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专利交易 科技果 科技人才 科技服务 国际服务 商标交易 会员权益 IP管家助手 需求市场 关于龙图腾
 /  免费注册
到顶部 到底部
清空 搜索

重组尘螨Ⅰ型变应原Der p1和Der f1蛋白的制备与应用 

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重组I型变应原Derp1和Derf1蛋白的制备方法,通过发酵参数优化,采用特定的培养和发酵控制条件,相比未优化的发酵条件,发酵产物活性提高50%,产量提高20%以,并且所用的发酵培养基成分简单、成本低廉,降低了发酵工艺的成本;通过对纯化工艺的优化,收率提高了30%。并且宿主残留蛋白和残留DNA已完全满足药用级要求,表示本发明的重组I型变应原Derp1和Derf1蛋白及其制备方法已具有产业化应用前景。

主权项:1.重组尘螨I型变应原DP1和DF1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工艺和纯化工艺,发酵过程包括重组酵母菌株活化、种子液培养、高密度发酵,其特征在于,所用发酵培养基为40%BSM培养基,高密度发酵的诱导阶段诱导温度为:25~27℃,pH值为6.5±0.2,所述BSM培养基的组分及含量为K2SO418.2gL,MgSO414.9gL,KOH4.13gL,CaSO40.93gL,H3PO426.7mLL,甘油40gL。

全文数据:重组尘螨Ⅰ型变应原Derp1和Derf1蛋白的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基因领域,涉及重组Ⅰ型变应原Derp1和Derf1蛋白的产业化生产方法及其应用。背景技术尘螨种类繁多,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其排泄物、代谢物及螨体均具有较强的变应原性,据统计全球约10%的人口尘螨过敏,约80%的外源性哮喘由尘螨引起。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尘螨变应原粗提液治疗尘螨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例如2006年上市的浙江我武生物的“畅迪”粉尘螨滴剂即为粉尘螨代谢培养物的提取液。尘螨变应原主要存在于排泄物和螨体中,采用提取方法耗时长,过程繁琐,成本较高;此外天然变应原提取液的组成非常复杂,恒定其组分非常困难,且容易受到外源性有毒物质、病原体微生物的污染。长期使用尘螨变应原粗提液易导致红晕、肿胀、硬结、坏死等局部反应和休克、水肿、支气管痉挛、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全身性红斑等全身反应。此外,采用粗提液进行诊断,无法明确患者对变应原各组分的反应程度,易致误诊。变应原的质量对变态反应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用于免疫诊治的变应原应该是纯品而不宜为粗提取液。重组变应原与粗提液相比具有以下优势:1重组变应原具有更高的纯度,与粗提液相比不含非变应原成分、酶类、酶抑制剂和毒性蛋白等;2重组蛋白成分单一,具有较好的特异性,而粗提液中成分复杂,患者可能只与其中部分成分反应,特异性差;3重组变应原与天然提取液相比减少了IgE结合的抗原表位,有效降低IgE介导的过敏反应,同时保留变应原T细胞识别所必须的结构域,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减少免疫治疗的危险性,提高脱敏治疗的效果。尘螨变应原组成复杂,约有30余种,其中Ⅰ型和Ⅱ型变应原是最主要的变应原组分。目前对重组Ⅰ型户尘螨变应原DerP1,以下简称DP1和重组Ⅰ型粉尘螨Derf1,以下简称DF1变应原研究最全面的是日本学者ToshiroTakai等在2005年进行的研究,文章表明DP1和DF1在毕赤酵母系统中表达时需要加入蛋白前肽,否则无法在真核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然后再经过活化过程得到与天然蛋白氨基酸序列一致的成熟的DP1和DF1蛋白,该文章对DP1和DF1蛋白活化方法和活化前后蛋白活性进行研究,证明活化后蛋白的活性与天然蛋白一致,高于活化前蛋白;但文章中介绍的方法成熟蛋白的收率较低,不适合于大规模制备,也未对DP1和DF1蛋白的表达和发酵工艺进行优化;除此外,暂时还没有更进一步的研究报道。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截止目前为止,针对DP1和DF1发酵和纯化的研究较少,且收率,结构,质量等均难以达到临床使用要求;本发明通过对DP1和DF1蛋白的发酵工艺和纯化工艺进行优化,使得发酵水平、纯化收率和质量要求均达到了重组脱敏药物临床使用要求。发明内容本申请根据本公司专利申请号201611270412.2DP1和201611267250.7DF1中提供的方法筛选到的基因工程菌株,对DP1和DF1蛋白发酵和纯化工艺中的关键质量参数进行了优化;由于DP1和DF1基因序列同源性高,因此蛋白的结构和性质有较大的相似性,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DP1和DF1蛋白在纯化工艺中也有极高的相似性。本发明提供的重组尘螨I型变应原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工艺和纯化工艺,发酵过程包括重组酵母菌株活化、种子液培养、高密度发酵,所用发酵培养基为40~60%BSM培养基,高密度发酵的诱导阶段诱导温度为:23~27℃,pH值为5.5-6.5。作为优选,所用发酵培养基为40%BSM培养基,高密度发酵的诱导阶段诱导温度为:25~27℃,pH值为6.5±0.2。更优选,高密度发酵的诱导阶段甲醇流加速度为30mLh-1L-1,并维持DO不高于40%。更优选,高密度发酵的菌体增值阶段发酵温度为27℃,pH=5.5±0.2,转速300rpm,DO值100%,添加PTM12.4mlL。更优选,高密度发酵的限速生长阶段开始以30mlh-1L-1的速率补加50%甘油,后补料速度上调为60mlh-1L-1。作为优选,重组尘螨I型变应原蛋白的制备方法的纯化工艺为三步纯化,包括阳离子交换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作为优选,阳离子交换层析的纯化填料为SPFF;优选的pH范围4.0-6.5。更优选的,阳离子交换层系中样品和缓冲液pH为5.0。作为优选,阴离子交换层析的纯化填料为QFF;优选的pH范围6.0-8.0;优选的电导值2.0mScm-20.0mScm。更优选的,阴离子交换层析中样品和缓冲液pH为8.0,电导为20.0mScm。作为优选,疏水层析的纯化填料为phenylFF;优选的pH范围6.5-8.5;优选的硫酸铵浓度为1.0-2.0M。更优选的,疏水层析中样品和平衡缓冲液硫酸铵浓度为2.0M,pH为8.5。本发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发酵参数优化,制备的发酵液活性更高、产量更高,所采用的发酵培养基成分简单、成本低廉,降低了发酵工艺的成本;发酵工艺中采用特定的培养和发酵控制条件,与未经优化的无机培养基相比,活性提高50%略高于天然提取的DP1、DF1活性,产量提高20%以上;通过对纯化工艺进行优化,收率提高了30%。并且宿主残留蛋白和残留DNA已完全符合药典要求,表示经发明人大规模发酵的DP1、DF1已完全满足药用级要求。附图说明图1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1中第一批次发酵SDS-PAGE电泳图以及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其中,图1-a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1中第一批次发酵中SDS-PAGE电泳图,泳道M为10-230kDa宽范围的蛋白上样Marker;泳道1为流加甲醇0h发酵上清液,泳道2为流加甲醇6h发酵上清液,泳道3为流加甲醇12h发酵上清液,泳道4为流加甲醇18h发酵上清液,泳道5为流加甲醇24h发酵上清液,泳道6为流加甲醇30h发酵上清液,泳道7为流加甲醇36h发酵上清液,泳道8为流加甲醇42h发酵上清液,其中箭头所指即为重组DP1条带。图1-b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1中第一批次发酵中小规模高密度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图2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1中第二批次发酵SDS-PAGE电泳图以及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其中,图2-a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1中第二批次发酵SDS-PAGE电泳图,泳道M为10-230kDa宽范围的蛋白上样Marker;泳道1为流加甲醇0h发酵上清液,泳道2为流加甲醇6h发酵上清液,泳道3为流加甲醇12h发酵上清液,泳道4为流加甲醇18h发酵上清液,泳道5为流加甲醇24h发酵上清液,泳道6为流加甲醇30h发酵上清液,泳道7为流加甲醇36h发酵上清液,泳道8为流加甲醇42h发酵上清液,其中箭头所指即为重组DP1条带。图2-b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1中第二批次发酵小规模高密度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图3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1中第三批次发酵SDS-PAGE电泳图以及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其中,图3-a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1中第三批次发酵SDS-PAGE电泳图,泳道M为10-230kDa宽范围的蛋白上样Marker;泳道1为流加甲醇0h发酵上清液,泳道2为流加甲醇6h发酵上清液,泳道3为流加甲醇12h发酵上清液,泳道4为流加甲醇18h发酵上清液,泳道5为流加甲醇24h发酵上清液,泳道6为流加甲醇30h发酵上清液,泳道7为流加甲醇36h发酵上清液,泳道8为流加甲醇42h发酵上清液,其中箭头所指即为重组DP1条带。图3-b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1中第三批次发酵小规模高密度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图4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2中SDS-PAGE电泳图以及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其中,图4-a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2中SDS-PAGE电泳图,泳道1为流加甲醇0h发酵上清液,泳道2为流加甲醇6h发酵上清液,泳道3为流加甲醇12h发酵上清液,泳道4为流加甲醇18h发酵上清液,泳道5为流加甲醇24h发酵上清液,泳道6为流加甲醇30h发酵上清液,泳道7为流加甲醇36h发酵上清液,泳道8为流加甲醇42h发酵上清液,其中箭头所指即为重组DP1条带。图4-b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2中小规模高密度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图5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3中SDS-PAGE电泳图以及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其中,图5-a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3中SDS-PAGE电泳图,泳道1为流加甲醇0h发酵上清液,泳道2为流加甲醇2h发酵上清液,泳道3为流加甲醇4h发酵上清液,泳道4为流加甲醇8h发酵上清液,泳道5为流加甲醇10h发酵上清液,泳道6为流加甲醇15h发酵上清液,泳道7为流加甲醇18h发酵上清液,泳道8为流加甲醇22h发酵上清液,泳道9为流加甲醇26h发酵上清液,其中箭头所指即为重组DP1条带图5-b为重组DP1毕赤酵母菌株实施例3中中试高密度发酵液OD600和菌体湿重变化趋势图。图6为DP1发酵液上清pH4.0第一步纯化结果。其中,图6-a为DP1发酵液第一步纯化色谱图;图6-b为DP1发酵液第一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2为纯化前样品,泳道3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4-10为纯化洗脱峰各收集管。图7为DP1发酵液上清pH5.0第一步纯化结果。其中,图7-a为DP1发酵液第一步纯化色谱图;图7-b为DP1发酵液第一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2为纯化前样品,泳道3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4-10为纯化洗脱峰各收集管。图8为DP1发酵液上清pH6.5第一步纯化结果。其中,图8-a为DP1发酵液第一步纯化色谱图;图8-b为DP1发酵液第一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纯化前样品,泳道2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3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4-10为纯化洗脱峰各收集管。图9为DP1蛋白pH6.0第二步纯化结果。其中,图9-a为DP1蛋白第二步纯化色谱图;图9-b为DP1蛋白第二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纯化前样品,泳道2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3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4-6为洗脱样品。图10为DP1蛋白pH7.0第二步纯化结果。其中,图10-a为DP1蛋白第二步纯化色谱图;图10-b为DP1蛋白第二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2为纯化前样品,泳道3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4-6为洗脱样品。图11为DP1蛋白pH8.0第二步纯化结果。其中,图11-a为DP1蛋白第二步纯化色谱图;图11-b为DP1蛋白第二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2为纯化前样品,泳道3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4为洗脱样品。图12为DP1蛋白pH6.5第三步纯化结果。其中,图12-a为DP1蛋白第三步纯化色谱图;图12-b为DP1蛋白第三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2为纯化前样品,泳道3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4-8为洗脱峰各收集管样品。图13为DP1蛋白pH7.5第三步纯化结果。其中,图13-a为DP1DF1蛋白第三步纯化色谱图;图13-b为DP1DF1蛋白第三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纯化前样品,泳道2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3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4-9为洗脱峰各收集管样品。图14为DP1蛋白pH8.5第三步纯化结果。其中,图14-a为DP1DF1蛋白第三步纯化色谱图;图14-b为DP1DF1蛋白第三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纯化前样品,泳道2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3为洗脱收集管,泳道4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5-10为洗脱峰各收集管样品。图15为DP1DF1蛋白纯度HPLC分析结果。其中图15-a为DP1蛋白RP-HPLC分析结果;图15-b为DF1蛋白RP-HPLC分析结果。图16为DP1DF1蛋白氨基酸覆盖率分析结果。其中图16-a为DP1蛋白氨基酸覆盖率分析结果;图16-b为DF1蛋白氨基酸覆盖率分析结果。图17为DP1300L发酵液上清第一步纯化结果。其中,图17-a为DP1发酵液第一步纯化色谱图;图17-b为DP1发酵液第一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纯化前样品,泳道2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3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4-10为纯化洗脱峰各收集管。图18为DP1蛋白第二步纯化结果。其中,图18-a为DP1蛋白第二步纯化色谱图;图18-b为DP1蛋白第二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纯化前样品,泳道2为纯化后样品,泳道3为洗脱样品。图19为DP1蛋白第三步纯化结果。其中,图19-a为DP1DF1蛋白第三步纯化色谱图;图19-b为DP1DF1蛋白第三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泳道1为纯化前样品,泳道2为非预染蛋白Marker,泳道3为纯化穿透样品,泳道4-9为洗脱峰各收集管样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引用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1重组DP1DF1小规模3L高密度发酵工艺步骤1:重组菌株活化取冻存于-80℃的DP1工作种子库中甘油菌种子于YPD固体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琼脂糖15gL划线,30℃恒温恒湿箱培养3-5天。步骤2:种子液培养挑取平板上单克隆菌落于YPD液体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30℃,220rpm培养至OD600≈6.0,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无杂菌,即得到发酵用种子液。步骤3:发酵过程洗净赛多利斯B-plus生物反应器,用pH=7.0和pH=4.0的标准液分别校正发酵罐的pH计探头,然后配置BSM培养基作为发酵培养基不同发酵批次BSM浓度见表1,倒入罐中,121℃高压灭菌20min,待温度降到50℃后,用浓氨水调pH=5.5±0.2。将步骤2中得到的种子液按照1:15VV,种子液发酵培养基比例接入生物反应器中。初期重组毕赤酵母菌体增殖阶段发酵温度为27℃,pH=5.5±0.2,转速=300rpm培养,DO值100%,添加PTM12.4mlL。此阶段大约22h,期间DO持续下降,通过增加搅拌转速、通气量以及通氧气将DO维持在20%,当碳源消耗完毕后,溶氧值迅速上升,菌体湿重达到120gL,此时进入限速生长阶段,此阶段的开始的3h以30mlh-1L-1的速率补加50%甘油,3h后补料速度上调为60mlh-1L-1。补加6h,菌体湿重约250gL,停止补料,DO上升,表明碳源耗尽,进入诱导阶段。不同发酵批次诱导条件见表1并维持DO不高于30%,进行发酵表达,诱导开始后,每隔一段时间开始取样,同时在诱导初期中进行DOSPIKE,保证发酵罐罐内甲醇无积累,测发酵液OD600吸收值以及菌体湿重,图1-3为三个批次菌体湿重发酵期间变化趋势图。表1重组DP1小规模高密度发酵工艺条件优化其中,BSM发酵培养基即是指life的发酵说明书上确定的标准浓度,即指K2SO418.2gL,MgSO414.9gL,KOH0.93gL,CaSO44.13gL,H3PO426.7mLL,甘油40gL,40%的BSM发酵培养基即是指life的发酵说明书上确定的标准浓度基础上各成分浓度都降为40%,即K2SO47.28gL,MgSO45.96gL,KOH0.372gL,CaSO41.652gL,H3PO410.68mLL,甘油16gL。重组DP1的上述发酵工艺对重组DF1同样适用。实施例2重组DP1DF1大规模30L高密度发酵验证步骤1:重组菌株活化取冻存于-80℃的工作种子库中甘油菌种子于YPD固体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琼脂糖15gL划线,30℃恒温恒湿箱培养3-5天。步骤2:一级种子液培养挑取步骤1中平板上单克隆菌落于YPD液体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30℃,220rpm培养至OD600≈6.0,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无杂菌,即得到发酵用一级种子液。步骤3:二级种子液培养将步骤2中获得的一级种子液接种至赛多利斯B-plus发酵罐中,并以60%BSM,pH=5.5±0.2,27℃,300rpm值培养,通过通气和转速条件使溶氧保持在25%,最终至OD600≈40,湿重达到约80gL,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无杂菌,即得到发酵用二级种子液。步骤4:发酵过程洗净赛多利斯Cplus生物反应器,用pH=7.0和pH=4.0的标准液分别校正发酵罐的pH计探头,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关键工艺参数的设计区间,确定发酵培养基为40%BSM进行配置发酵培养基20L,并倒入发酵罐中,121℃在线灭菌20min,待温度降到50℃后,用浓氨水调pH=5.5±0.2。将步骤3中得到的种子液按照1:15VV,种子液发酵培养基比例接入发酵罐中。初期重组毕赤酵母菌体增殖阶段发酵温度为27℃,pH=5.5±0.2,转速=300rpm培养,DO值100%,添加PTM12.4mlL。此阶段大约20h,当碳源消耗完毕后,溶氧值迅速上升,菌体湿重达到100gL,此时进入限速生长阶段,此阶段的开始的2h以30mlh-1L-1的速率补加50%甘油,2h后补料速度上调为60mlh-1L-。补加4h,菌体湿重约200gL,停止补料,DO上升,表明碳源耗尽,进入诱导阶段。调节pH=6.0±0.2,以甲醇流加速度为30mlh-1L-1进行诱导表达重组DP1;维持DO不高于40%,诱导温度为25~27℃,pH=6.5±0.2,进行发酵表达,发酵开始后每隔一段时间取样一次,测发酵液OD600吸收值以及菌体湿重,图4-b为重组DP1大规模发酵液OD600吸收值以及菌体湿重发酵期间变化趋势图,由图可知,在重组毕赤酵母发酵期间,发酵液OD600均能达到300以上,且菌体湿重均能达到400gL。诱导40h发酵结束后,离心收集上清,SDS-PAGE电泳鉴定甲醇诱导不同时间的重组DP1产量图4-a,说明发酵液OD600吸收值、菌体湿重变化趋势以及发酵产物均与3L小规模高密度发酵保持一致。申请人因此确定,本发明的发酵工艺,完全能够进行产业化放大生产。重组DP1的上述发酵工艺对重组DF1同样适用。实施例3重组DP1DF1中试300L高密度发酵验证步骤1:重组菌株活化取冻存于-80℃的工作种子库中甘油菌种子于YPD斜面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琼脂糖15gL划线,30℃恒温恒湿箱培养3-5天。步骤2:一级种子液培养挑取步骤1中平板上单克隆菌落于YPD液体培养基酵母提取物10gL,蛋白胨20gL,葡萄糖20gL,30℃,220rpm培养至OD600≈6.0,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无杂菌,即得到发酵用一级种子液。步骤3:二级种子液培养将步骤2中获得的一级种子液接种至迪沃信BVT-3000型30L种子罐中,并以60%BSM,pH=5.5±0.2,27℃,300rpm值培养,通过通气和转速条件使溶氧保持在25%,最终至OD600≈40,湿重达到约80gL,并在显微镜下观察无杂菌,即得到发酵用二级种子液。步骤4:发酵过程洗净迪沃信BVT-3000型300L发酵罐,用pH=7.0和pH=4.0的标准液分别校正发酵罐的pH计探头,然后按照实施例1中关键工艺参数的设计区间,确定发酵培养基为40%BSM进行配置发酵培养基100L,并倒入发酵罐中,121℃在线灭菌20min,待温度降到50℃后,用浓氨水调pH=5.5±0.2。将步骤3中得到的种子液按照1:10VV,种子液发酵培养基比例接入发酵罐中。初期重组毕赤酵母菌体增殖阶段发酵温度为27℃,pH=5.5±0.2,转速=300rpm培养,DO值100%,添加PTM12.4mlL。此阶段大约20h,当碳源消耗完毕后,溶氧值迅速上升,菌体湿重达到100gL,此时进入限速生长阶段,此阶段的开始的2h以3Lh的速率补加50%甘油,2h后补料速度上调为60mlh-1L-1。补加4h,菌体湿重约200gL,停止补料,DO上升,表明碳源耗尽,进入诱导阶段。以甲醇流加速度为60mlh-1L-1进行诱导表达重组DP1;维持DO不高于40%,诱导温度为25~27℃,pH=6.5±0.2,进行发酵表达,发酵开始后每隔一段时间取样一次,测发酵液OD600吸收值以及菌体湿重,图5-b为重组DP1大规模发酵液OD600吸收值以及菌体湿重发酵期间变化趋势图。诱导26h发酵结束后,离心收集上清,SDS-PAGE电泳鉴定甲醇诱导不同时间的重组DP1产量图5-a,说明发酵液OD600吸收值、菌体湿重变化趋势以及发酵产物均与30L大规模高密度发酵保持一致。申请人因此确定,本发明的发酵工艺,完全能够进行产业化放大生产。重组DP1的上述发酵工艺对重组DF1同样适用。实施例4重组DP1DF130L纯化工艺一、重组DP1发酵液上清第一步纯化步骤1:发酵液的预处理按上述实施例中得到的发酵液高速离心,得到上清液;加入硅藻土助滤,过夜得到澄清的发酵液样品;用10KD膜包超滤稀释,降低电导至5mScm以下。步骤2:阳离子交换层析将上述处理后的发酵液上清乙酸调节pH4.0,上SPFF层析柱,柱型为BPG140100,柱床体积2800mL,平衡缓冲液为50mMNaAc,pH4.0,洗脱缓冲液为50mMNaAc,1.0MNaCl,pH4.0,按照0-100%线性洗脱,DP1目的蛋白主要集中在第二个洗脱峰,图6-a为DP1蛋白第一步纯化色谱图pH4.0,图6-b为DP1蛋白第一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pH4.0。步骤1、2的其余步骤不变,调节样品和缓冲液pH5.0。图7-a为DP1蛋白第一步纯化色谱图pH5.0,图7-b为DP1蛋白第一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pH5.0。步骤1、2的其余步骤不变,调节样品和缓冲液pH6.5。图8-a为DP1蛋白第一步纯化色谱图pH6.0,图8-b为DP1蛋白第一步纯化SDS-PAGE分析图pH6.0。由图6至图8结果可知,图7中纯化后DP1蛋白纯度最高,其余条件均有杂质存在,其中pH5.0为最佳条件。二、重组DP1蛋白第二步纯化:步骤1:超滤合并上述第一步纯化步骤2中第二个洗脱峰,10KD膜包超滤稀释至电导95%。重组DP1的上述纯化工艺对重组DF1同样适用。实施例7重组DP1DF1300L发酵液纯化样品蛋白活性分析按照实施例5步骤4中活性检测方法对300L发酵液制备得到的DP1和DF1蛋白进行活性检测,以30L发酵液制备得到的样品和天然蛋白作为比较,表6显示300L发酵及纯化样品活性略高于30L及天然蛋白,说明发酵及纯化工艺得到了较好的放大。表6:300L发酵纯化样品与30L发酵纯化及天然蛋白活性值比较

权利要求:1.重组尘螨I型变应原DP1和DF1蛋白的制备方法,包括发酵工艺和纯化工艺,发酵过程包括重组酵母菌株活化、种子液培养、高密度发酵,其特征在于,所用发酵培养基为40~60%BSM培养基,高密度发酵的诱导阶段诱导温度为:23~27℃,pH值为5.5-6.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发酵培养基为40%BSM培养基,高密度发酵的诱导阶段诱导温度为:25~27℃,pH值为6.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密度发酵的诱导阶段甲醇流加速度为30mLh-1L-1,并维持DO不高于4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密度发酵的菌体增值阶段发酵温度为27℃,pH=5.5±0.2,转速300rpm,DO值100%,添加PTM12.4ml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密度发酵的限速生长阶段开始以30mlh-1L-1的速率补加50%甘油,后补料速度上调为60mlh-1L-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的纯化工艺为三步纯化,包括阳离子交换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疏水层析。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阳离子交换层析的纯化填料为SPFF,pH范围4.0-6.5。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阴离子交换层析的纯化填料为QFF,pH范围6.0-8.0,电导值2.0mScm-20.0mScm。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疏水层析的纯化填料为phenylFF,pH范围6.5-8.5;硫酸铵浓度为1.0-2.0M。

百度查询: 江苏众红生物工程创药研究院有限公司 重组尘螨Ⅰ型变应原Der p1和Der f1蛋白的制备与应用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