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竹篱笆板栽培槽用于草莓超高垄栽培的方法,属于设施农业技术领域。所述栽培槽由端壁和侧壁与地面合围而成,侧壁和端壁由竹篱笆板连接而成。侧壁间隔设置立柱,侧壁立柱之间间隔为200‑300cm,端壁间隔设置2个端壁立柱,紧贴侧壁立柱内侧设置横向固定杆,两侧的横向固定杆之间设置固定扎带。栽培方法包括搭建栽培槽、建垄栽培及产后管理。本发明采用竹篱笆板搭建的超高垄栽培槽结构轻巧、成本低、透气性强、维护方便,环保性能优异,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石棉瓦导致的成本高、污染重、维护难的问题。本发明方法栽培草莓土壤温度变化快,有利于草莓根系生长,第二年即可使草莓根系生长至50cm以下,在草莓产量、品质方面均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主权项:1.一种竹篱笆板栽培槽用于草莓超高垄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篱笆板栽培槽是由两个端壁(1)和两个侧壁(2)与地面合围而成,所述端壁(1)和侧壁(2)是由若干竖直放置的竹篱笆板(7)连接围成;所述端壁(1)的竹篱笆板(7)外侧间隔设置两个端壁立柱(4),用于支撑端壁(1)的竹篱笆板(7);所述侧壁(2)的竹篱笆板(7)外侧间隔设置若干侧壁立柱(3)和1根横向固定杆(5),横向固定杆(5)位于侧壁(2)的竹篱笆板(7)的外侧,侧壁立柱(3)的内侧,并且固定在侧壁立柱(3)上,侧壁立柱(3)与横向固定杆(5)分别从纵向、横向支撑侧壁(2)的竹篱笆板(7),所述侧壁立柱(3)之间间隔为200-300cm;所述横向固定杆(5)距离地面40-50cm;横向固定杆(5)上间隔30-40cm设置固定扎带(6),固定扎带(6)穿过两侧的竹篱笆板(7)将两个侧壁(2)的横向固定杆(5)扎紧,用于加强横向支撑侧壁(2)的竹篱笆板(7);相邻竹篱笆板(7)用铁丝(10)连接,所述竹篱笆板(7)是由30-40条竖向竹片(8)、4条横向竹片(9)编织而成;竹篱笆板(7)规格:竖直高度80-90cm,横向长度90-110cm,厚度1.0-1.5cm;所述竖向竹片(8)规格:宽度2.9-3.5cm,长度80-90cm,厚度0.5-0.7cm;横向竹片(9)规格:宽度2.9-3.5cm,长度90-110cm,厚度0.5-0.7cm;所述竹篱笆板栽培槽用于草莓超高垄栽培的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一)搭建栽培槽1)在侧壁(2)两头地面插入两根侧壁立柱(3),再在端壁(1)地面间隔插入2根端壁立柱(4),然后在侧壁(2)位置间距为200-300cm将侧壁立柱(3)插入地面,所有立柱地上部留50-60cm,其余垂直打入地下,端壁立柱(4)、侧壁立柱(3)采用的是长1.1-1.3m、直径2.5cm镀锌管;2)在侧壁立柱(3)内侧紧贴立柱、距地面40-50cm的位置固定一条横向固定杆(5),横向固定杆(5)采用直径1.5cm钢筋,横向固定杆(5)内侧竖直放置若干由铁丝(10)连接的竹篱笆板(7),横向固定杆(5)上每间隔30-40cm设置固定扎带(6),固定扎带(6)穿过两个侧壁的竹篱笆板(7)将两侧的横向固定杆(5)扎紧固定,所述固定扎带(6)为不锈钢扎带;3)按端壁(1)大小截取竹篱笆板(7)竖直放置在端壁立柱(4)内侧,端壁(1)的竹篱笆板(7)用铁丝(10)与侧壁(2)的竹篱笆板(7)连接封合,使围成的竹篱笆板(7)与地面形成竹篱笆板栽培槽;(二)建垄栽培1)准备填营养土:营养土的配置为,原土:蘑菇渣:生物有机肥=6:1:1;将原料充分混匀后,打堆放置一个月至两个月,使原料充分腐熟;在填土之前,做EC测试和盆栽实验,选择EC值在1以下、盆栽实验不出现影响草莓生长现象的营养土用于填制到栽培槽内;2)填土建垄:先在竹篱笆板栽培槽内铺设无纺布,再填土建垄,垄土分两次填充:第一层填原土,然后浇水使其下沉,填原土高度35-45cm;第二层填充步骤1)所述营养土,填土时,浇水使土下沉,营养土高度填至与垄高一致,垄高边沿超出栽培槽1cm-2cm,便于草莓定植;营养土填充完后,每垄铺设两条滴灌管带,便于定植后的水肥管理;3)添加有机肥:在大棚定植草莓前添加微生物有机肥1吨亩、复合木霉菌微生物杀菌剂,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达3%-5%;(三)产后管理每年种植草莓结束,将草莓植株清理后种植大豆或者油菜作物改良土壤,到7月份将作物秸秆清理,然后利用夏季高温闷棚技术进行消毒处理20天,闷棚消毒处理时超高垄土壤15-20cm深消毒温度为52℃以上,以减少病原菌;第二年种植草莓前再次添加微生物有机肥1吨亩,这样每年往复操作种植草莓。
全文数据:
权利要求:
百度查询: 南京金色庄园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竹篱笆板栽培槽用于草莓超高垄栽培的方法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