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大学
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槐黄素溶解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将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30~60ºC染色。本染色技术不需要对槐黄素进行改性,不采用高温染色,染色后织物色牢度高。
主权项:一种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苯酚溶于乙醇中;(2)将槐黄素溶解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3)将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30~60ºC,保温染色5~30min;(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ºC下烘干。
全文数据: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技术领域[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织品染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槐黄素染色漆给织物的方法。背景技术[0002]槐花中的色素成分为芸香碱,又名槐黄素。槐黄素属黄酮类衍生物。槐黄素难不溶于水,是色彩鲜亮、牢度优良的黄色染料,与环境相容性好,对人体健康无害。但是槐黄素很难直接上染涤纶等合成纤维。发明内容[0003]为了使槐黄素有效染色涤纶织物,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0004]—种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苯酚溶于乙醇中;(2将槐黄素溶解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3将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30〜60°C,保温染色5〜30min;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C下烘干。[0005]进一步的,所述的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乙醇与苯酚的质量比为1:0.1〜3。[0006]进一步的,所述的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00〜8000。[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槐黄素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0〜4000。[0008]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不需要对槐黄素进行改性,不采用高温染色,染色后织物色牢度高。具体实施方式[0009]下文将结合具体实施例详细描述本发明。应当注意的是,下述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0010]实施例1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详细步骤如下:1将20g苯酚溶于180g乙醇中;2将lg槐黄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〇•〇4g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3将l〇g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6〇〇C,保温染色30min;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C下烘干。[0011]实施例2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详细步骤如下:1将300g苯酚溶于100g乙醇中;U•ig愧只热、份舯丁丄迎匕醉本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〇•〇Sg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节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⑶将i〇g絲织雛AUi:述鎌巾,麟触雛色30min;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C下供干。’[0012]实施例3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详细步骤如下:1将50g苯酚溶于250g乙醇中;⑵将0•8g槐黄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〇•〇6g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⑶将lGg雜働投A社述鎌巾,麟域翔。G,保雛色1〇min;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C下供干。[0013]实施例4、。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详细步骤如下:1将200g苯酚溶于200g乙醇中;2将0.4g槐黄素溶解于上述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〇.〇1§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3将l〇g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40〇c,保温染色15rain;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C下烘干。_4]^本文虽然己经给出了本发明的-些实施例,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本文的实施例进行改变。上述实施例只是示例性的,不应以本文的实施例作为本发明权利范围的限定。
权利要求:1.一种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苯酚溶于乙醇中;2将槐黄素溶解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中,再加入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超声下得到透明溶液;3将涤纶织物投入到上述染液中,振荡加热至30~60〇C,保温染色5〜30min;4将染色后织物置于乙醇中洗涤,80°C下烘干。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所述的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乙醇与苯酚的质量比为1:0.1~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所述的表面活性剂苯甲酸苄酯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〇〇〇〜8〇〇〇。4.如权利要求丨所述的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所述的槐黄素与乙醇苯酚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1:200〜4000。
百度查询: 西南大学 槐黄素染色涤纶织物的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