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专利卖专利找龙图腾,真高效! 查专利查商标用IPTOP,全免费!专利年费监控用IP管家,真方便!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澳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摘要: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压肩部、下颚承托部、颈后支撑部和动力牵引机构;压肩部与下颚承托部连接,且压肩部位于下颚承托部的下方;动力牵引机构驱动下颚承托部运动,以使下颚承托部相对于压肩部往复运动;颈后支撑部与下颚承托部连接,用于固定头颈部。本发明通过连接在一起的颈后支撑部与下颚承托部来对头颈部进行固定,防止头颈部前后摆动。同时,通过动力牵引机构驱动下颚承托部运动,对颈椎向上牵引,缓解了手动调节牵引器费时费力且牵引效果不明显的现象。
主权项:1.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肩部、下颚承托部、颈后支撑部和动力牵引机构;所述压肩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且所述压肩部位于所述下颚承托部的下方;所述动力牵引机构驱动所述下颚承托部运动,以使所述下颚承托部相对于所述压肩部往复运动;所述颈后支撑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用于固定头颈部;所述动力牵引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两个牵引组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压肩部上,两个所述牵引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压肩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牵引组件均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牵引组件运动,以使所述下颚承托部相对于所述压肩部往复运动;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壳体、定滑轮、第一升降部和牵引绳;所述壳体与所述压肩部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升降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部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升降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定滑轮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收卷或释放所述牵引绳的绕线轮,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绕线轮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第一升降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绕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升降部带动所述下颚承托部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升降部包括背板和两个侧板,两个所述侧板位于所述背板的两侧,且均与所述背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板的板面均垂直于背板的板面;所述侧板的外表面设置有导槽,所述壳体的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与所述导槽相配合的导向滑轨;所述动力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螺杆和第二升降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部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升降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螺杆沿其自身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升降部沿所述螺杆的轴线往复运动;所述第二升降部包括顶部连接板、背部连接板、两个侧立板和连接块,所述顶部连接板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所述背部连接板与所述顶部连接板固定连接,两个所述侧立板分别与所述顶部连接板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所述侧立板分别与所述背部连接板的两个长边侧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所述背部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设置有与所述螺杆相配合的内螺纹。
全文数据:颈椎牵引装置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颈椎牵引装置。背景技术颈椎病是颈椎骨关节炎、增生性颈椎炎、颈神经根综合征、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总称,是一种以颈椎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由于颈椎长期劳损,先表现为颈椎的生理性前屈消失、变直,甚至颈椎出现反屈,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肥厚等压迫脊髓、神经根和椎动脉扭曲狭窄而致病。牵引是防治颈椎病的最基本的疗法,牵引疗法主要有以下两种:一种是卧式牵引,需要特定的牵引床,患者躺在床上进行牵引治疗,牵引床体积较大,通常需要在医院治疗。另一种是坐式牵引,通过枕颌带连接牵引绳等装置对颈部进行悬吊牵引。而现有的套头式的颈椎牵引器在使用时,需要用两只手旋转牵引器两侧的手轮,托举下颚,使颈椎向上牵引,费时费力,牵引效果不明显。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颈椎牵引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手动调节牵引器进行牵引费时费力且牵引效果不明显的技术问题。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压肩部、下颚承托部、颈后支撑部和动力牵引机构;所述压肩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且所述压肩部位于所述下颚承托部的下方;所述动力牵引机构驱动所述下颚承托部运动,以使所述下颚承托部相对于所述压肩部往复运动;所述颈后支撑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用于固定头颈部。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牵引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两个牵引组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压肩部上,两个所述牵引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压肩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牵引组件均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牵引组件运动,以使所述下颚承托部相对于所述压肩部往复运动。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壳体、定滑轮、第一升降部和牵引绳;所述壳体与所述压肩部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升降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部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升降部能够相对所述定滑轮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收卷或释放所述牵引绳的绕线轮,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绕线轮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第一升降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绕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升降部带动所述下颚承托部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底板与所述第一升降部的底板均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牵引绳穿过的通道。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换向轮,所述换向轮安装在所述压肩部上,所述牵引绳绕过所述换向轮,以垂直向上穿过所述通道。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螺杆和第二升降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部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升降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螺杆沿其自身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升降部沿所述螺杆的轴线往复运动。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牵引机构还包括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与所述压肩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螺杆和所述第二升降部位于所述安装外壳的内部,且所述安装外壳的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升降部穿过的开口。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螺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升降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凸条相配合的导向槽。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颈椎牵引装置还包括拉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动力牵引机构提供的牵引拉力,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牵引机构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压肩部、下颚承托部、颈后支撑部和动力牵引机构;所述压肩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且所述压肩部位于所述下颚承托部的下方;所述动力牵引机构驱动所述下颚承托部运动,以使所述下颚承托部相对于所述压肩部往复运动;所述颈后支撑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用于固定头颈部。基于该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通过连接在一起的颈后支撑部与下颚承托部来对头颈部进行固定,防止头颈部前后摆动。同时,通过动力牵引机构驱动下颚承托部运动,对颈椎向上牵引,缓解了手动调节牵引器费时费力且牵引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在牵引时,将压肩部佩戴在双肩上,使下颚承托部托住下颚,然后将颈后支撑部与下颚承托部连接在一起,使颈后部抵靠在颈后支撑部的内表面。启动动力牵引机构,驱动下颚承托部向远离压肩部的方向运动,对颈椎进行向上牵引。当牵引结束后,动力牵引机构驱动下颚承托部向靠近压肩部的方向运动,便于将颈椎牵引装置取下。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上述诸多的优点及实用价值,并在同类产品中未见有类似的方法公开发表或使用而确属创新,产生了较好的实用的效果,并具有广泛的产业价值。下面将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图2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中的安装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中的第二升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中的安装外壳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标:101-下颚承托部;102-半部;103-软垫;104-固定部;105-柔性垫;106-旋钮;107-调节带;108-齿条;109-凸起;110-调节孔;111-第一驱动机构;112-壳体;113-定滑轮;114-第一升降部;115-牵引绳;116-滑槽;117-绕线轮;118-侧板;120-背板;121-导向滑轨;122-绕线槽;123-底板;124-换向轮;125-导向轮;126-拉力传感器;127-第二驱动机构;128-螺杆;129-顶部连接板;131-第一齿轮;132-第二齿轮;133-第三齿轮;134-第四齿轮;135-侧立板;136-连接块;137-安装外壳;138-导向凸条;139-导向槽;140-按摩垫。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如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其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如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如出现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包括压肩部、下颚承托部101、颈后支撑部和动力牵引机构;压肩部与下颚承托部101连接,且压肩部位于下颚承托部101的下方;动力牵引机构驱动下颚承托部101运动,以使下颚承托部101相对于压肩部往复运动;颈后支撑部与下颚承托部101连接,用于固定头颈部。基于该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颈椎牵引装置,通过连接在一起的颈后支撑部与下颚承托部101来对头颈部进行固定,以限制头颈部前后摆动。同时,通过动力牵引机构驱动下颚承托部101运动,对颈椎向上牵引,缓解了手动调节牵引器费时费力且牵引效果不明显的现象。在牵引时,将压肩部佩戴在双肩上,使下颚承托部101托住下颚,然后将颈后支撑部与下颚承托部101连接在一起,使颈后部抵靠在颈后支撑部的内表面。启动动力牵引机构,驱动下颚承托部101向远离压肩部的方向运动,对颈椎进行向上牵引。当牵引结束后,动力牵引机构驱动下颚承托部101向靠近压肩部的方向运动,便于将颈椎牵引装置取下。本实施例中,动力牵引机构安装在压肩部上。本实施例中,压肩部大体呈U形,压肩部包括两个半部102,两个半部102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半部102之间的最短距离由两个半部102的连接端向自由端逐渐增大,这样的方式便于穿戴。两个半部102均为弧形板状结构,弧形板状结构的弯曲方向朝向下颚承托部101,这样的方式便于压肩部与双肩贴合,增强舒适性。可选地,压肩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常见的按摩垫140,按摩垫140设置有按摩凸起109,能够对肩部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本实施例中,下颚承托部101呈弧形条状结构,下颚承托部101具有与下颚的轮廓相适应的曲面。可选地,下颚承托部101的内表面设置有软垫103,软垫103与下颚接触,提高了人体的舒适度。本实施例中,颈后支撑部包括固定部104、柔性垫105和调节部,柔性垫105与固定部104可拆卸连接,便于更换柔性垫105。调节部包括旋钮106和调节带107,旋钮106与固定部104连接,旋钮106设置有齿轮,调节带107的长度方向上设置有齿条108,调节带107的一端设置有调节孔110,下颚承托部101的两端均设置有凸起109,调节孔110能够套设在凸起109上。通过旋转旋钮106,使调节带107收紧或放松,从而根据颈部粗细不同调节松紧度,操作方便,固定效果好。可选地,柔性垫105可以为远红外发热垫,也可以为海绵垫,防止颈后部受伤。在某些实施例中,动力牵引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11和两个牵引组件,第一驱动机构111安装在压肩部上,两个牵引组件相对设置在压肩部的两侧,且两个牵引组件均与下颚承托部101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11用于驱动两个牵引组件运动,以使下颚承托部101相对于压肩部往复运动。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11位于两个半部102的连接处,也就是大体上位于压肩部的中间位置,结构稳定,外形美观。两个牵引组件相对设置在压肩部的两侧,也就是说,两个半部102各设置有一个牵引组件,且两个牵引组件对称设置,外形美观,结构稳定,进一步保证颈部平稳向上牵引。现有的套头式的颈椎牵引器在使用时,由于需要用两只手旋转牵引器两侧的手轮,这就会出现因双手的手感和用力不同而导致两侧上升距离不一致的问题,导致颈部向左或向右拉伸,不仅不会矫正颈椎,久而久之,还会给颈椎带来损伤。本实施例通过采用第一驱动机构111同时驱动两个牵引组件,进而同步带动下颚承托部101相对于压肩部平稳向上运动,对颈椎进行垂直向上牵引,尽可能地减少颈部向身体的左右两侧倾斜,牵引效果较好。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垂直向上”应当理解为,当人体处于站立位或端坐位时,将颈部沿人体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即为垂直向上牵引。而如果人体处于仰卧位时,也应当理解为将颈部沿人体的高度方向向上延伸即为垂直向上牵引。在某些实施例中,牵引组件包括壳体112、定滑轮113、第一升降部114和牵引绳115;壳体112与压肩部固定连接,定滑轮113安装在壳体112的内部;第一升降部114与下颚承托部101固定连接,第一升降部114与壳体112滑动连接,第一升降部114设置有滑槽116,第一升降部114能够相对于定滑轮113沿滑槽116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第一驱动机构111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收卷或释放牵引绳115的绕线轮117,牵引绳115的一端与绕线轮117连接,牵引绳115的另一端绕过定滑轮113与第一升降部114连接;第一驱动机构111驱动绕线轮117转动,以使第一升降部114带动下颚承托部101沿滑槽116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可选地,壳体112与半部102通过螺栓和螺母固定连接,定滑轮113安装在壳体112的靠近顶部的位置。第一升降部114至少包括背板120和两个侧板118,两个侧板118位于背板120的两侧,且均与背板120固定连接,两个侧板118的板面均垂直于背板120的板面。可选地,侧板118的外表面设置有导槽,壳体112的侧壁的内表面设置有与导槽相配合的导向滑轨121。在不工作状态下,第一升降部114位于壳体112的内部,结构紧凑,便于收纳和携带。壳体112的顶板设置有开口,用于供第一升降部114向上升起,进而带动下颚承托部101向上运动,对颈部进行向上牵引。滑槽116设置在背板120上,滑槽116的长度方向与背板120的高度方向一致。定滑轮113的轴穿设在滑槽116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滑槽116设计成长圆孔的形式,以便于对第一升降滑块进行限位,即当滑槽116的底边与定滑轮113的轴接触时,第一升降滑块就不再上升,可以防止对颈部牵引过度。可选地,绕线轮117设置有两个绕线槽122,分别供两个牵引组件的牵引线卷绕,互不干扰,不会出现两根牵引线交错缠绕的现象,使用寿命较长,牵引效果较好。第一升降部114还包括顶板和底板123,顶板与背板120的上边缘固定连接,底板123与背板120的下边缘固定连接。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壳体112的底板123与第一升降部114的底板123均设置有用于供牵引绳115的另一端穿过的通道。可选地,通道为通孔,壳体112的底板123上的通孔与第一升降部114的底板123上的通孔连通。在某些实施例中,牵引组件还包括换向轮124,换向轮124安装在压肩部上,牵引绳115绕过换向轮124,以垂直向上穿过通道。牵引绳115绕过换向轮124后,垂直向上再绕过定滑轮113后,牵引绳115的另一端与第一升降部114的底板123固定连接。在某些实施例中,牵引组件还包括导向轮125,导向轮125设置在压肩部上,且导向轮125位于换向轮124和绕线轮117之间,对牵引线起到导向作用。可选地,每个半部102上设置有两个导向轮125。需要说明的是,导向轮125的数量不仅局限于两个,也可以为一个或三个以上。在牵引时,第一驱动机构111驱动绕线轮117转动,收卷牵引绳115,牵引绳115带动第一升降部114上升,下颚承托部101随第一升降部114一起上升,将颈部垂直向上牵引。牵引结束后,第一驱动机构111驱动绕线轮117向相反方向转动,释放牵引绳115,第一升降部114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降,下颚承托部101随第一升降部114一起下降,完成牵引。可选地,第一驱动机构111为步进电机。实施例二参见图5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装置,本实施例的颈椎牵引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某些实施例中,颈椎牵引装置还包括拉力传感器126和控制器未示出,拉力传感器126用于检测动力牵引机构提供的牵引拉力,拉力传感器126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动力牵引机构连接。拉力传感器126设置在第一升降部114的底板123上,牵引绳115的另一端与拉力传感器126连接。拉力传感器126能够实时监测牵引拉力的大小,控制器根据牵引拉力的大小和牵引时间的长短控制第一驱动机构111的启停,实现动态调整,达到良好的牵引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为目前常见的MCU,型号为CS127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还可以为56F826xx系列的数字信号控制器,例如MC56F82623VLC。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颈椎牵引装置还包括存储器未示出,用于存储牵引过程的数据。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颈椎牵引装置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与控制器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操控遥控器,选择适合自己的牵引拉力和牵引时间。实施例三参见图6至图9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装置,本实施例的颈椎牵引装置描述了动力牵引机构的另一种实现方案,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某些实施例中,动力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127、螺杆128和第二升降部,第二驱动机构127与螺杆128传动连接,第二升降部与螺杆128螺纹连接,且第二升降部与下颚承托部101连接;第二驱动机构127驱动螺杆128沿其自身的轴线转动,以使第二升降部沿螺杆128的轴线往复运动。本实施例中,动力牵引机构的数量为两个,每个半部102上各设置一个动力牵引机构,且两个动力牵引机构相对设置。第二升降部包括顶部连接板129、背部连接板、两个侧立板135和连接块136,顶部连接板129与下颚承托部101连接,背部连接部与顶部连接板129固定连接,两个侧立板135分别与顶部连接板129的两端固定连接,且两个侧立板135分别与背部连接板的两个长边侧固定连接,连接块136与背部连接部固定连接,连接块136设置有与螺杆128相配合的内螺纹。在牵引时,两个第二驱动机构127同步启动,驱动螺杆128沿其自身的轴线转动,使两个第二升降部同时沿螺杆128的轴线上升,下颚承托部101随第二升降部一起平稳向上运动,对颈椎进行向上的牵引。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二驱动机构127与螺杆128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可选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31、第二齿轮132、第三齿轮133和第四齿轮134,第二驱动机构127的动力输出轴与第一齿轮131传动连接,第一齿轮131与第二齿轮132啮合,第三齿轮133与第二齿轮132的轴线重合,第四齿轮134与第三齿轮133啮合,螺杆128与第四齿轮134连接。可选地,第四齿轮134的半径大于第三齿轮133的半径,这样的方式能够降低螺杆128的转速,从而带动第二升降部缓慢上升,对颈部进行缓慢牵引,防止颈部拉伤。进一步地,在某些实施例中,动力牵引机构还包括安装外壳137,安装外壳137与压肩部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机构127、螺杆128和第二升降部位于安装外壳137的内部,且安装外壳137的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供第二升降部穿过的开口。通过设置安装外壳137,使得动力牵引机构的结构紧凑整齐,保证颈椎牵引装置的整体美观性,同时,将第二驱动机构127和螺杆128设置在安装外壳137的内部,防止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因误碰造成伤害的现象。在不使用时,第二升降部位于安装外壳137的内部,结构紧凑,便于收纳和携带。在某些实施例中,参见图8所示,安装外壳137的内表面设置有导向凸条138,导向凸条138的长度方向与螺杆128的轴线平行;参见图9所示,第二升降部设置有与导向凸条138相配合的导向槽139。可选地,导向槽139设置在侧立板135上。通过设置相配合的导向凸条138和导向槽139,能够保证第二升降部的移动更加平稳,在牵引时,第二升降部的平稳上升带动下颚承托部101平稳上升,对颈部的牵引效果较好。可选地,第二驱动机构127为步进电机。实施例四参见图10所示,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颈椎牵引装置,本实施例的颈椎牵引装置是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的改进,除此之外的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也属于该实施例,在此不再重复描述。相同的零部件使用与实施例一相同的附图标记,在此参照对实施例一的描述。在某些实施例中,颈椎牵引装置还包括拉力传感器126和控制器,拉力传感器126用于检测动力牵引机构提供的牵引拉力,拉力传感器126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与动力牵引机构连接。拉力传感器126与第二升降部的底板123连接。拉力传感器126能够实时监测牵引拉力的大小,控制器根据牵引拉力的大小和牵引时间的长短控制第二驱动机构127的启停,实现动态调整,达到良好的牵引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器为目前常见的MCU,型号为CS127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器还可以为56F826xx系列的数字信号控制器,例如MC56F82643VLC。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四中的控制器可以与实施例二中的控制器采用同一种型号的控制器,也可以分别采用不同的控制器。在某些实施例中,颈椎牵引装置还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牵引过程的数据。在某些实施例中,颈椎牵引装置还包括遥控器,遥控器与控制器连接,使用者可以通过操控遥控器,选择适合自己的牵引拉力和牵引时间。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肩部、下颚承托部、颈后支撑部和动力牵引机构;所述压肩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且所述压肩部位于所述下颚承托部的下方;所述动力牵引机构驱动所述下颚承托部运动,以使所述下颚承托部相对于所述压肩部往复运动;所述颈后支撑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用于固定头颈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牵引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两个牵引组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安装在所述压肩部上,两个所述牵引组件相对设置在所述压肩部的两侧,且两个所述牵引组件均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所述牵引组件运动,以使所述下颚承托部相对于所述压肩部往复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包括壳体、定滑轮、第一升降部和牵引绳;所述壳体与所述压肩部固定连接,所述定滑轮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升降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部与所述壳体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升降部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升降部能够相对于所述定滑轮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的动力输出端设置有用于收卷或释放所述牵引绳的绕线轮,所述牵引绳的一端与所述绕线轮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绕过所述定滑轮与所述第一升降部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绕线轮转动,以使所述第一升降部带动所述下颚承托部沿所述滑槽的长度方向往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底板与所述第一升降部的底板均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牵引绳穿过的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牵引组件还包括换向轮,所述换向轮安装在所述压肩部上,所述牵引绳绕过所述换向轮,以垂直向上穿过所述通道。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牵引机构包括第二驱动机构、螺杆和第二升降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升降部与所述螺杆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二升降部与所述下颚承托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螺杆沿其自身的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二升降部沿所述螺杆的轴线往复运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牵引机构还包括安装外壳,所述安装外壳与所述压肩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驱动机构、所述螺杆和所述第二升降部位于所述安装外壳的内部,且所述安装外壳的顶板上设置有用于供所述第二升降部穿过的开口。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有导向凸条,所述导向凸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螺杆的轴线平行;所述第二升降部设置有与所述导向凸条相配合的导向槽。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通过齿轮传动机构连接。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颈椎牵引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拉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拉力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动力牵引机构提供的牵引拉力,所述拉力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动力牵引机构连接。
百度查询: 深圳市澳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颈椎牵引装置
免责声明
1、本报告根据公开、合法渠道获得相关数据和信息,力求客观、公正,但并不保证数据的最终完整性和准确性。
2、报告中的分析和结论仅反映本公司于发布本报告当日的职业理解,仅供参考使用,不能作为本公司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依据或者凭证。