的导流作用下流入油孔并通过导油部作用在第一轴孔内的转动结构中,从而通过筋板实现了润滑油的收集工作,取代了一般变速器中的油泵,进而简化了变速器内的润滑油导通结构,并进一步降低了变速器的生产成本,以实现优化变速器导油结构,降低变速器生产难度,节省变速器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筋板为弯折结构,弯折结构的折弯方向朝向油孔一侧。在该技术方案中,筋板为朝油孔一侧折弯的弯折结构,通过在筋板上设置该折弯,使得箱体内壁及连接板上流动的润滑油可以在流动至筋板时在折弯的导流作用下流入油孔内,一方面扩大了筋板的润滑油收集范围,另一方面避免出现润滑油堆积在筋板上无法流入油孔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润滑油收集结构,提升变速器润滑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导油部包括:导油槽,导油槽的一端与油孔相连通;通孔,设置于壳体上,通孔与第一轴孔相连通,且导油槽的另一端与通孔相连通。在该技术方案中,导油部由导油槽和通孔两部分组成,导油槽设置在壳体上,其沿第一轴孔的轴线方向延伸,润滑油流入导油槽后,在导油槽的作用下流动至远离连接板区域的壳体结构中,从而解决了一般的变速器中润滑油无法作用在较长壳体内的转动结构的技术问题。通孔为三向连通结构,通孔在壳体上具有开口,且一端与导油槽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轴孔相连通,润滑油流动至导油槽末端后流入通孔并注入第一轴孔内,从而实现了第一轴孔内转动结构的润滑。并且通孔在壳体上的开口一方面可以实现润滑油的排出,在更换润滑油时壳体内部的润滑油可以从通孔排出,另一方面该开口可以实现变速器的内压卸载,当变速器内部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打开该开口降低变速器内的压力。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导油结构,提升变速器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升产品实用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通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将通孔的中心线与第一轴孔的中心线垂直设置,使得润滑油在由导油槽流入通孔后可直接流入第一轴孔内,垂直设置的通孔可以降低润滑油粘附在通孔内壁上的可能性,从而提升润滑油的流动通畅性,避免因通孔倾斜过大所引起的润滑油流通不通畅及润滑油阻塞等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导油结构,提升变速器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器还包括:封堵件,设置于通孔的开口处。在该技术方案中,封堵件为通孔在壳体表面上的开口的封闭结构,当变速器工作时,将封堵件设置在通孔开口处以避免润滑油从通孔在壳体上的开口处流失。同时可拆卸的封堵件可以提升用户的可操控性,方便用户根据工作需求选取对应的通孔状态。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结构,提升变速器可操作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器还包括:第二轴孔,设置于连接板上;传动轴,穿设于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轴承,套设于传动轴上。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轴孔为连接板上的传动轴定位结构,在装配过程中传动轴由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穿出,同时轴承套设在传动轴上,从而通过第一轴孔、第二轴孔和轴承准确定位传动轴的工作位置,以保证传动轴的工作可靠性,进而实现提升变速器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变速器还包括:油封,设置于第一轴孔内,且套设于传动轴上,以封闭传动轴和第一轴孔间的间隙。在该技术方案中,油封为壳体内部的润滑油封堵结构,通过将油封设置在第一轴孔内并套设在传动轴上,使得壳体内部的润滑油可以被油封所阻挡,从而防止第一轴孔内的润滑油从传动轴和第一轴孔孔壁间的间隙中泄漏,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结构,提升变速器密封性,提升变速器工作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壳体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其中铸造工艺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产品,采用铸造工艺生产壳体可以降低壳体的生产成本。并且一体式结构的壳体上不存在结构断面,可降低壳体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的可能性,从而提升壳体的结构强度。进而实现了优化壳体结构,提升变速器结构稳定性,降低变速器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含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变速器,所述车辆具有上述任一技术方案提供的变速器的全部有益效果。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筋板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结构示意图。其中,图1至图3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变速器,10连接板,12油孔,14筋板,16第二轴孔,20壳体,22第一轴孔,24导油部,242导油槽,244通孔,30封堵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地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下面参照图1至图3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变速器1。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3所示,提供了一种变速器1,包括:连接板10,连接板10上设置有油孔12;壳体20,与连接板10相连接,壳体20上设置有第一轴孔22;导油部24,设置于壳体20上,导油部24的一端与油孔12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轴孔22相连通。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变速器1,壳体20为变速器1输出或输入端区域的壳体20结构,用于定位并支撑输出轴或输入轴以将动力传入变速器1或由变速器1输出,其中壳体20上设置有第一轴孔22,第一轴孔22为壳体20上的传动轴定位结构,传动轴和轴承在第一轴孔22内工作从而实现变速器1的动力输入和动力输出。连接板10为壳体20与变速器箱体之间的定位连接结构,用于将壳体20准确定位至安装位置处,以保证壳体20以及壳体20内部结构的正常工作。在此基础上本申请在连接板10上设置了油孔12,并在壳体20上设置了与油孔12相连通的导油部24,使得连接板10另一侧的变速器箱体内的润滑油可以通过油孔12流入壳体20内的结构中以实现润滑作用,具体地,导油部24与第一轴孔22相连通,润滑油在导油部24的引导下直接流入第一轴孔22并作用在第一轴孔22内的轴承、传动轴等转动结构中,从而在不增设油泵等复杂导油设备的情况下实现变速器1壳体20中结构的润滑。本申请通过在与壳体20相连的连接板10上设置油孔12并在壳体20内设置沿壳体20轴向延伸的导油部24使得变速器1内被齿轮搅起的润滑油可以从连接板10处的油孔12流入壳体20内部,其后在导油部24的作用下润滑油流入壳体20第一轴孔22内的轴承及油封上,以通过变速器箱体内的润滑油实现壳体20内部结构的润滑。该技术方案中,导油部24为壳体20上的固有结构,随同壳体20一体成型,不需要设置导油叶轮等复杂的连接和工作零部件,从而解决了一般的变速器中导油结构零部件繁杂,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并且该导油部24不存在装配环节,不会产生因装配精度不达标或连接松动所引起的导油不畅、油路阻塞等技术问题,保证了润滑油的流通可靠性;同时该技术方案中的导油部24不会在变速器1工作过程中产生任何干涉和震动,解决了一般变速器中集油零件产生异响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1导油结构,提升变速器1导油稳定性与可靠性,降低变速器1装配难度,节省变速器1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变速器1还包括:筋板14,设置于连接板10上,筋板14位于油孔12的一侧,工作过程中,润滑油沿筋板14流入油孔12。在该实施例中,筋板14为连接板10上的润滑油收集结构,通过在连接板10上设置筋板14,使得变速器1内的齿轮在转动过程中所搅起并飞溅至箱体内表面及连接板10上的润滑油可以被筋板14所收集,其后被收集的润滑油在筋板14的导流作用下流入油孔12并通过导油部24作用在第一轴孔22内的转动结构中,从而通过筋板14实现了润滑油的收集工作,取代了一般变速器1中的油泵,进而简化了变速器1内的润滑油导通结构,并进一步降低了变速器1的生产成本,以实现优化变速器1导油结构,降低变速器1生产难度,节省变速器1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2所示,筋板14为弯折结构,弯折结构的折弯方向朝向油孔12一侧。在该实施例中,筋板14为朝油孔12一侧折弯的弯折结构,通过在筋板14上设置该折弯,使得箱体内壁及连接板10上流动的润滑油可以在流动至筋板14时在折弯的导流作用下流入油孔12内,一方面扩大了筋板14的润滑油收集范围,另一方面避免出现润滑油堆积在筋板14上无法流入油孔12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1润滑油收集结构,提升变速器1润滑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导油部24包括:导油槽242,导油槽242的一端与油孔12相连通;通孔244,设置于壳体20上,通孔244与第一轴孔22相连通,且导油槽242的另一端与通孔244相连通。在该实施例中,导油部24由导油槽242和通孔244两部分组成,导油槽242设置在壳体20上,其沿第一轴孔22的轴线方向延伸,润滑油流入导油槽242后,在导油槽242的作用下流动至远离连接板10区域的壳体20结构中,从而解决了一般的变速器中润滑油无法作用在较长壳体20内的转动结构的技术问题。通孔244为三向连通结构,通孔244在壳体20上具有开口,且一端与导油槽242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一轴孔22相连通,润滑油流动至导油槽242末端后流入通孔244并注入第一轴孔22内,从而实现了第一轴孔22内转动结构的润滑。并且通孔244在壳体20上的开口一方面可以实现润滑油的排出,在更换润滑油时壳体20内部的润滑油可以从通孔244排出,另一方面该开口可以实现变速器1的内压卸载,当变速器1内部压力过大时,可以通过打开该开口降低变速器1内的压力。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1导油结构,提升变速器1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提升产品实用性,提高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所示,通孔244的中心线与第一轴孔22的中心线相互垂直。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将通孔244的中心线与第一轴孔22的中心线垂直设置,使得润滑油在由导油槽242流入通孔244后可直接流入第一轴孔22内,垂直设置的通孔244可以降低润滑油粘附在通孔244内壁上的可能性,从而提升润滑油的流动通畅性,避免因通孔244倾斜过大所引起的润滑油流通不通畅及润滑油阻塞等技术问题,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1导油结构,提升变速器1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变速器1还包括:封堵件30,设置于通孔244的开口处。在该实施例中,封堵件30为通孔244在壳体20表面上的开口的封闭结构,当变速器1工作时,将封堵件30设置在通孔244开口处以避免润滑油从通孔244在壳体20上的开口处流失。同时可拆卸的封堵件30可以提升用户的可操控性,方便用户根据工作需求选取对应的通孔244状态。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1结构,提升变速器1可操作性,提升用户使用体验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如图1和图3所示,变速器1还包括:第二轴孔16,设置于连接板10上;传动轴,穿设于第一轴孔22和第二轴孔16;轴承,套设于传动轴上。在该实施例中,第二轴孔16为连接板10上的传动轴定位结构,在装配过程中传动轴由第一轴孔22和第二轴孔16穿出,同时轴承套设在传动轴上,从而通过第一轴孔22、第二轴孔16和轴承准确定位传动轴的工作位置,以保证传动轴的工作可靠性,进而实现提升变速器1工作稳定性与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变速器1还包括:油封,设置于第一轴孔22内,且套设于传动轴上,以封闭传动轴和第一轴孔22间的间隙。在该实施例中,油封为壳体20内部的润滑油封堵结构,通过将油封设置在第一轴孔22内并套设在传动轴上,使得壳体20内部的润滑油可以被油封所阻挡,从而防止第一轴孔22内的润滑油从传动轴和第一轴孔22孔壁间的间隙中泄漏,进而实现了优化变速器1结构,提升变速器1密封性,提升变速器1工作可靠性的技术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优选地,壳体20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在该实施例中,壳体20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其中铸造工艺适用于批量生产的产品,采用铸造工艺生产壳体20可以降低壳体20的生产成本。并且一体式结构的壳体20上不存在结构断面,可降低壳体20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应力集中的可能性,从而提升壳体20的结构强度。进而实现了优化壳体20结构,提升变速器1结构稳定性,降低变速器1生产成本的技术效果。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含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变速器1,所述车辆具有上述任一实施例提供的变速器1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中的箭头所示,变速器1中的润滑油流通过程如下:工作过程中位于变速器箱体内的润滑油在传动齿轮的工作下被搅起并甩在变速器箱体的内表面或连接板10表面上,其后润滑油流动至筋板14处并被筋板14所收集,被收集的润滑油在筋板14的导流作用下由油孔12流入导油槽242,随后在导油槽242的导通下流入通孔244并最终流入第一轴孔22内,流入第一轴孔22内的润滑油作用在两侧的轴承和油封上,从而实现变速器1壳体20内转动结构的润滑。在本发明中,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变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油孔;壳体,与所述连接板相连接,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轴孔;导油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导油部的一端与所述油孔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轴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筋板,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所述筋板位于所述油孔的一侧,工作过程中,润滑油沿所述筋板流入所述油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筋板为弯折结构,所述弯折结构的折弯方向朝向所述油孔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油部包括:导油槽,所述导油槽的一端与所述油孔相连通;通孔,设置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轴孔相连通,且所述导油槽的另一端与所述通孔相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中心线与所述第一轴孔的中心线相互垂直。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封堵件,设置于所述通孔的开口处。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轴孔,设置于所述连接板上;传动轴,穿设于所述第一轴孔和所述第二轴孔;轴承,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油封,设置于所述第一轴孔内,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以封闭所述传动轴和所述第一轴孔间的间隙。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为铸造成型的一体式结构。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变速器。
百度查询: 浙江万里扬股份有限公司 变速器和车辆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