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空调柜机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柜机,所述空调柜机包括壳体、至少一第一导风板及至少一第二导风板;其中,所述壳体的面板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并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呈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二导风板贯设有多个出风孔。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转动至与一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边缘呈相互靠近状、且该第二导风板和该第一导风板的另一侧边缘呈相互远离的挡风状态。本发明的空调柜机,能够解决常规空调柜机舒适性差的问题。

主权项: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侧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且所述第二出风口安装有盖合该第二出风口的第一微孔板;至少一第一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至少一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并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呈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二导风板贯设有多个出风孔;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转动至与一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边缘呈相互靠近状、且该第二导风板和该第一导风板的另一侧边缘呈相互远离的挡风状态,在所述挡风状态时,该第一导风板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的一侧边缘相互搭接而呈V形设置。

全文数据:空调柜机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背景技术常规的空调柜机送风时,是通过风轮将换热后的空气通过一个出风口向外吹出的,其出风气流集中且风速较大。当用户处于该空调器送风范围内时,该出风气流直接吹向用户,容易引起用户产生不适感,舒适性较差。尤其在炎热的夏季,如果冷风长时间地直接吹在用户体表,极易导致用户发生感冒、头晕或乏力等不适症状,不利于用户身体健康,尤其对于老人、小孩等更容易引发感冒等疾病。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柜机,旨在解决常规空调器室内机舒适性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柜机,所述空调柜机包括壳体、至少一第一导风板及至少一第二导风板;其中,所述壳体的面板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一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并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呈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二导风板贯设有多个出风孔。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转动至与一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边缘呈相互靠近状、且该第二导风板和该第一导风板的另一侧边缘呈相互远离的挡风状态。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贯设有多个出风孔,且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以使得第一导风板可向邻近的一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第一联动结构,所述第一联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中任意一者向所述挡风状态转动时,带动另一者同步转动。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或所述第二导风板中任意一者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同步转动。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左右方向依次交替排布。优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下方向依次交替排布。优选地,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该第一导风板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的一侧边缘相互搭接而呈V形设置。优选地,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该第一导风板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围合所成的夹角为α,α∈[30°,120°]。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导风板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搭接呈V形的状态下,该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上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均呈前后向延伸。优选地,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垂直于该第一导风板的板面;及或,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垂直于该第二导风板的板面。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侧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且所述第二出风口安装有盖合该第二出风口的第一微孔板。优选地,所述壳体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另一相对侧的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且所述第三出风口安装有盖合该第三出风口的第二微孔板。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包括蜗壳及蜗舌,其中,所述蜗壳的前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一过风口,所述蜗舌的前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三出风口的第二过风口;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第一导流板和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过风口,以活动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过风口;所述第二导流板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过风口,以活动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过风口。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第二联动结构,所述第二联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带动所述第一导流板打开所述第一过风口,及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打开所述第二过风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安装至少一个第一导风板,以及转动安装至少一个第二导风板,以使得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转动至与一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边缘呈相互靠近状、且该第二导风板和该第一导风板的另一侧边缘呈相互远离的挡风状态。当所述空调柜机处于制冷模式时,可将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所述出风风道内的出风气流自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上的出风孔向外吹出,一方面,出风气流被多个出风孔打撒,出风气流风速降低而变得较为柔和,使用户感觉不到风感,进而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提高舒适度。另一方面,出风气流通过所述第二导风板的位置沿前后向依次错开,使得自多个出风孔吹出的一缕缕气流均具有不同的风速及频率,众多的缕缕气流混合而降低风速及频率,不仅使得出风更为柔和,且还可降低出风噪音。显然,将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所述展开状态时,即可实现常规出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图1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沿左右向排布的示意图;图4-A为图1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沿上下向排布的示意图;图4-B为图4-A中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处于挡风状态的示意图;图5为图1中空调柜机常规出风的示意图;图6为图1中空调柜机单面无风感出风的示意图;图7为图1中空调柜机多面无风感出风的示意图;图8为图1中空调柜机的第一微孔板和第二微孔板安装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8中第一微孔板和第二微孔板展开时配合导风的示意图;图10-A为本发明空调柜机的各导风板排布方式之一的示意图;图10-B为本发明空调柜机的各导风板排布方式之二的示意图;图10-C为本发明空调柜机的各导风板排布方式之三的示意图;图11-A为本发明空调柜机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之一的示意图;图11-B为本发明空调柜机的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之二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空调柜机50b第二微孔板10壳体60a第一活动门20贯流风轮60b第二活动门30换热器70a第一导流板40a第一导风板70b第二导流板40b第二导风板90a蜗壳50a第一微孔板90b蜗舌本发明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提供一种空调柜机,能够解决常规空调柜机舒适性较差的问题。应说明的是,所述空调柜机可以是圆形柜机或方形柜机。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圆形柜机为例进行解释说明,其余类型的空调柜机可参照进行相应设计。为便于理解及说明,在本发明的说明书附图1至8中,带虚线箭头指示为气流流动方向。并且,在以下实施例中,均以图2中示出的坐标系所指示的方向为参照,其中,x轴的正方向为前,x轴的负方向为后;y轴的正方向为右,y轴的负方形为左;z轴的正方向为上,z轴的负方形为下。请参阅图1、图2及图5,本发明的空调柜机100的第一实施例中,该空调柜机100包括壳体10、至少一第一导风板40a及至少一第二导风板40b;其中,壳体10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第一导风板40a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导风板40b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并与第一导风板40a呈交替排布,且第二导风板40b贯设有多个出风孔。任意一第二导风板40b具有转动至与一第一导风板40a的一侧边缘呈相互靠近状、且该第二导风板40b和该第一导风板40a的另一侧边缘呈相互远离的挡风状态。具体而言,空调柜机100为圆形柜机,故空调柜机100的壳体10呈圆形筒状设置。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调柜机100为方形柜机,其壳体10呈方形筒状设置。此外,壳体10亦可以呈椭圆形筒状设置,并没有具体限定,视实际需要安装位置或占用空间大小等不同而进行相应设计即可。壳体10包括背板及面板,其中,所述背板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面板设置有所述第一出风口,且所述第一出风口沿上下方向延伸。请参阅图5和图6,壳体10内部形成有出风风道,该出风风道连通所述进风口与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依次交替排布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任意一第二导风板40b除了具有所述挡风状态之外,还具有转动至与该第二导风板40b间隔分开的展开状态。请参阅图5和图6,空调柜机100还包括安装于壳体10内的换热器30及贯流风轮20,当所述贯流风轮20工作时,贯流风轮20旋转驱动气流自所述进风口进入壳体10内部,该气流与换热器30换热后形成出风气流,该出风气流自所述出风风道吹向各个出风口,实现制冷或制热。请参阅图5,当用户需要无风感模式时,可将第二导风板40b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所述出风风道内的出风气流自第二导风板40b的上的出风孔向外吹出,一方面,出风气流被多个出风孔打撒,出风气流风速降低而变得较为柔和,使用户感觉不到风感,进而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另一方面,出风气流通过第二导风板40b的位置沿前后向依次错开,使得自多个出风孔吹出的一缕缕气流均具有不同的风速及频率,众多的缕缕气流混合而降低风速及频率,不仅使得出风更为柔和,且还可降低出风噪音。请参阅图6,显然,将第二导风板40b转动至所述展开状态时,即可实现常规出风。请参阅图1至图3,对于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的排布方式,考虑到空调柜机100的第一出风口一般是沿上下向延伸的,其长度远大于其宽度。因此,所述至少一第一导风板40a和所述至少第二导风板40b可以是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左右向排布即宽度方向,此时,而需要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的数量较少。请参阅图4-A及图4-B,对于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的排布方式,还可以是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也可以是沿所述第一出风口上下向排布即第一出风口长度方向,此时,所需要的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数量相对较多。请参阅图10,至于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的数量则没有限定,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的数量可以相同,或者两者的数量仅相差一个。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的数量不同,在此两者处于挡风状态时,排布的形成也不尽一样。其中:请参阅图10-A,若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的数量均仅为一个,则当第一导风板40a处于所述挡风状态时,该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二导风板40b呈V形或八字形排布。应说明的是,若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二导风板40b呈V形排布,即是说第一导风板40a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40b的一侧边缘相互搭接。若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二导风板40b呈八字形排布,即是说第一导风板40a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40b的侧边缘之间有一较小的过风间隙。请参阅图10-B,若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其中一者的数量为一个,另一者的数量为两个,则当第一导风板40a处于所述挡风状态时,此三个导风板呈N形排布。请参阅图10-C,若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的数量均为多个,则当第一导风板40a处于所述挡风状态时,多个第一导风板40a和多个第二导风板40b相应呈W形或M形排布。应说明的是,无论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是呈N形、W形还是M形排布,均是相当于由至少两个V形排布的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组合而成。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还可以呈倾斜的V形、N形或W形排布。在此不一一详述。显然,仅第二导风板40b可相对第一导风板40a转动,即可使得第二导风板40b和第一导风板40a相互靠近;而该第一导风板40a可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或者转动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均可。若第一导风板40a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则第一导风板40a的板面可垂直于左右方向,或者第一导风板40a的前侧缘向左或向右偏斜。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在所述第一出风口安装至少一个第一导风板40a,以及转动安装至少一个第二导风板40b,以使得任意一第二导风板40b具有转动至与一第一导风板40a的一侧边缘呈相互靠近状、且该第二导风板40b和该第一导风板40a的另一侧边缘呈相互远离的挡风状态。当空调柜机100处于制冷模式时,可将第二导风板40b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使得出风气流自第二导风板40b的上的出风孔向外吹出,达到无风感出风效果,提高舒适度。再者,出风气流通过第二导风板40b的位置沿前后向依次错开,众多的缕缕气流混合而降低风速及频率,不仅使得出风更为柔和,且还可降低出风噪音。请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导风板40a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导风板40b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左右方向依次交替排布。在此优选,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的数量均为多个,多个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沿左右方向依次交替排布。当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板40a均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配合呈W或M形排布。请参阅图5和图6,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为提高所述第一出风口无风感出风面,第一导风板40a贯设有多个出风孔,且第一导风板40a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以使得第一导风板40a可向邻近的一第二导风板40b相对转动。请参阅图5,当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二导风板40b背向转动,以使得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至展开状态,出风气流自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二导风板40b之间向外吹出,实现常规出风。请参阅图6和图11-A,当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二导风板40b相向转动,以使得第一导风板40a到达所述挡风状态时,该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呈V形排布,此时自该第一导风板40a通过的气流图中F2所示与自该第二导风板40b通过的气流图中F1所示对撞而冲散,产生对消,使得出风气流更为柔和,无风感效果更佳。请参阅图6和图11-A,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上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在此不设限定。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导风板40a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垂直于该第一导风板40a的板面;及或,第二导风板40b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垂直于该第二导风板40b的板面。在无风感模式下,自该第一导风板40a通过的气流与自该第二导风板40b通过的气流接近于垂直对撞,气流对消作用明显,散风效果更佳。请参阅图6和图11-B,此外,在其他实施例中,任意一第二导风板40b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该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上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均呈前后向延伸。以第二导风板40b为例,在无风感模式下,出风气流通过第二导风板40b的位置沿前后向依次错开如图11-B中F1和F2所示,使得自多个出风孔吹出的一缕缕气流均具有不同的风速及频率,众多的缕缕气流混合而降低风速及频率,不仅使得出风更为柔和,且还可降低出风噪音。请参阅图5和图6,由于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二导风板40b均可转动,故此两者的可调范围较大,较为灵活。在此还考虑到,若对应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分别设置一转动结构,则该多个转动结构必然会增加占用空间,导致空调柜机100的体积增大,且成本增加。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在本实施例中,空调柜机100还包括第一联动结构未图示,所述第一联动结构连接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在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中任意一者向所述挡风状态转动时,带动另一者同步转动。所述第一联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在目前市场上较为常见,且类型较多,在此不一一例举。请参阅图5和图6,在本实施例中,空调柜机100还包括驱动装置未图示,所述驱动装置与第一导风板40a或第二导风板40b中任意一者连接,以驱动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一导风板40a同步转动。由于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仅通过一个驱动装置驱动活动,大大减少了驱动装置的数量,进而降低空调柜机100的成本。请参阅图6,当第一导风板40a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该第一导风板40a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40b围合所成的夹角定义为α,若α过大,则自该第一导风板40a通过的气流与自该第二导风板40b通过的气流对撞效果不明显,无风感效果不佳;若α过小,则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二导风板40b的风阻过大,出风气流难以向外吹出,大大减小了风量。因此,为确保第一导风板40a具有较佳的送风角度,在此优选,α∈[30°,120°],α的取值可以是40°、50°、60°、70°、80°、90°、100°等均可。特别地,当,α∈[45°,90°]时,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对出风气流的散风效果较佳,且第一导风板40a和第二导风板40b整体排布空间较小,较便于调节。请参阅图7,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壳体10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侧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且所述第二出风口安装有盖合该第二出风口的第一微孔板50a。当出风气流通过第一微孔板50a时,出风气流被第一微孔板50a上的出风孔打散,风速降低而变得柔和,从而达到第二出风口无风感出风出风,进而实现空调柜机100两面无风感出风。请参阅图10,进一步地,壳体10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另一相对侧的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且所述第三出风口安装有盖合该第三出风口的第二微孔板50b。当出风气流通过第二微孔板50b时,出风气流被第二微孔板50b上的出风孔打散,风速降低而变得柔和,从而达到第三出风口无风感出风出风,进而实现空调柜机100三面无风感出风。请参阅图7,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一微孔板50a及第二微孔板50b的安装方式,则没有具体限定。在此,空调柜机100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一出风框,第一微孔板50a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框;或者,第一微孔板50a与所述第一出风框一体成型。同样地,空调柜机100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第二出风框,第二微孔板50b安装于所述第二出风框;或者,第二微孔板50b与所述第二出风框一体成型。为便于生产及安装,优选地,第一微孔板50a与所述第一出风框一体成型;第二微孔板50b与所述第二出风框一体成型。请参阅图8和图9,显然,第一微孔板50a及第二微孔板50b的安装方式并不局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微孔板50a还可转动安装于壳体10上,并且,第二微孔板50b转动安装于壳体10上,且第一微孔板50a和第二微孔板50b均具有向所述第一出风口前侧转动而展开的展开状态,以及逆向转动而盖合到第二出风口、第三出风口的盖合状态。当第一微孔板50a和第二微孔板50b均处于展开状态时,第一微孔板50a和第二微孔板50b围合形成与所述第一出风口对接的外风道,所述外风道有效延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送风距离。请参阅图9,特别地,当出风气流自所述外风道向前吹出时,第一微孔板50a及第二微孔板50b的迎风面和背风面存在气压差,使得第一微孔板50a和第二微孔板50b的背风面的空气,将自各微孔板上的出风孔吸入到所述外风道内,这部分被吸入的空气与出风气流混合,增大了送风量,且混合后的出风气流较为柔和,达到更佳的无风感效果。请参阅图7,基于上述实施例,为实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切换出风,以达到向不同方位的送风的效果,空调柜机100包括蜗壳90a及蜗舌90b,蜗壳90a与蜗舌90b围合形成所述出风风道。蜗壳90a的前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一过风口,蜗舌90b的前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三出风口的第二过风口。空调柜机100还包括第一导流板70a及第二导流板70b;其中,第一导流板70a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过风口,以活动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过风口;第二导流板70b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过风口,以活动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过风口。具体而言,通过第一导流板70a和第二导流板70b,用户可选择性的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以实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切换出风。例如,仅第一导流板70a关闭第二出风口时,可实现第一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两面出风;仅第二导流板70b关闭第三出风口时,可实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两面出风;第一导流板70a关闭第二出风口,及第二导流板70b关闭第三出风口时,可实现仅第一出风口出风。至于第一导流板70a和第二导流板70b的安装方式不设限定。请参阅图7,对于第一导流板70a而言,第一导流板70a的活动安装方式可以是转动安装或滑动安装。在此优选,第一导流板70a与所述第一过风口的前端转动连接,从而在第一导流板70a向所述出风风道内转动,而打开所述第一过风口时,第一导流板70a将出风风道内的气流导入所述第一过风口,这部分气流自所述第二出风口吹出。请参阅图7,此外,第一导流板70a还可以与所述第一过风口的前端或后端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一导流板70a可向所述第二出风口转动,而打开所述第一过风口。此时,由于第二出风口外侧的气压较高,而所述第一过风口附近气压较低,因此,该第二出风口将切换成回风口,即壳体10外侧的空气将自所述第二出风口进入到所述出风风道内,这部分空气将与出风气流混合,混合后的气流更为柔和,且温度更为均衡。该混合气流在出风风道前端分别自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三出风口吹出。请参阅图7,对于第二导流板70b而言,第二导流板70b的活动安装方式亦可以是转动安装或滑动安装。在此优选,第二导流板70b与所述第二过风口转动连接,以使得第一导流板70a向所述第三出风口转动,而打开所述第二过风口,此时,第二导流板70b将出风风道内的气流导入所述第二过风口,这部分气流将自所述第三出风口吹出。请参阅图7,基于上述实施例,空调柜机100还包括第二联动结构未图示,所述第二联动结构连接第一导风板40a与第一导流板70a、第二导流板70b,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在第一导风板40a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带动第一导流板70a打开所述第一过风口,及带动第二导风板40b打开所述第二过风口。请参阅图7,基于上述任意一实施例,空调柜机100还包括活动安装于壳体10上的第一活动门60a和第二活动门60b;其中,第一活动门60a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的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出风口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一活动门60a位于所述第三出风口的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以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三出风口及至少部分所述第一出风口。具体而言,第一活动门60a和第二活动门60b活动安装于壳体10的外壁面,第一活动门60a和第二活动门60b均呈弧形设置,以与壳体10的外形相适配。第一活动门60a和第二活动门60b相向运动,可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第一活动门60a和第二活动门60b背向运动,可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与出风风道连通的第一出风口;至少一第一导风板,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以及至少一第二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并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呈交替排布,且所述第二导风板贯设有多个出风孔;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具有转动至与一所述第一导风板的一侧边缘呈相互靠近状、且该第二导风板和该第一导风板的另一侧边缘呈相互远离的挡风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贯设有多个出风孔,且所述第一导风板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以使得第一导风板可向邻近的一所述第二导风板相对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第一联动结构,所述第一联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所述第一联动结构在所述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中任意一者向所述挡风状态转动时,带动另一者同步转动。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第一导风板或所述第二导风板中任意一者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风板同步转动。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左右方向依次交替排布。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导风板及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导风板沿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上下方向依次交替排布。7.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该第一导风板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的一侧边缘相互搭接而呈V形设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导风板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搭接呈V形的状态下,该第一导风板和第二导风板上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均呈前后向延伸。9.如权利要求2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风板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垂直于该第一导风板的板面;及或,所述第二导风板的出风孔的贯设方向垂直于该第二导风板的板面。10.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任意一所述第二导风板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该第一导风板与其靠近的第二导风板围合所成的夹角为α,α∈[30°,120°]。11.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一侧的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且所述第二出风口安装有盖合该第二出风口的第一微孔板。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还设有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另一相对侧的第三出风口,所述第三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风道连通,且所述第三出风口安装有盖合该第三出风口的第二微孔板。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包括蜗壳及蜗舌,其中,所述蜗壳的前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二出风口的第一过风口,所述蜗舌的前端设置有连通所述出风风道和所述第三出风口的第二过风口;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第一导流板,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一过风口,以活动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过风口;以及第二导流板,活动安装于所述第二过风口,以活动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二过风口。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柜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第二联动结构,所述第二联动结构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板与所述第一导流板、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二联动结构在所述第一导风板转动至所述挡风状态时,带动所述第一导流板打开所述第一过风口,及带动所述第二导风板打开所述第二过风口。

百度查询: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柜机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