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徐卫林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获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申请的专利电子雷管用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的桥丝自适应延时电路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7006900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5-30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310824429.1,技术领域涉及:F42C11/06;该发明授权电子雷管用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的桥丝自适应延时电路是由徐卫林;唐海;韦雪明;李海鸥;宋树祥;陈庆;邓波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3-07-06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电子雷管用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的桥丝自适应延时电路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公开一种电子雷管用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的桥丝自适应延时电路主要包括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延时器和桥丝自适应检测延时补偿模块两部分,在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延时器中采用了新颖的自适应精度控制电路,自动根据预设的时钟信号对电路的精度进行调整,随后根据精度对延时数据及补偿延时数据进行校正,大大提高了延时设置和时延补偿的便利性与灵活性。桥丝自适应检测延时补偿模块采用了新颖的基于桥丝无损检测的电路来对桥丝式点火药头发火时间的不一致进行补偿,仿真结果表明,该电路能够有效地对发火时间不一致的桥丝式点火药头延时时间进行补偿延时,从而实现了高精度延时及延时补偿,增强了微差爆破的效果。
本发明授权电子雷管用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的桥丝自适应延时电路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电子雷管用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的桥丝自适应延时电路,其特征是,由桥丝自适应检测延时补偿模块和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延时模块组成;桥丝自适应检测延时补偿模块包括桥丝无损检测运算核、DAC、桥丝检测电桥、单ADC双路采集电路和ADC;可编程高精度抗冲击延时模块包括自适应精度控制器、晶体振荡器、RC谐振振荡器、计数周期产生器、参考脉冲产生器和3个计数器;单ADC双路采集电路由PMOS管M1和M3,NMOS管M2和M4,以及反相器INV1组成;PMOS管M1的漏极与NMOS管M2的源极共同形成单ADC双路采集电路的桥丝校准电压输入端;PMOS管M3的漏极与NMOS管M4的源极共同形成单ADC双路采集电路的桥丝测量电压输入端;PMOS管M1的栅极、NMOS管M4的栅极与反相器INV1的输入端共同形成单ADC双路采集电路的开关控制输入端;反相器INV1的输出端、NMOS管M2与PMOS管M3管的栅极相连;PMOS管M1的源极、NMOS管M2的漏极、PMOS管M3的源极与NMOS管M4的漏极共同形成单ADC双路采集电路的电压输出端;外部使能信号Wiredete_EN连接桥丝无损检测运算核的使能输入端;桥丝无损检测运算核的数据输出端连接DAC的输入端,DAC的输出端连接桥丝检测电桥的压差控制输入端;桥丝无损检测运算核的校准电流使能输出端和测量电流使能输出端分别连接桥丝检测电桥的校准电流使能输入端和测量电流使能输入端;桥丝无损检测运算核的开关控制输出端连接单ADC双路采集电路的开关控制输入端;桥丝检测电桥的桥丝校准电压输出端和桥丝测量电压输出端分别连接单ADC双路采集电路的桥丝校准电压输入端和桥丝测量电压输入端;单ADC双路采集电路的电压输出端连接DAC的输入端,DAC的输出端连接桥丝无损检测运算核的数据输入端;外部预置延时信号Preset_data连接自适应精度控制器的预置延时输入端,桥丝无损检测运算核的补偿延时输出端连接自适应精度控制器的补偿延时输入端;自适应精度控制器的精度控制输出端连接第一计数器的精度控制输入端,自适应精度控制器的校正预置延时输出端连接第二计数器的校正预置延时输入端,自适应精度控制器的校正补偿延时输出端连接第三计数器的校正补偿延时输入端;外部启动信号Start_up连接第一计数器和计数周期产生器的启动输入端;晶体振荡器精度时钟输出端连接第一计数器的精度时钟输入端,第一计数器的计数输出端连接计数周期产生器、参考脉冲产生器和第二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端;RC谐振振荡器的稳定时钟输出端连接计数周期产生器和参考脉冲产生器的稳定时钟输入端;计数周期产生器的计数周期输出端连接参考脉冲产生器的计数周期输入端;参考脉冲产生器的基准时钟输出端连接第二计数器和第三计数器的基准时钟输入端;第二计数器的计数输出端连接第三计数器的计数输入端;第三计数器的计数输出端连接电子雷管的点火电路。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其通讯地址为:541004 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七星区金鸡路1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