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ument
拖动滑块完成拼图
个人中心

预订订单
服务订单
发布专利 发布成果 人才入驻 发布商标 发布需求

在线咨询

联系我们

龙图腾公众号
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专利喜报 > 恭喜浙江万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周世梁获国家专利权

恭喜浙江万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周世梁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浙江万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申请的专利一种填塞砂浆厚度的控制器及其施工方法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1441559B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4-0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010413159.1,技术领域涉及:E04F21/00;该发明授权一种填塞砂浆厚度的控制器及其施工方法是由周世梁;江建标;任国勇;吴春华;池铭;邹红梅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0-05-15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一种填塞砂浆厚度的控制器及其施工方法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一种填塞砂浆厚度的控制器及其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它包括贴板、手柄、封堵螺杆和橡皮胶圈,手柄固定安装在贴板的外侧端面,贴板的内侧端面通过橡皮胶圈固定连接有封堵螺杆,其施工步骤包括:1)螺杆封堵孔扩孔;2)清理封堵螺杆孔;3)固定控制器;4)拌制防水砂浆;5)砂浆填塞;6)注入发泡剂;7)挤压发泡剂;8)封堵砂浆检查;9)封堵螺杆孔涂刷。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贴板和封堵螺杆,能够保证砂浆填塞厚度的尺寸要求;此外,通过橡皮胶圈,使得整个装置安装拆卸方便、省时省力;本发明的多组控制器能够组合使用,能够保证砂浆填塞厚度尺寸要求的同时,方便发泡剂填塞压实,提高了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

本发明授权一种填塞砂浆厚度的控制器及其施工方法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填塞砂浆厚度的控制器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螺杆封堵孔扩孔,制作控制器:施工前用电镐逐个对螺杆孔内套管进行剔除,并对孔洞内外两侧进行扩孔,剔除孔边松散混凝土;选取制作两组控制器,其中第一控制器中封堵螺杆(3)的长度为工程外墙厚度尺寸的34,第二控制器中封堵螺杆的长度为工程外墙厚度尺寸的14;2)清理封堵螺杆孔:在封堵前,螺杆孔内不能留有木屑及油渍杂物,并凿成毛面;冲洗时,须用钢丝刷清理,冲洗完后,洞内没有明水时再封堵,封堵前应保持湿润;3)固定控制器:先把第一控制器中的橡皮胶圈(4)的一端与封堵螺杆(3)的根部套接固定,再将橡皮胶圈(4)的另一端固定在待手柄(2)的贴板(1)上,按住手柄(2)用力推进,使橡皮胶圈(4)顶部能完全与扩好的孔洞紧密嵌固,要求贴板(1)与结构墙面完全贴平,确保封堵螺杆(3)伸入孔洞的长度尺寸,从而保证填塞厚度,然后,固定第一控制器;4)拌制防水砂浆:按照干料计重量比拌制水泥、砂、水和防水剂;5)填塞砂浆:待主体结构外墙内侧固定好第一控制器后,施工人员在室外侧使用砂板向孔内填塞拌制好的防水砂浆,边填塞边挤压,直至填塞至主体结构外墙同一平面为止,并用砂板收面抹平;进行浇水养护;6)注入发泡剂:待外侧防水砂浆强度达到100%时,于室内向螺杆眼孔洞内注入发泡剂,发泡剂填充满溢出洞口时停止挤压;7)挤压发泡剂:发泡剂表面结皮后使用第二控制器中封堵螺杆(3)的端部在孔内回压发泡剂,保证连接钢板与结构墙面平齐,严禁使用刀具切割溢出洞口的发泡;8)封堵砂浆检查:发泡剂挤压完成后检查打发泡剂时对外侧封堵砂浆有没有造成挤压破坏,若无破坏在外墙内侧填塞防水砂浆,挤压密实,并进行浇水养护;9)封堵螺杆孔涂刷:将110PVC套管对准已经封堵完成的结构外墙螺杆孔,用细毛刷涂刷封堵面层;所述控制器包括贴板(1)、手柄(2)、封堵螺杆(3)和橡皮胶圈(4),所述手柄(2)固定安装在贴板(1)的外侧端面,所述贴板(1)的内侧端面通过橡皮胶圈(4)固定连接有封堵螺杆(3);所述橡皮胶圈(4)为圆台形结构,橡皮胶圈(4)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橡皮胶圈(4)截面直径较小的一端与封堵螺杆(3)套接连接,橡皮胶圈(4)截面直径较大的一端吸附固定在贴板(1)的内侧端面上。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浙江万寿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其通讯地址为:323400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水南街道要津南路69号;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