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张志荣获国家专利权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龙图腾网恭喜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申请的专利具有自动对焦与微区成像功能的LIBS分析装置及应用获国家发明授权专利权,本发明授权专利权由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授权公告号为:CN114674809B 。
龙图腾网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在2025-04-01发布的发明授权授权公告中获悉:该发明授权的专利申请号/专利号为:202210287826.5,技术领域涉及:G01N21/71;该发明授权具有自动对焦与微区成像功能的LIBS分析装置及应用是由张志荣;张梦阳;付洪波;王华东;吴边设计研发完成,并于2022-03-23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的专利申请。
本具有自动对焦与微区成像功能的LIBS分析装置及应用在说明书摘要公布了:本发明涉及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动对焦与微区成像功能的LIBS分析装置及应用。其装置主体包括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脉冲激光器、光路模块以及自动对焦模块,光路模块包括第一安装箱、第二安装箱和第三安装箱,第一安装箱、第二安装箱和第三安装箱内分别设有打孔全反镜、分束镜及全反镜,自动对焦模块与脉冲激光器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箱的两侧,第二安装箱的侧面上连接有光纤耦合器,第三安装箱的侧面上连接有摄像头,安装座上还设有与光纤耦合器和摄像头均连接的处理模块。通过上述设置,其能够实现检测样品时观察LIBS仪器激光靶点的位置,从而判断出激光靶点是否落在样品上还是杂质颗粒上,较佳的方便使用。
本发明授权具有自动对焦与微区成像功能的LIBS分析装置及应用在权利要求书中公布了:1.一种具有自动对焦与微区成像功能的手持式LIBS分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安装座(110),安装座(110)上设有脉冲激光器(120)、光路模块以及自动对焦模块,光路模块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置的第一安装箱(140a)、第二安装箱(140b)和第三安装箱(140c),第一安装箱(140a)、第二安装箱(140b)和第三安装箱(140c)内分别设有均可转动的打孔全反镜(320a)、分束镜(320b)及全反镜(320c),自动对焦模块与脉冲激光器(120)分别设置于第一安装箱(140a)的两侧且在同一水平面内相对设置,第二安装箱(140b)的侧面上连接有光纤耦合器(160),第三安装箱(140c)的侧面上连接有摄像头(150),安装座(110)上还设有与光纤耦合器(160)和摄像头(150)均连接的处理模块;自动对焦模块包括固定在安装座(110)上的固定板(1210),固定板(1210)的一侧设有垂直于固定板(1210)的固定座(180),固定板(1210)上远离固定座(180)的一端设有电机安装板(1211),电机安装板(1211)上安装有驱动电机(330),驱动电机(330)的电机轴上连接有丝杆(331),丝杆(331)上螺纹连接有滑动座(1420),滑动座(1420)上设有能够朝向或背向固定座(180)运动的对焦座(182);固定板(1210)上设有两块平行设置且长度方向与丝杆(331)轴向相同的滑轨(190),两块滑轨(190)上均设有可沿滑轨(190)长度方向滑动的滑块(191),两块滑块(191)上端面设有用于连接两块滑块(191)的长条块(1410),对焦座(182)固定在长条块(1410)上端面上,滑动座(1420)固定在长条块(1410)的下端面上且设置在两滑轨(190)之间;固定座(180)与对焦座(182)均设有安装孔(1310),两安装孔(1310)同轴设置,固定座(180)远离对焦座(182)的侧面上且位于固定座(180)的安装孔(1310)处设有接触端(184);对焦座(182)远离固定座(180)且位于对焦座(182)的安装孔(1310)处设有对焦透镜组;对焦透镜组包括两端均开口的安装筒(183),安装筒(183)内靠近对焦座(182)的一端设有平凸镜(340),平凸镜(340)的平镜朝向对焦座(182)的安装孔(1310)设置;滑动座(1420)的端面上设有呈方形的卡槽(1421),丝杆(331)上套设有消差轴套(1220),消差轴套(1220)包括轴套本体,轴套本体的一端设有凸环(2010),另一端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凸块(2020),两个凸块(2020)共同构成卡入卡槽(1421)内的卡接部。
如需购买、转让、实施、许可或投资类似专利技术,可联系本专利的申请人或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其通讯地址为: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蜀山湖路350号科学岛;或者联系龙图腾网官方客服,联系龙图腾网可拨打电话0551-65771310或微信搜索“龙图腾网”。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